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全诗,青青园中葵全诗翻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不少评论文章这样认为:诗人由园中想到自己,想到青少年,鼓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全诗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不少评论文章这样认为:诗人由园中想到自己,想到青少年,鼓励大家都应当珍惜时间。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固然不错,然而仅仅如此,我们好像还未能因此获得更多的教益。这里不揣冒昧,想谈谈拙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先解释诗中不太好懂的几个词语: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2.葵:冬葵,我国古代蔬菜之一,可入药。3.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4.阳春:温暖的春天。5.布:给予。6.焜 (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7.华:同“花”。8.徒:只,也有人解释为“白白的”。

下面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绿色园圃中的冬葵啊。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

叶片上滚动着颗颗露珠。

它们在等待着朝阳的洗礼。

看,那温暖的春天。

给人间施恩布德。

它为万物带来了光辉。

但那冬葵却担心秋季的到来。

那时它的花叶会很快衰败。

唉,百川都流入东方的大海。

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出自两汉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青青园中葵,。

什么时候才能西归?

我们年轻时如果不努力。

年老后就只能伤悲!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

首先,用形象而浅显的比喻,比喻人生的短暂。有人说,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而它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咏叹人生呢?我们认为,此诗从头到尾是以美景不常在与百川不倒流这些人所共知的现象,来比喻人生也只能由小到老而决不会再由老到小的;其初衷是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有所作为。

1.前6句共有两个比喻:“园中葵”绿色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期待朝阳的照耀,结果它终于等来了春阳的光辉;这分明在告诉读者,人生也一样,我们都是在父母等亲人的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这是第一个比喻。但“园中葵”是不会永远艳丽的,秋天一来,它就花落叶衰,失去昔日的光彩;这分明又告诉读者,我们每一个人也像“园中葵”那样,都会被无情的时间折磨到由盛而衰,由小到老的。这是第二个比喻。

从七八两句开始,喻体由“园中葵”转成百川流到东海后再不西归了,而本体则是我们人的一生只能从小到老,却永远不可能从老再到小了。诗写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读者也会从中想到什么的。但诗人大概担心人们曲解他的意思,于是干脆最后又写了两句,青青园中葵全诗翻译,斩钉截铁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七八两句开始,喻体由“园中葵”转成百川流到东海后再不西归了,而本体则是我们人的一生只能从小到老,却永远不可能从老再到小了。诗写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读者也会从中想到什么的。但诗人大概担心人们曲解他的意思,于是干脆最后又写了两句,斩钉截铁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全诗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

2.用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的奋斗精神。

接着的两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同样是以浩浩荡荡东流的欢快与难以西归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更是运用对比手法的点睛之笔,写出了蕴藏在作者胸中很久的那种不吐不快的声音。

3.留有余地,发人深思。

应该说,这首诗的作者是精通哲理的。他高瞻远瞩,简直是站在宇宙的最高峰来俯瞰人生的。你看,整个自然界是这样的:时空不停地变换,四季是春夏秋冬,万物是生老病死。但是,有人读了这首诗会问:作者用“园中葵”由盛到衰与“百川”只能东流不能西归来比喻人生,认为人生也是如此;可是,“园中葵”第二年却仍然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百川”虽然不能西归,却也可以在东海中照样滚滚流淌,可人则逝去后不会复生。这样的比喻是否有点牵强附会?

