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扑鸣蝉的下一句,意欲捕鸣蝉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简介诗人,再讲几个有关他的传闻。袁枚(1716~179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一、简介诗人,再讲几个有关他的传闻。

袁枚(1716~179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当过知县这类的官,但没多少年就告退了。

1.“万民衣”中蕴真情。

袁枚虽然出自书香门第,可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已经衰落。袁枚天资聪颖,自家书不多,就到别人家借书来读。他12岁考上秀才,21岁就被一位巡抚推荐给乾隆。之后他中了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虽没有官衔,意欲捕鸣蝉,但可在皇帝身边做皇帝交付的事情,相当于现在选拔出来储备的年轻干部)。两三年后,袁枚曾被派到好几个地方作知县。

据说有一次,一只商船在江上同一艘战船相撞,一个士兵不幸落水身亡。于是,官司打到了官府。战船方不依不饶,下一句是什么,非要把商船主人打死不可。袁枚觉得两船相撞纯粹是个意外,不能因此使商船遭殃。于是,等到商船主人上船之际,他立刻使个眼色,暗示商船主人赶快乘风逃走。商船逃远后,袁枚说服了官船,又劝慰死者家属并给了使之满意的抚恤金,了断了这场官司。袁枚为官时,某地百姓还送了他一件“万民衣”,上面绣有全城百姓的姓名。袁枚为官十年左右,但他最终厌弃了官场。当皇上要给他升官之际,他却以奉养母亲为借口,决然辞官告退。

2.购得随园,乐在随园。

袁枚辞官后到哪里去了?原来他早就看上了位于金陵小仓山(今属南京市)的一处园地,也就是《红楼梦》写到的“大观园”。袁枚购置后,就起名为“随园”。不少读者知道,当看到《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与《随园随笔》时,就会想到袁枚。有意思的是,随园建成后,袁枚居然把原来园子的围墙全部拆掉,还写了一副对联:“放鹤去寻山里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这样,原来的私宅,一下子就变成了“公园”。

也许有人问:袁枚哪来这么多钱呀?袁枚靠的是他的人格与本事!他在随园办私塾(男女弟子皆收),开饭店,出租土地,而且经常有人请他写墓志铭、写对联、写传记,何况还有数不清的朋友与慕名者,争着拜会他……每年下来,他的收入,与当官时所得俸禄相比,真不知多了多少!所以,袁枚辞官后,日子过得非常潇洒:可以在园里与弟子、朋友一起吟诗作画,也可以随时漫游著名山川。

3.写书说与真情论。

中学语文课本选有袁枚写的《黄生借书说》,他明确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启发学子要珍惜时间,亲手抄录,熟烂于心。

“意欲捕鸣蝉”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下一句是“忽然闭口立”,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田园诗。这首诗是诗人晚年辞官之后,在旅途中看到一个骑着牛的小牧童正准备捕蝉,于是写下这首“所见”。所见 清代袁枚。

在诗文创作上他强调表达真情实感。他说:“诗写性情。”又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还说:“作诗,不可以无我。”这里恭录他写的一首题为《遣兴》(其一)的诗,先体会一下他对写诗的要求。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二、部分词语注释:

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是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出自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它的意思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所见》是一首反。

1.振:振荡;指牧童的歌声嘹亮。

2.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樾,指树阴。

3.欲:想要。

三、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所见》,说明诗人在写他旅途中看到的情景。诗的内容极其简单,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边走边唱,当他突然听到蝉鸣,就停住了歌声,准备去捕蝉。这首诗问世以来,就脍炙人口,一直流传至今,而且被有的学者视其为袁枚的代表作。

袁枚说过写诗“不可以无我”的话,于是,笔者也想从这首诗里寻找“我”的踪迹。

先讲前两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诗中的人物是牧童,牧童在干什么?一是骑牛,二是唱歌。而所骑之牛又是黄色的,所唱之歌却可以使“林樾”与之共鸣。如果有人因此想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与“诗中有画”这样的词语,笔者是会有同感的。比如“有色”,除了黄色,还有林樾的绿色;“有声”,除了牧童的“歌声”,还有“林樾”的回声。当然,读者还可以联想到自己听过或自己会唱的山歌呢。

意欲捕鸣蝉的下一句诗是忽然闭口立 原文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牧童大概是想要捕捉那正在鸣叫的蝉,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创作。

至于“动静结合”与“诗中有画”,相信不同的读者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再讲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蝉,就是知了。记得有一年夏天到北京出差,中午在旅店休息时,就被一阵阵“吱——吱——”的声音吵得不得入睡。问人,才知道那是知了在叫。后来读朱自清的作品,对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蝉的成虫才在树上鸣叫,而且能鸣叫的只是雄蝉。于是,知道《所见》写的季节肯定也是夏季,牧童要捕捉的就是树上鸣叫的雄蝉。

1、“意欲捕鸣蝉”的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 2、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

诗中的“意”字,当估计或猜想讲;“欲”,是想要的意思。诗中的“闭口立”,意思应该是,牧童听到蝉鸣后立刻“闭口”,接着他从牛背上跳下来“立”着不动。

可诗人为什么不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写成“忽然闭口立,意欲捕蝉去”呢?这恐怕就是袁枚的笔法,他是不是在调动或考验读者的想象力呀?

最后总起来,讲讲诗中“我”的踪迹。

前面说过,袁枚主张“作诗,不可以无我”。可《所见》这首诗,“我”在哪里呢?

