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不懂瞎指挥的诗句,讽刺外行人指挥内行人

中学语文的尴尬由来已久。除了教育被不断行政化、功利化、程序化的原因之外,学科领域的业务水准每况愈下更强化了这种局面。以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古代诗歌阅读”为例,命题人对文本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读

中学语文的尴尬由来已久。除了教育被不断行政化、功利化、程序化的原因之外,学科领域的业务水准每况愈下更强化了这种局面。

以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一卷的“古代诗歌阅读”为例,命题人对文本虽不能说是完全没有读懂,至少也是没有完全读懂。

高考过去两月有余,面对诸多理解上的存疑与众多附会答案的草率解读,至今没有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析。

那么,作为风向标的高考,除了担负大型国考的选拔使命之外,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导向作用又如何体现呢?

试题&答案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A】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2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首联:虽然失去了相约一起踏青赏春的机会,但是我也一直在家教书,没有写什么诗(依14题 B 项)。

颔联:我趁此时间在家培育人才(依注释3),心中期待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依14题C项)。

颈联:关于此联,理解最难,猜读也很多,命题人既未加注,也未拟题。网上牵强附会之说众多,且不录述。

尾联:但愿好友眼疾早日康复,到那时,何愁没有美景呢?

这便难免让人产生许多疑问。

疑问①

先说首联。明明是皮日休因病失期,逻辑上的合理顺延,应该是皮日休无法游春,从而也没有写出关于春游的诗。但命题人对诗意的理解是,因为你(皮日休)的失期,于是我(陆龟蒙)没有写出游春的诗篇(14题B项)。这在逻辑上岂不像因为你生了病,所以我要吃药一样滑稽?

疑问②

注释2把“下帷”解释为“放下帷幕”,合情合理,因为对方患的是眼疾,可能怕光。但是注释硬要继续强加理解,“指教书”。皮日休“闭门谢客”,无法教书,那只好由陆龟蒙教书了。“裁诗”既然注释为“作诗”,“裁遍”岂不是“写尽”?应是写得多。可是从14题的B项看,命题人又说陆龟蒙没有写诗,大概是根据“未裁诗”得出的结论吧。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又是教书又是写诗又是没有写诗,实在难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根据注释和命题,想把这一句在文意上联起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疑问③

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虽”字没了着落。从古代汉语的角度,遍查作为考生必须掌握的十八个重要虚词之一的“虽”字,并没有表示原因的用法。而依照现代汉语语法,“虽”是转折复句的关联标志,承接的后句,应该是前句句意走向的反转。从命题透露出的命题人对诗歌的理解来看,命题人恰恰违背至少忽略了阅读中相关语法的作用。

疑问④

再看颔联。仍旧依照命题人注释、拟题呈现的理解思路,该联诗意为:于是我就在书斋从事教学,培养人才,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前面已经让陆龟蒙“下帷”(教书)了,这里再次让他“培养人才”。难道两者不同?抑或是诗人要强调他所从事的教学?逻辑上、文法上,还是叫人一头雾水。

至于颈联,既没有据此拟题,也没有相关解注,却衍生了不少理解问题。当然,这和命题人无关。

问题主要集中在“栖野鹤笼”和“施山僧饭”的音节停顿上。

相当多的人想当然地把它们断为“栖——野鹤——笼”和“施——山僧——饭”,似乎这样断句才能说得通,理解为“栖居野鹤的笼子要使人编织得足够宽,施舍给山僧的饭菜要另外做”。好像是通顺了,在整首诗歌的诗意逻辑上怎么和陆龟蒙对病中的皮日休所表示的关切慰问产生关联呢?诵读拗口,不合诗律,文意牵强。

讽刺不懂瞎指挥的诗句

讽刺外行人指挥内行人,为能自圆其说,只好拿古人“诗无迖诂”来搪塞,更有甚者,虚张声势,说“颠来倒去的语序正符合了陆龟蒙奇奇怪怪的诗歌癖好”,“句法罕见”,“别有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频频暴露不少基层老师牵强附会、自欺欺人的治学风气。

研究高考,把握动态固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但是说到底应该是一种思想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规律的研究,而不是把心思集中到附会答案上。