青青园中葵的全诗《长歌行》两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

我要说,这正说明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是无限广阔的。

读者可以这样想:“园中葵”虽然在秋季到来时枯黄萎缩了,但它曾经有过青春的艳丽与辉煌;“百川”虽然不能西归了,但它也曾有过浩浩荡荡流向东方的气势和声响。如果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在少壮之时不曾努力过,因而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一点有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人生除了“伤悲”,还会有什么意义吗?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生不伤悲呢?英国著名的诗人威廉·布莱克写道:“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如果我们也能像蜜蜂那样辛勤地飞来飞去,在百花园中采蜜,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如“园中葵”与“百川”一样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井蛙之见,相信众多读者自会有更深广的思考与遐想。

上一篇 2023年05月19 17:41
下一篇 2023年05月08 19:31

相关推荐

  • 星星的诗句,赞美星星的优美诗句

    插画师|舍溪世间最美,除却月光,便是星辰。漂亮的夜空,若是星辰密布,其实是不见月亮的。入了秋,星辰越发闪亮,倒映在宁静的湖水中,天地仿佛沦为一体。关于星辰最美的诗句一定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

    2023年05月29 213
  • 中国元曲十大名剧作品赏析,著名十大元曲

    现在的IP剧,一个重要撒手锏就是悲情的女主角,各种被虐,赚了观众不少眼泪。若论苦情戏,古代的戏剧作家们毫不逊色,不仅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而且文辞优美,更耐品味。今天小编为您盘点中国十大古典悲剧,请准备好

    2023年04月16 252
  • 有情人终成眷属下一句,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评论员张英疫情像一个天然的“冷静期”,给了许多人一个重新审视婚姻的机会。也许是感受到陪伴和关心的温暖,有情人终成眷属,决定与对方携手一生;也许是懂得了包容和人生的宝贵,重新珍惜

    2023年05月11 223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上一句,出则国外无敌患者前一句

    光明日报【光明论坛·温故】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0年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

    2023年05月10 245
  • 带十的诗句,含有十的诗句大全

    怎么用十个字说出我爱你?古人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怎么用十个字说出绝美的风景?古人说: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诗词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总能用最短的语言,说出最深厚的感情。30个意境绝美的五言古诗文

    2023年05月04 311
  • 不问归期上一句是什么,不问归期,不论朝夕

    不管遇见任何人,真诚才能走进心里。我憧憬一切美好的相遇,遇见爱人、遇见朋友、遇见知己,可以谈古说今、畅想未来,让一切未知的可能去实现。在乎我的人,我会加倍在乎;冷落我的人,我会不屑一顾;伤害我的人,我

    2023年04月18 285
  • 赞美古北水镇美的诗句,古北水镇诗词七言

    黔风角飞楼•七绝十一首(新韵)范永增且兰古镇间鼎城楼见古风。曾经欲血隐刀丛。三国蜀相千秋计。笑语安邦鼓瑟中。黔山苗寨玉宇茫山望水流。黔风依旧角飞楼。芦笙婉转舒花袖。银饰苗娘俏挽头。黔镇远城八卦宅基镇远

    2023年05月19 278
  • 描写绣球花的诗句,绣球花最有名的诗

    暮春,绿肥红瘦,正是绣球花花开的时节。那一簇簇、一团团的绣球花,正怒放枝头。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粉团花、紫阳花,虎耳草科落叶灌木,绣球花最有名的诗,晚春开放,花开初带绿色,后转为雪白色,具有清香。另有

    2023年04月22 275
  • 元曲中的故事之趣,元曲经典之中的经典

    元杂剧《刘行首》四时卖奇茶异汤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

    2023年04月17 240
  • 元曲分类及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3 230
  • 关于垂柳的诗句,赞美河边垂柳的诗句

    古诗当中对景物的描写都非常的唯美有意境,而柳树就是古诗当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景物,它代表着诗人种种的感情,有对春的赞美的,也有对离别的不舍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来欣赏36首咏柳古诗吧。1.《咏柳》唐朝

    2023年05月31 285
  • 最悲观的诗句,描写人生悲观的诗句

    晚唐早已不复盛唐的繁华,朝中名臣寥寥无几,皇帝也缺少治国才能,才华横溢的诗人却不少,杜牧和李商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两人被称为“小李杜”,基本上撑起晚唐诗坛半壁江山。李商隐思想境界开阔,文笔比较独特,爱

    2023年06月06 3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