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创建。这一时期,民族间的融合加强,文学中也沾染了蒙古人的习惯和口语。元朝最有名的莫过于戏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元曲。元曲是杂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创建。这一时期,民族间的融合加强,文学中也沾染了蒙古人的习惯和口语。元朝最有名的莫过于戏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元曲。

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到那时元曲主要是元杂剧,因此“元曲”也单指杂剧。元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随着宋朝的灭亡,蒙古人政权建立,元曲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开始流传。

元曲有严格的形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比较灵活,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元曲将传统的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元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当时“八娼九儒十丐”的文人地位相关。读书人不再像宋代那样得到重视,因此他们流落到民间,加上政治专权,元曲便带上了战斗的光彩。“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相比于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更加接近老百姓,也成为普通人喜欢看的一种表演方式。

元曲名家

关汉卿

被称为“曲圣”的关汉卿,是元曲的代表人物。关汉卿是河北人,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且位于“四大家”之首。贾仲明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关汉卿不是一个酸腐的文人,他曾写下《南吕一枝花》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说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

关汉卿笔下有众多普通女子,窦(dòu)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有性格。她们大多出身微贱,但是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懂得反抗。

马致远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马致远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北京人。年长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之后,曾在江浙、北京当官。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不满时政,隐居于田园之中,衔杯击缶(fǒu)自娱。

马致远早年参加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都有来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有“曲状元”之誉。

1. 受众 元曲通常是在市井间流传,受众主要是中下阶层的群众。元曲以故事情节为主,多以白话语言和局部的唱腔表现,形式简明精练,情节生动有趣。在社会生活中,元曲被广泛传唱,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唐诗是唐代士人。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马致远的《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tuán)高卧》、《任风子》这几部作品。其中以《汉宫秋》最著名,讲的是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的故事。但是中间加入很多他自己的创作。《青衫泪》写的是诗人白居易与妓女之间的故事,从“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首《琵琶行》中找到的灵感。

神仙道化剧是马致远的强项,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的故事。这些道教神仙故事,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晚年马致远隐居,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 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

马致远在散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前后期不同特点 。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头条号特色功能:

1.专注以家长为主导的小朋友语言文化教育

2.每篇文章的生僻字均标注拼音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

3.汇集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全部篇目

4.独家技术实现古诗文单句循环播放

5.完美支持隐藏或显示诗文的拼音、注释、赏析,帮助孩子灵活记忆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各位家长可使用素材,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增强孩子们的文化积淀!

上一篇 2023年04月20 01:11
下一篇 2023年04月25 14:45

相关推荐

  • 长安的诗句,关于长安的唯美句子

    唐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而长安作为唐代的国都,自然让天下诗人魂牵梦绕。可以这么说,对唐代人而言,长安是最好的地方,也是最坏的地方。欢乐与痛苦都在长安城中上演,留下悲欢离合。如今长安已经变成了西安,但是长

    2023年05月14 307
  • 写荷花的诗句有哪些,关于荷花的30首古诗

    读诗吧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4、有三秋桂子,

    2023年04月12 231
  • 节约用水诗句,保护水资源的诗句

    节俭。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美德。也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习惯。小时候。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清水可耻。节约每滴水,造福全人类。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国之栋梁不可无,生命之水不可枯。水是生命之源。节约

    2023年05月10 311
  • 思念父亲的诗句,思念已故父亲的古诗词

    有一种爱,叫父爱如果说母爱如江,绵延流长那父爱就如山,宽厚沉稳高大巍峨,坚毅执着是我们人生坚实的基石父爱的温暖,静默无声,但却铿锵有力相比于母爱的细腻温柔父爱则是严肃、刚强的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不过表

    2023年05月24 295
  • 有关爱情的诗句,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

    爱情,是诗词中最普遍的主题。三千多年前,《诗经》中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后,纳兰容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情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卓文君为爱私奔、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023年05月26 251
  • 元曲是传统诗歌吗

    【版权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曲尽人情,品之如饮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而绝尘。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134年。蒙古的铁骑。未能踏

    2023年04月19 240
  • 晴天的诗句,万里晴空阳光明媚诗句

    &34;。自古以来云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对象,歌咏云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或是&34;的物是人非,或是&34;的情有独钟,或是&34;的满怀豪情,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盈飘逸的美感,更启迪我们去思考

    2023年04月24 220
  • 元曲中的宫调只运用一段嘛,元曲中的宫调和曲牌

    第十二讲;曲之增损、曲之用韵;介绍散套《南吕·一枝花》《双调·新水令》今天的主题是:曲之增、损。及曲之用韵,介绍散套两曲牌;《南吕·一枝花》《双调·新水令》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我们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

    2023年04月20 244
  • 元曲选臧懋循亚马逊,元曲选

    夏和顺郑振铎在《劫中得书记•序》中说:“余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元曲选,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元曲选

    2023年04月20 233
  • 翻过了一座山元曲,翻过一座山就高过一座山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20 235
  • 读书与写作的诗句,关于读书与写作关系的诗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苏

    2023年04月16 239
  • 愿世界温柔以待下一句,让我们被世界温柔以待下一句

    你说,谁痛哭过长夜,便能以梦为马。你还说,至少有十多年没有再哭过。但我相信,这一生里,定然有过几句誓言,曾经像箭矢一样插在你的心上。许时光一抹安然,而我,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那些老旧的文字微笑。

    2023年04月20 31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