遇到不解的问题,正是磨练功力、提升自己的时候,也不是拉大旗扯虎皮,弄来些“用词奇崛”“音节奇特”“不落俗套”等等看似高深莫测,实则自欺欺人的词汇来糊弄掩饰。

其实,只要遵照语文的学习规律,回归到语法修辞逻辑的合理轨道上,这首诗歌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皮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译文:老鼠有张皮,人却没威仪。没威仪的人,为何不死!老鼠有皮有牙齿,人却无廉耻。无廉耻的人,不死等什么!老鼠有皮有肢体,人却不懂礼。

首先,这是一首次韵诗,无论命题还是赏析,都应了解一下皮日休的原诗。这是对陆诗创作背景的必要了解。

皮日休的原诗是这样的: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皮日休)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从两首诗的首句尾字看,两位老友在之前的酒宴上曾邀约一起游春,只是由于眼疾皮日休不能外出。

皮诗的标题交代得更清:在这春天,好友陆龟蒙经常寻觅野景踏青赏春,而自己因病只能杜门在家,心有感慨,故有此作。

可见,说陆龟蒙没有写诗也许有这个可能——尽管也属于臆测,但认为他“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纯粹是想当然尔。

皮日休突然患病“失期”,作为好友,陆龟蒙自当表示牵挂。于是有了皮日休的“因有是寄”,这既是礼节性的回复,也是应酬中的客套:我没事,依旧洒脱率性,你不用牵挂,只用寄来一枝你游玩赏春中折取的山花,我就很开心了。

既是写作上的诗友,又是生活中的朋友,一般的情理逻辑,陆龟蒙的和诗自然应当表示宽慰开导,表达关心祝愿。绝不会自说自话:你病了,我在家教书育人。更不会是:因为你失期了,我也没有外出游春,更没有写出诗歌。因为这样说就成了对对方的埋怨了。

来往有车接,开口乱弹琴;动辄瞎指挥,糊弄人。无劳累之伤神,无工作之费心。世人无法比,神仙亦不能。百姓云:“此官可憎!”——无名氏《陋室铭新编》 13. 此等语何不以溺自照!——-《艺苑卮言》 14.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那个叫人纠结的音节,根源或许是缘于对“施”字做了“施舍”的简单解读。“山”难以施舍,就只好“施舍山僧”了。

其实,依照诗律节奏,读作“栖野——鹤笼”“施山——僧饭”照样顺畅。只是在作文意理解时,需要把诗律、语法、修辞、逻辑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遵照颔联对仗的诗规和对偶的修辞要求,“施山”与“栖野”一样,都是动宾关系。“山”与“野”都指空间处所,可当做“山野”的拆分;“施”也应当与“栖”相当,都是能够在逻辑上关涉“山野”的动词,解为“施舍丘山”明显不通,只能是“居”或“行”一类的意思。

于是,根据写诗背景,根据情理逻辑,根据皮诗内容,陆诗大意应该是:

你习惯了栖居野外,不受约束,现在却病居家中,如同鹤进笼中,尽量把笼子弄大些吧。你经常爱行走山林,现在却要像寺僧一样倍受约束,力争把饭做得别样些吧,病中的你可要善待自己。但愿早日恢复视力,到那时,还怕没有美好景色吗?

此外,如果能对杜甫的“故使笼宽织”诗句与“商山四皓”的典故有所了解,自当会对陆诗有更多一层的品味,这里不再赘述。

客观题的四个备选项,三个理解有误,叫人选择哪一个是好呢?

一线老师本来是教人求真、生成本领的,却频现敷衍牵强,自欺欺人的怪相。己且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几十年中,很痛心地经历了语文教与学的局面经过了由书卷气、书香味到模式化、功利化的变化。

以考代学、以考代教成了教室里的常态,以考定学、以考定教成了教学管理的常态,课本的地位早就让位给了资料和试卷,以身体的勤奋代替了思想的勤奋而成为衡量师生的主要标志。

于是,学生崇拜答案,老师迷信答案。

于是,老师成了答案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答案的接收器。

最近几年,更痛心地经历了试卷中的错误出现的级别越来越高,校级考试命题有错,市级考试命题有错,省级考试命题有错,也曾不止一次写文指出,但终归无济于事。

而这一次,国考啊,千万考生的命运所系……

人们形象地说,高考是个指挥棒。一级一级指挥下来,直到一线老师,老师又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可谓干系重大无论哪一级的棒,可是都不敢乱指挥的吆!

