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一.会默写如下词语:
观潮 据说 海堤 宽阔 盼望 滚动 顿时 逐渐 一堵墙 犹如 山崩地裂 地震 霎时 余波淘洗 牵手 鹅卵石 坑坑洼洼 填上 庄稼 风俗 跳跃 葡萄 水稻成熟 天下奇观 人声鼎沸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密密麻麻 星群密布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2、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七绝·观潮》3、初闻万马声。
二.会读准如下字音:
薄:báo(薄片)(薄饼)闷mēn(闷热)(闷声)号háo(风号浪吼)(号叫)bó(薄雾)(单薄) mèn(烦闷)(闷雷) hào(口号)(号称)堤(dī)坝 屹(yì)立 人声鼎(dǐng)沸 山崩(bēng)地裂 震(zhèn)动 田埂(gěng) 稻穗(suì) 踮(diǎn)脚 若隐(yǐn)若现 泼剌(là)沟水汩汩(gǔ) 闪烁(shuò)运载(zài) 镀(dù)亮 归巢(cháo) 纳(nà)凉 半明半昧(mèi)摇摇欲坠(zhuì)蒙(mēng)骗 反差(chā) 应(yìng)接不暇 霎(shà)时
三.理解字义
1观:观潮 (看) 天下奇观(景象) 观点(看法) 2.人声鼎沸:(锅)3. 若隐(隐藏)若现(出现) 4.漫天卷地(满,遍,到处都是) 5.昂 首(抬起)(头)6. 半明半昧(昏暗) 7.摇摇欲坠(掉落)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王在晋《望江台 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元]钱惟善《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屹立(挺立) 顿时(霎时) 颤动(颤抖、震动) 逐渐(渐渐) 依旧(依然、仍旧)奇妙(奇异) 一瞬(瞬间) 霸占(强占) 密密麻麻(密密层层) 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宽阔(狭窄)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号浪吼(风平浪静)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模糊(清楚)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 若隐若现(一目了然) 摇摇欲坠(稳如泰山)
六.根据要求写词句
1.表示声音大: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天崩地裂 如雷贯耳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李白《横江词》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 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
2.表示声音小或没有声音: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万籁俱寂 夜深人静
3.形容钱塘江大潮(或气势宏大):汹涌澎拜 惊涛拍岸 蔚为壮观 浩浩荡荡 雄伟壮观
4.形容人多:人山人海 人流如潮 人头攒动 人声鼎沸
5.形容景色优美:山清水秀 风景如画 春色满园 桃红柳绿
6.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有: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
7.描写月亮的诗句:露从今夜白,越是故乡明。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译文: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
8.保护环境的宣传语:地球我的家,环保靠大家。让地球远离污染,让绿色走进家园。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观潮》一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气势。重点描写潮来时的景象,作者按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潮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作者不但写了潮水,还从写了观潮的人们,从“人声鼎沸”“沸腾”等词语,可以看出人们观潮的热情很高,心情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