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节日的诗句有哪些,节日古诗大全100首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记忆。勤劳勇敢、祀祖敬长、和睦邻里、热爱生活……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深入到生活中,直到今天,这些节日文化依然在沿续。

元日(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就是元日。元日,还有元旦、岁日、岁旦、朔旦、正旦、正日、新年等多种称呼。

元日不仅是新年的第一天,还是新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日的第一天,此称为“三元之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古诗大全100首,”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读到这句,总能感受到蕴藏在诗句背后的那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只有卸下昨日的包袱,才能挺直脊梁面对新的朝阳。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传统节日的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2、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

“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1.有关节日的古诗大全 1. 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寒食(清明前一两日)

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全唐诗》中与寒食节相关的诗至少有400多首,韩翃的这首独占鳌头。

《寒食》

清·洪升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清明(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描写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此天清地明之时遥祭先祖,又何尝不会生出一些慨然之意呢?

《清明日与友人游》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清明是古人出游踏青的日子,“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真实再现了唐代人清明时出游的情景。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岳州观竞渡》

唐·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正如张说诗中所言,“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逢至端午,又怎能不想起屈原。

《竞渡曲》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描写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刘禹锡这首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七夕,它是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而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鹊桥仙·七夕》

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描写元宵节的古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作者:(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作者:(唐。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离居,久不见丈夫,愁绪难抒,适逢七夕佳节,她写下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又叫“拜月节”、“团圆节”。逢此佳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赏月聊天,给孩子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节多是思念与惆怅不能与亲友相聚。八月十五日夜,白居易望月感慨物是人非,颇为神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在古代九为大吉之数,二九相逢,是吉祥的象征,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健康长寿、平安喜乐的美好向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想起那相隔遥远的亲人,都会暗自神伤吧。

《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九正是入秋时候,草木摇落,北雁南飞,一片衰飒之气,容易唤起人的愁思。这首小令渲染了冷清的秋天氛围,寄托了悲凉的秋思,情调有些哀伤。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泡腊八蒜,而年味也从腊八开始日渐浓郁。

《借八危家饷粥有感》

南宋·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晨。

腊八年味愈浓,然而南宋开禧二年的襄阳城或许感受不到”过了腊八就是年“这热闹的节日气氛了,战乱中,不是有人馈赠腊八粥,作者哪能想起来是过节。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描写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在爆竹的声中旧的一年悄悄溜走。早春的暖风吹过,人们欢快的喝着屠苏酒。晨曦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大家都用新桃符来替代旧的。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作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四十岁左右,罢官回到家乡,对于赋闲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对现实世界感到激愤不满,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东山再起。

除日(农历年尾最后一天)

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除夕之夜,诗人还在旅馆中,还在外漂泊。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因为诗人已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可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

这十二个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让你记忆犹新呢?留言区告诉诗词君吧!

上一篇 2023年06月05 10:0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01:41

相关推荐

  • 便能获得一切的上一句,能得几时好的上一句

    时光轮渡,我们是过客,有些风景,不在乎;有些誓言,不必认真。默默地看着自己的日子,心笑,心走。拥有一颗美丽的心,你可以看到世界的风景;拥有一颗快乐的心,你可以对生活琐碎;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得几时好的

    2023年05月26 249
  • 四季诗句,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

    走过了三月的春暖花开,七月的骄阳似火,十月的风清气爽,我们来到了十二月。如果把一年的12个月都用诗歌来表达,想必一定美到极致,今天,就跟诗词君一同走进诗歌的世界,四月的优美句子励志,在这里寻找情致与唯

    2023年05月14 230
  • 赞美菊花的诗句,菊花十首有名的诗

    已是秋天,是菊花盛放的时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爱它的不畏严霜,爱它的不屈的灵魂……诗词君要分享10首写菊花的诗词,各有千秋,第一首最有名。《菊花》唐代:李商隐1、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2023年05月20 293
  • 哪两项被和称为元曲,元曲分为哪两部分

    电视剧《梦华录》可谓是2022年现象级影视作品。与近些年其他热播剧内容来源不同,该剧并非改编自热门的网络小说,而是改编自元代戏剧名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可以说,元代杂剧

    2023年04月16 282
  • 元曲跟竹子有关,元曲

    四块玉,曲牌名,属“南吕宫”,用于剧曲、散曲套数和小令。全曲(不计衬字)二十九字,七句五韵,基本句式为:三、三,元曲,七、七、三、三、三。代表作品有元代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等。,此调可与“玉交枝”

    2023年04月18 228
  • 大海啊都是水下一句,大海啊全他妈水后一句

    七分于颜值,九分于魅力大海啊全他妈水后一句,1,身高183(最新详细数据,183.6)大长腿,导演组还认真地量过他的腿长。大海啊全是水,肖战啊全是腿。3,普通话一级甲等,自称“可以教高中语文的!"(脑

    2023年05月17 230
  • 含有周字的诗句,带周字的寓意好古诗词

    课文知识点一、生字笔画笔顺二、会写字及组词周zhōu(周围)(四周)(一周)围wéi(围巾)(包围)(围住)句jù(句子)(句号)(诗句)补bǔ(补丁)(补习)(补课)充chōng(补充)(充足)(充

    2023年05月13 238
  • 形容月光的诗句,写月光的唯美古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

    2023年04月24 240
  • 同甘共苦下一句是什么

    以我结婚近10年的经历来说,个人觉得金钱,年龄,身份地位以及相互信任等等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心有没有连着一起”。“同甘共苦”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没有下一句。成

    2023年05月24 227
  • 元曲三百首英文版,元曲三百首长城出版社

    6月17日上午,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

    2023年04月11 297
  • 关于月亮的诗句有哪些,月亮古诗大全100首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5月03 238
  • 唐诗宋词元曲演变,唐诗宋词元曲

    还记得李白的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吧,说的就是“汉代文学”和“谢朓”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自有一脉相承,今天我们就捋一捋,并借此来欣赏一部分诗词。一、诗歌的源头《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

    2023年04月13 30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