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园中葵全诗,青青园中葵全诗翻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不少评论文章这样认为:诗人由园中想到自己,想到青少年,鼓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全诗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不少评论文章这样认为:诗人由园中想到自己,想到青少年,鼓励大家都应当珍惜时间。我觉得这样的评论固然不错,然而仅仅如此,我们好像还未能因此获得更多的教益。这里不揣冒昧,想谈谈拙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先解释诗中不太好懂的几个词语:1.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2.葵:冬葵,我国古代蔬菜之一,可入药。3.晞:天亮,这里指阳光照耀。4.阳春:温暖的春天。5.布:给予。6.焜 (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7.华:同“花”。8.徒:只,也有人解释为“白白的”。

下面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绿色园圃中的冬葵啊。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

叶片上滚动着颗颗露珠。

它们在等待着朝阳的洗礼。

看,那温暖的春天。

给人间施恩布德。

它为万物带来了光辉。

但那冬葵却担心秋季的到来。

那时它的花叶会很快衰败。

唉,百川都流入东方的大海。

1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出自两汉的《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青青园中葵,。

什么时候才能西归?

我们年轻时如果不努力。

年老后就只能伤悲!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

首先,用形象而浅显的比喻,比喻人生的短暂。有人说,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诗歌。而它是用怎样的手法来咏叹人生呢?我们认为,此诗从头到尾是以美景不常在与百川不倒流这些人所共知的现象,来比喻人生也只能由小到老而决不会再由老到小的;其初衷是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有所作为。

1.前6句共有两个比喻:“园中葵”绿色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期待朝阳的照耀,结果它终于等来了春阳的光辉;这分明在告诉读者,人生也一样,我们都是在父母等亲人的哺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这是第一个比喻。但“园中葵”是不会永远艳丽的,秋天一来,它就花落叶衰,失去昔日的光彩;这分明又告诉读者,我们每一个人也像“园中葵”那样,都会被无情的时间折磨到由盛而衰,由小到老的。这是第二个比喻。

从七八两句开始,喻体由“园中葵”转成百川流到东海后再不西归了,而本体则是我们人的一生只能从小到老,却永远不可能从老再到小了。诗写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读者也会从中想到什么的。但诗人大概担心人们曲解他的意思,于是干脆最后又写了两句,青青园中葵全诗翻译,斩钉截铁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七八两句开始,喻体由“园中葵”转成百川流到东海后再不西归了,而本体则是我们人的一生只能从小到老,却永远不可能从老再到小了。诗写到这里如果戛然而止,读者也会从中想到什么的。但诗人大概担心人们曲解他的意思,于是干脆最后又写了两句,斩钉截铁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全诗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

2.用鲜明的对比,激发读者的奋斗精神。

接着的两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同样是以浩浩荡荡东流的欢快与难以西归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更是运用对比手法的点睛之笔,写出了蕴藏在作者胸中很久的那种不吐不快的声音。

3.留有余地,发人深思。

应该说,这首诗的作者是精通哲理的。他高瞻远瞩,简直是站在宇宙的最高峰来俯瞰人生的。你看,整个自然界是这样的:时空不停地变换,四季是春夏秋冬,万物是生老病死。但是,有人读了这首诗会问:作者用“园中葵”由盛到衰与“百川”只能东流不能西归来比喻人生,认为人生也是如此;可是,“园中葵”第二年却仍然可以焕发出勃勃生机,“百川”虽然不能西归,却也可以在东海中照样滚滚流淌,可人则逝去后不会复生。这样的比喻是否有点牵强附会?

青青园中葵的全诗《长歌行》两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

我要说,这正说明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是无限广阔的。

读者可以这样想:“园中葵”虽然在秋季到来时枯黄萎缩了,但它曾经有过青春的艳丽与辉煌;“百川”虽然不能西归了,但它也曾有过浩浩荡荡流向东方的气势和声响。如果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在少壮之时不曾努力过,因而也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一点有用的东西,那么,这样的人生除了“伤悲”,还会有什么意义吗?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生不伤悲呢?英国著名的诗人威廉·布莱克写道:“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如果我们也能像蜜蜂那样辛勤地飞来飞去,在百花园中采蜜,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如“园中葵”与“百川”一样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井蛙之见,相信众多读者自会有更深广的思考与遐想。

上一篇 2023年05月14 09:59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05:06

相关推荐

  • 霸气元曲的歌曲,元曲歌曲

    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河大卫与您分享元朝最经典的10首散曲,曲圣关汉卿居然没有一首上榜?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2023年04月16 297
  • 元曲基础知识全集,医学基础知识在线全集

    元曲,亦称杂剧,是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的统称,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因而

    2023年04月09 233
  • 老当益壮下一句是什么,老当益壮换个说法

    唐•王勃《滕王阁序》有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意思是,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大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一般会选择安度晚年,但有这么一批老年人,老当益壮换个说法,他们选

    2023年04月20 255
  • 一机在手下一句是什么,一机在手下一句搞笑赞美

    以前不离不弃的叫夫妻。现在不离不弃的是手机。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其实古人早已了然。并专门设置了一个成语:机不可失!自从有了微信。我们就过上了从前皇帝般的生活。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

    2023年05月15 319
  • 形容吃饭很美好的诗句,形容吃饭对人重要的诗句

    等到烟火清凉许嵩-不如吃茶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诗人的世界里。不论是怎样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诗词。又有诗意又好吃。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立春》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宋

    2023年05月02 236
  • 寄生草元曲曲谱,京剧曲牌寄生草曲谱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

    2023年04月17 246
  • 杜甫的名诗句,杜甫最牛的一首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少年时尤爱读李白,觉得人生一遭,活成那个不问红尘、仗剑四方的“谪仙人”才过瘾。长大后才读懂杜甫,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命都像他一样,于平凡中努力开花。天才固然可贵,但毕竟沧海

    2023年04月30 212
  • 重阳节相关诗句,重阳节的古诗30首

    1、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2、《重阳》【唐】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

    2023年05月19 257
  • 钱谦益和柳如是元曲吗,柳如是和钱谦益

    本报实习生张涵絮本报通讯员吴庆利柳姑娘原来就是苏州一代名妓柳如是,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那是崇帧十一年初冬,供职京师的江左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

    2023年04月12 274
  • deemo美元曲包,deemo魔王曲在哪个曲包

    音乐节奏游戏《DEEMO》近日更新3.4版本,收录两首免费乐曲及新增两款各具特色的DLC付费曲包。官方也预告,《DEEMO》接下来将持续更新游玩乐曲内容。此次更新所推出的两首免费歌曲,其中一首为Hyu

    2023年04月14 292
  • 关于风雨的诗句,带有风雨的古诗

    夏雨绵绵,时而会有暴雨,虽然时间短,但是却十分壮观。正如苏轼笔下的诗“黑云翻墨未遮山,带有风雨的古诗,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当暴雨遇见诗词,十五首有关暴雨的诗词,欣赏暴雨的

    2023年04月10 276
  • 多读书的诗句,形容要广泛阅读的诗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苏轼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关于读书,先贤们留下许多诗作,其中,形容要广泛阅读的诗句,有关于读书的方法,有关于读书的心得,如果我们认真

    2023年04月12 26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