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城外一尺雪的下一句,长夜沾湿何由彻下一句是什么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长夜沾湿何由彻下一句是什么,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长夜沾湿何由彻下一句是什么,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②〔薪〕木柴。

③〔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 其中,直接写冰雪之大的诗句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这句诗的意思是: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时卖炭翁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④〔苍苍〕灰白。

⑤〔何所营〕做什么用。营,谋求。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出处:《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原文节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⑥〔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⑦〔翩翩〕轻快的样子。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文书〕公文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 冬天乐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

⑩〔敕(chì)〕指皇帝的命令。

⑪〔回〕掉转。

夜来城外一尺雪的下一句

⑫〔叱(chì)〕吆喝。

⑬〔牵向北〕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⑭〔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⑮〔惜不得〕吝惜不得。

⑯〔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⑰〔系〕挂。

⑱〔直〕同“值”,价钱。

夜来城外一尺雪的下一句

译文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解说

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开头先概括交代人物的基本情况,继而对他的肖像做了精练传神的描绘,“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接着用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炭是老翁的全部生活依托,但也不过是换取起码的温饱而已。“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这一点与白居易《观刈麦》诗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而其根源都在于社会的不公平。接下来写老翁赶车卖炭的情景。诗人有意将他放在雪后这样一种极其寒冷的天气状况下(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天气已如他所愿,他强忍饥寒,满怀希望地“晓驾炭车辗冰辙”,挣扎着来到“市南门外”,“泥中歇”更写出了老翁精疲力竭的情态。

夜来城外一尺雪下一句:晓驾炭车辗冰辙 卖炭翁 [作者] 白居易 [全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

夜来城外一尺雪的下一句

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翩细”写出其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尽在其中。“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直”,明明是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的抢劫,却要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更是暴露无遗。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卖炭翁作者: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上一篇 2023年04月23 23:38
下一篇 2023年04月11 22:41

相关推荐

  • 歌以咏志上一句,歌以咏志那是哪首诗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上征伐乌桓,秋,大胜而归。回程的路上,曹操登临碣石山(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具体位置有争议),望着滔滔沧海,他胸中豪情洋溢,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的“秋风诗”——《观沧海》:东临碣

    2023年05月11 232
  • 眉眼盈盈处上一句,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2、原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3、

    2023年05月28 293
  • 苏轼的诗句,苏轼人生豁达的古诗词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文豪。他一生创作了几千首诗歌。或励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成为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诗词君总结了100句东坡诗句。肯定有你喜欢的!试问岭南应不好。苏轼的诗句如下试问

    2023年06月01 253
  • 殃及池鱼的上一句什么,无辜受牵连的歇后语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自由自在地在里面生活着。有一天,忽然城门上燃起了大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道“不好了,城门着火了,我们赶快逃跑吧!”但是,其它鱼儿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无辜受牵

    2023年05月30 308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下一句,没对比就没伤害的幽默说说

    没对比就没伤害的幽默说说,我们楼下住着两户人家。一家是两位没有退休养老金的老人,靠摊煎饼维持生活。老太太在家里摊煎饼,老爷子推着小车到市场上去卖,每天辛辛苦苦地赚取必要的生活费用。他们害怕天气不好或其

    2023年05月31 320
  • 带翊的诗句,翊的美好诗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这首七绝《漫成》,大概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晚春时节,翊的美好诗句,从云安(今重庆云阳)移家夔州(今重庆奉节)的路中。,1

    2023年06月03 302
  • 陶渊明的经典诗句,陶渊明20字简介非常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是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著名的诗句如下: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2023年04月25 307
  • 童年的诗句

    童年时光,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走遍田野,越过山岗,尽情奔跑。多年后,当我们再回首时,还依然记得那儿时追过的蝴蝶、放过的风筝。25句儿童诗词,带你回到童年时光。陶渊明赋归去来,

    2023年05月26 266
  • 世人都晓神仙好的全诗,世人都晓神仙好表达了什么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串起了整个故事的主线。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以一首《好了歌》,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令甄士隐顿悟。随后,甄士隐作了《好了歌注》,预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结局。《好了歌》世

    2023年04月22 265
  • 满街梧桐月明中全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两句诗这应是大家对白露这个节气的初印象。白露,一个诗意的名词。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

    2023年05月25 251
  • 明月松间照的下一句,明月松间照下联

    诗佛王维是怎样的修炼成的王维的《山居秋暝》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这首诗选入中学课本,是学生必背篇目之一。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更是深受人们喜爱,在很多人的家中往往挂着这两句话的条幅,可是诗

    2023年04月19 292
  • 3d诗句,3d诗句发不了

    五彩神牛中奖诗酒吧一起忙89二世称霸王28玄机道人三字诀一起来17当霸王38请酒尊95太湖钓叟彩为饵68人为鱼24饵中藏03是玄机57南海神尼八注意18九要看59三左右24大大小36是个单数。诗句是:

    2023年05月04 26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