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创建。这一时期,民族间的融合加强,文学中也沾染了蒙古人的习惯和口语。元朝最有名的莫过于戏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元曲。元曲是杂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于1271年创建。这一时期,民族间的融合加强,文学中也沾染了蒙古人的习惯和口语。元朝最有名的莫过于戏曲,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元曲。

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到那时元曲主要是元杂剧,因此“元曲”也单指杂剧。元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随着宋朝的灭亡,蒙古人政权建立,元曲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开始流传。

元曲有严格的形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有比较灵活,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元曲将传统的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元曲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当时“八娼九儒十丐”的文人地位相关。读书人不再像宋代那样得到重视,因此他们流落到民间,加上政治专权,元曲便带上了战斗的光彩。“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相比于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更加接近老百姓,也成为普通人喜欢看的一种表演方式。

元曲名家

关汉卿

被称为“曲圣”的关汉卿,是元曲的代表人物。关汉卿是河北人,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且位于“四大家”之首。贾仲明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

关汉卿不是一个酸腐的文人,他曾写下《南吕一枝花》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说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

关汉卿笔下有众多普通女子,窦(dòu)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有性格。她们大多出身微贱,但是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懂得反抗。

马致远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马致远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是北京人。年长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中年中进士之后,曾在江浙、北京当官。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不满时政,隐居于田园之中,衔杯击缶(fǒu)自娱。

马致远早年参加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都有来往。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有“曲状元”之誉。

1. 受众 元曲通常是在市井间流传,受众主要是中下阶层的群众。元曲以故事情节为主,多以白话语言和局部的唱腔表现,形式简明精练,情节生动有趣。在社会生活中,元曲被广泛传唱,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方式。唐诗是唐代士人。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马致远的《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tuán)高卧》、《任风子》这几部作品。其中以《汉宫秋》最著名,讲的是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的故事。但是中间加入很多他自己的创作。《青衫泪》写的是诗人白居易与妓女之间的故事,从“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首《琵琶行》中找到的灵感。

神仙道化剧是马致远的强项,如《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的故事。这些道教神仙故事,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晚年马致远隐居,也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 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

马致远在散曲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前后期不同特点 。

“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头条号特色功能:

1.专注以家长为主导的小朋友语言文化教育

2.每篇文章的生僻字均标注拼音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

3.汇集新课标和新大纲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全部篇目

4.独家技术实现古诗文单句循环播放

5.完美支持隐藏或显示诗文的拼音、注释、赏析,帮助孩子灵活记忆

元曲中的民族平等意识教育

各位家长可使用素材,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增强孩子们的文化积淀!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20:42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22:18

相关推荐

  • 元朝元曲戏台,元曲包括戏曲和散曲

    山西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作为戏曲主要载体的古戏台,它承载着文化,散落在三晋古地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它见证着村镇的富有,人世的兴旺,文化的繁荣,朝代的更迭。那些历尽沧桑、繁华落尽的古

    2023年04月11 235
  • 关于母爱的名言诗句,体现母爱的琐碎小事

    [闽南网]母亲陪着我们一路从襁褓到成年,可我们真的有时间陪着母亲慢慢变老?母亲愿我们无忧的成长,我们愿天下所有的母亲不被岁月薄待。母亲节到了,祝福所有的妈妈,体现母爱的琐碎小事,一生健康平安。,新华社

    2023年04月25 244
  • 元曲包括哪两个成分构成,语言构成成分包括哪些

    元代的主要文学样式是元曲。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也专指杂剧。杂剧是在宋滑稽剧金愿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的兴起的一种

    2023年04月16 316
  • 诗经宋词元曲排序,唐诗元曲宋词诗经怎么排序

    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北京)高研班合影2016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举办的“2016年中华诗词(北京)首届高级研修班”。在研修班上荣幸的听到会长郑欣淼、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副会长罗辉、范诗银

    2023年04月17 224
  • 抛弃时间的人下一句,莎士比亚抛弃时间的人原文

    任何一寸美好的时光,都不该被辜负。莎士比亚曾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那些在虚度中与他人拉开的差距,总是日后要花数倍的力气才能追得回来的。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他的著作中把时间划分为三类:浪费的时

    2023年05月04 272
  • 人到中年的诗句,感慨青春不在人到中年的诗词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岁月如梭,人已到中年。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到中年,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一半,感慨青春不在人到中年的诗词,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时候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也是

    2023年05月24 307
  • 阿里西瑛元曲欣赏,元曲名篇欣赏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20 295
  • 西元曲靖棋牌怎么赠送银币,曲靖西元棋牌三批

    一、黑龙江:名称:黑龙江HeilongjiangProvince长度:4478km平均流量:10,800m³/s流域面积:1,855,000km&sup2源头: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

    2023年04月10 290
  • 关于吟咏月亮的诗句,吟诵月亮的诗句有哪些

    月亮是古代文人最常舞文弄墨的题材之一,吟诵月亮的诗句有哪些,古人钟爱吟咏月亮,因而在古人的笔下月亮被赋予了诸多诗意优美的别称,如: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

    2023年06月06 241
  • 含泪的诗句,含有泪的诗句100首

    毛泽东的人生波澜壮阔,他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书生意气,“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博大胸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非凡气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英雄气概,“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文韬武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大

    2023年05月28 299
  • 众人皆醉我独醒下一句,怎么反驳那些众人皆醉我独醒

    《黍离》【先秦】佚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

    2023年05月19 303
  • 关于母爱的现代诗句,一首关于母爱的现代短诗

    一首关于母爱的现代短诗,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母亲的爱深沉、无私,在母亲节这一天,给妈妈送一束花,或许能让妈妈年轻许多。或许你会送康乃馨,但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

    2023年05月01 31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