业务不懂瞎指挥 吹胡瞪眼乱批评 领导面前装孙子 自认员工老祖宗 一朝丢却乌纱帽 人人喊打老鼠精 原诗没给你找到,原创了另一首,同样是讽刺某些上位饭桶的。

上一篇 2023年05月20 23:4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3 04:37

相关推荐

  • 国富民强下一句,国富民强七言对联

    韩世平是湖南永顺大山里走出来的青年,父母靠务农供他和两个姐姐上学,日子过得非常困难。变化始于2013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这给当时就读高一的韩世平带来了希望。韩

    2023年05月31 266
  • 赞扬老师的诗句

    严新炎/韩俊清/柯美柘/彭光明/晓言/善泽七律教师颂严新炎(湖北)孜孜传教不曾休,几度年华任水流。三尺讲台吟岁月,一支粉笔写春秋。蚕丝吐尽深情付,烛泪燃干夙愿收。有志人生经雨雪,斑斑白发壮心酬。七律教

    2023年04月20 214
  • 形容晚上散步的诗句,形容夜晚散步的诗句

    李世民新诗二首一晚餐后散步时间长了,晚餐后没出去散步最近,又拾掇起这个习惯妻子说,今天我陪你走走我们从县城的心脏,团结路4.有关“散步”的诗句有关“散步”的诗句如下: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2023年05月03 233
  • 生字开头的诗句,带生字的五字诗句

    巴湘人整理2022年9月28日人们对生的思考越多、体悟越深,便越懂得生之可贵。我们珍惜每一个得以生存的机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努力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带生字的五字诗句,舍不得虚掷年华、蹉跎岁月。于是,面

    2023年05月28 290
  • 篱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林落疏疏一径深下一句

    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其实,在宋代,诗的发展也令人瞩目。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从文化史的立场上讲,宋诗在唐代诗歌格律完备,意象

    2023年05月20 282
  • 形容迷茫无助的诗句,形容内心迷茫无助的诗句

    人生失意时读古诗,重燃心中的豪情;迷茫时读古诗,找到人生的航向;彷徨时读古诗,坚定心中的信念。在中华经典当中,古诗词有着凝练而丰厚的文化能量,形容内心迷茫无助的诗句,既展示出古代文人的雄才伟略,又显示

    2023年05月19 282
  • 忽复乘舟梦日边的上一句,忽复乘舟梦日边典故

    译典2021.7.26第463期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停杯投箸不能食,

    2023年05月01 270
  • 诗句名字,藏在诗句里的古风名字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灿烂瑰宝,不仅很有意境,而且还寄予了诗人无限的情感,从中为孩子起名,不仅很有古风韵味,而且还有寓意。那今天本着只为一个好名字的起名网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出自诗词的绝美的名字,不知道你有

    2023年06月05 283
  • 元曲包括哪两个成分构成,语言构成成分包括哪些

    元代的主要文学样式是元曲。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也专指杂剧。杂剧是在宋滑稽剧金愿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的兴起的一种

    2023年04月16 313
  • 花鸟诗句,既有花又有鸟的诗句

    花语:百事和合,白头偕老。《百合花》清·严兆鹤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2.报春花花语:万象更新,青春,初恋。《嘲报春花》宋·杨万里嫩黄老碧已多时,呆紫痴红略万枝

    2023年05月24 301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开头,引用诗句写端午节的开头

    端午节今天是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在古汉语中。“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端午,意为“初五”。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

    2023年05月11 279
  • 唐诗宋词元曲盛行的原因,唐诗宋词元曲

    宋朝文学的另一个成就是话本。话本实际上就是小说,比如说《三国演义》的故事,话本里就有,闻刘玄德败,大家就流泪,听见曹操失败,大家就拍桌子鼓掌。实际上一直到唐朝,都是以曹魏为正统。因为晋是继承的曹魏,所

    2023年04月20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