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每个人的心里,永远有个地方装着童年……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回忆,回忆那逝去的时光,那美好的童年,那简单而又无忧无虑的日子。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白居易《池上》释义: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叶绍翁《夜书所见》释义: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童趣的作品俯拾皆是,诗词中的儿童,形象生动,言语稚嫩,充满着美妙的童趣。
今天在儿童节,让我们一起在诗词中找回那久违的童心,久违的快乐!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孩子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水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竖
唐-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描写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诗句如下: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译文:漫长的。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与小女
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舟过安仁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希望能帮助到你 6.形容儿童的诗句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鸟石山
宋-刘克庄
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旧有踪。
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今日旧地重游,回忆起小时候逃学频频来到鸟石山,又一一找到了昔日的踪迹。那时候为捉游鱼,一群孩子跳下水去把水弄干;为了争敲山上的响石,便比赛看谁先登上山峰。
题风鸢图
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
明-徐渭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
6.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有哪些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2.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寄东鲁二稚子》唐代。
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
春风中,燕儿欢叫着在河堤那边上下翻飞。放牛娃稳稳躺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回家。放牛娃一路回去,心里却算计着如何偷母亲的线,明日好放风筝玩。大好风光,不放风筝,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忆少年
1、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翻译:初夏,日光变得悠长。这天诗人在家美美地睡了一个午觉,午睡后精神还没完全醒过来,无精打采,恍恍惚惚中。
清-宋湘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
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
书斋外有青山绿水,为何不让我去亲近?先生假如让我去放牛才中了我的心意。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夏天捕蝉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事。诗中知了的叫声,好象在故意引诱着牧童,使他一瞬间改变了神态和动作。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终于摆脱了一天的“子曰诗云”,孩子放学后急急忙忙地去放风筝,其如释重负的快乐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