1.诗题是《所见》。那么,诗中所写,到底是何人之所见呢?当然是袁枚“我”呀!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2.再看诗中描写的人物与情境:“牧童骑黄牛”,乃“我”之所睹;“歌声振林樾”,乃“我”之所闻;“意欲捕鸣蝉”,乃“我”之所猜;“忽然闭口立”,乃“我”之所喜。

意欲扑鸣蝉的下一句

其实,诗中所写牧童、牛、林樾这些人与物以及其黄色、绿色,无不是“我”之所见;诗中牧童的歌声与林樾共鸣声以及蝉鸣之声,无不是“我”之所闻。

3.更重要的是,诗中之每一个字、每一种手法,无不折射出“我”的高尚情怀与独特的艺术造诣。

(1)“骑”字与“振”的妙用。

骑与振,都是描写牧童的。前者描绘的是牧童的可爱情态:当他在牛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摇晃着的时候,袁枚的身子是不是也随着晃悠呢?袁枚的心是不是也跟着这节奏而自我陶醉呢?后者描绘的是牧童嘹亮的声音:当他的歌声振得身边的树林都与之共鸣时,袁枚是不是也正在侧耳倾听这具有穿透力的童声呢?而且,读者是不是还可以想见袁枚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是不是也可以体会到袁枚善于选择恰当的动词,来表现人物外在之美与内在之美呢?所以,即使只看“骑”“振”这两个字,就会感觉到“我”在哪里了。

至于诗中“闭”与“立”的妙用,读者自会有更透彻的领悟。

(2)由动到静的特殊手法。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动景:诗人写牧童骑着黄牛晃晃悠悠地走着,同时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歌声的嘹亮与动听。可是,诗人不说歌声“振天地”,却偏偏要说歌声“振林樾”。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窥探出诗人匠心之独特呢?笔者觉得,说歌声“振林樾”有两点独特之处:一是与“闭口立”形成鲜明的对照,实现了由动到静的意境转换;二是前后照应,为后面的“捕鸣蝉”作了铺垫。至于“忽然”一词的艺术效果,简直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不仅显现出牧童听到树上蝉鸣时,一下子静下来的惊喜与警觉;而且隐含着袁枚这个“我”,在一旁观察时的神态与心理活动。

(3)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诗人告诉读者,他认为牧童所以“忽然闭口立”,是“意欲捕鸣蝉”。可读者正想知道牧童是否捕到鸣蝉与捕蝉的过程时,诗人却戛然而止。这可谓神来之笔!牧童怎样捕蝉与捕到没有,袁枚怎会不知?可他就是不写,却让读者去猜想,去琢磨,去创造……

请看,袁枚的这首《所见》是不是不仅在告诉我们:诗中的“我”既是袁枚,也是读者呢?是不是还在启发我们:不仅“作诗,不可以无我”,“读诗,亦不可以无我”呢?文/李淑章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10:36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 10:00

相关推荐

  • 菊残犹有傲霜枝上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前一句古诗

    在老北大的那批名家大师中,真正不擅朽法的很少,大概最出名的就算是刘师培了。这位被周作人调侃成北大文科教员中“恶札”第一名的,再经《知堂回想录》的传播,遂“恶”名远扬了。尽管周作人随后继续调侃,将他自己

    2023年05月02 208
  •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形容兵马俑震撼壮观诗句

    始皇兵马俑,摆阵布成形。千年沉睡,重见天日世闻惊。观秦兵马俑杂感郦山驱役血殷鞭,霸业蒸腾虑九泉。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韵新词5兵马俑绝句两首一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

    2023年05月21 216
  • 心如磐石下一句是什么,心如磐石在爱情里的意思

    本期主题词:群众1.心平气和,群众才能开心;心如磐石,群众才能安心;心口如一,心如磐石在爱情里的意思,群众才能放心;心甘情愿,群众才能称心。3.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

    2023年04月19 229
  • 赞美牡丹的诗句,牡丹诗句最有名一句

    清明前后,牡丹花竞相开放。牡丹花在春风吹拂下,风姿绰约,香气四溢,尽显雍容华贵之态。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牡丹花开富贵,十二首牡丹的诗词,赏诗词中的国色天香!酬尧夫招持牡丹

    2023年05月11 316
  • 元曲选四大家作品,四大家是指哪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0 273
  • 描写船的诗句,有水有船有美景的诗句

    有人说中国古诗三分之一是在月下写的,三分之一在酒中写的,还有三分之一在船上写的。古时,舟船是一种交通工具。古人爱在船上写诗,除了舟船上的风景很好,更重要的是,有水有船有美景的诗句,诗人在船上,更易引发

    2023年05月04 295
  • 形容风景优美的诗句,山水风景美如画诗词

    诗人的笔下,风光无限。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赤壁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扬州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你想不想去看看?

    2023年05月29 288
  • 曹植七步诗的意思,曹植七步诗读后感悟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小学《语文》第12册人教2006年版释义:(版本一)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

    2023年04月24 237
  • 不留遗憾的诗句,尽力了不留遗憾的诗句

    佛家说,人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在古龙小说中,一个女子讲述着:几十年前,江湖上的高手,杀人如麻。所有人都很惧怕,慌忙问:后来呢?后来,他死了。这世界上,任你武功再高,钱财再多

    2023年05月31 245
  • 仁心仁术的下一句,仁心仁术的高级表达

    【医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患者救治成为防控战役的决胜之棋。与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一道,北大医院医疗队也驰援武汉。他们中有冲锋在前的医生、有悉心照护的护士、有减少风险的感控人、有保障后勤的管理者,有中

    2023年04月25 247
  • 山高人为峰下一句是啥,山高人为峰的全诗

    ◎乡情——宁国省亲纪事“山高人为峰”下一句是“海阔心无界”。一、出处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友人所赠送的对联“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二、含义一个人能登到山顶,和山成为一体,从视觉上山顶的那个人会变

    2023年05月26 401
  • 今期新老藏宝图诗句,解新老藏宝图诗句论坛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之后,建立“太平天国”,并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

    2023年04月13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