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的诗句,七绝·咏紫藤花

图片来源|网络我从老家回来了~见识到老家的新变化,从漫山的杜鹃花,到白檵木当道。而紫藤花却是深春唯一的主角。它美得浪漫,美得霸道,美得仙气飘飘。忍不住想倾诉,想为紫藤花写点什么。1、紫藤挂云木,花蔓宜

图片来源 | 网络

我从老家回来了~

见识到老家的新变化,从漫山的杜鹃花,到白檵木当道。

而紫藤花却是深春唯一的主角。

它美得浪漫,美得霸道,美得仙气飘飘。

忍不住想倾诉,想为紫藤花写点什么。

1、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紫藤树 唐代:李白 这首赞扬紫藤的诗是多么优美,也只有那么美丽的紫藤才配的上那样优美的诗句。也就在这时,校园的紫藤花也开了。远远望去,紫藤架上一片淡。

但还没有组织好语言,先给大家分享20首关于紫藤花的诗词,一起欣赏诗人笔下那抹紫色的浪漫诗意。

《紫藤树》

唐·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十五·紫藤花》

明·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

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

裁霞缀绮光相乱,剪雨萦烟态转深。

紫雪半庭长不扫,闲抛簪组对清吟。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

唐 ·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忆平泉杂咏·忆新藤》

唐·李德裕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送张玉溪院中四咏·其四·紫藤花》

明·孙承恩

寂寞群芳歇,兹花晚著花。

低丛深隐雀,老干曲盘蛇。

袅袅上缘物,鲜鲜滥拟霞。

风霜摇落后,为尔怅韶华。

《访羽人不遇》

明·徐熥

千峰万壑羽人家,钟磬无声日已斜。

闭却洞门春寂寂,晚风吹落紫藤花。

《长昼》

清·左锡嘉

春风扣竹飞晴翠,藕塘波蘸红香醉。

曲廊斜度竹桥西,紫藤花下狸奴睡。

一枰棋局消长昼,閒倚琴床数莲漏。

1、《蝶恋花·紫藤花》- 晏殊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不似苍茫岁月,无情草木凋凌。锦瑟年华谁与度,胜似寻常白发老。天然呆萌无人爱,说甚蝴蝶自在飞。这首词以紫藤花为背景,描述了年华易逝的主题。用“锦瑟年华。

焚香坐久晚窗深,月子玲珑花影瘦。

《小景·其三》

明·刘泰

云溪一带净无沙,门对青山是我家。

两日不来亭子上,东风开过紫藤花。

《紫藤》

清·弘历

紫藤花发浅复深,满院清和一树阴。

尽饶袅袅嫏嬛态,安识堂堂松柏心。

《赠北京晋阳饭庄》

现代·老舍

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园居》

明·俞允文

萧萧无伴独为家,静里经春任物华。

绿树千章啼百舌,香风吹尽紫藤花。

《故山春日(四首)》

明·杨基

寂寂青山一鸟啼,紫藤花落午风微。

不知刻漏长多少,但觉桐阴半日移。

《天平圭禅师书至赋诗答之·二首》

明·止庵法师

西山鸾鹤少因缘,只向天平住一年。

无限别来惆怅事,紫藤花落寺门前。

《和汤雪华士女春阴》

清·曹家达

东风习习作春寒,雨湿春愁未肯乾。

落画辛夷三月暮,紫藤花压小阑干。

《葛阳道中杂诗二首·其一》

明·谢肇浙

1.关于紫藤花的诗句 《紫藤树》唐: 李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秋思》宋: 陆游一篇旧草天台赋,六幅新传太华图。 占尽人间清绝事,紫藤香起竹根炉。《胜业寺悦亭》宋: 黄庭坚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

雨中新水涨平沙,芳草连天鸟道斜。

隔水松门人不闭,断桥流水紫藤花。

《偶题·其二》

明·张弼

空濛山色晴还雨,缭绕溪流曲又斜。

短杖微吟过桥去,东风满路紫藤花。

紫藤花的诗句

《紫藤》

唐·许浑

紫藤花的诗句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独饮寓斋藤花下》

清·姚燮

紫藤花的诗句

络叶彯藤万帚花,小楼平对远山遮。

渟渟泓水摇烟影,袅袅疏襟走日华。

今晓帘阴堆暗絮,隔樽虫翅堕轻纱。

缬吾醉眼天如黛,黛色天青是叶斜。

《瑞鹤仙·忆京寓藤花作》

清·周之琦

晓寒欺绣幕。过啼鴂光阴,七绝·咏紫藤花,离愁萧索。新词寄归鹤。奈书传阆苑,信音辽邈。纤枝翠络。料此际、垂垂绽萼。尽飘零、客燕天涯,长忆紫茸檐角。

《南楼令·浔溪访旧图》

清·赵庆熹

茅屋三两家,临水小阁斜。一重重、水竹篱笆。几日东风浓似梦,又开了、紫藤花。

难得酒生涯,相逢我与他。玉东西、且酌红霞。但愿年年长在手,休放过、好韶华。

最美人间四月天,几日东风浓似梦,又开了紫藤花。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译文:紫藤缠挂在大树上,花蔓在春天里多么美丽。小鸟在密叶里欢唱,美人留恋它的香气。2、《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唐·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惆怅春。

每一个见到紫藤花的人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那一片生在春天的紫色,令我忍不住想要浓墨重彩的夸赞,用最华丽的词汇堆砌关于我对它的印象,由此表达我对它的热爱。

1.《紫藤树》唐朝·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2.《咏物体六十六首·其十五·紫藤花》明朝·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青柏结同心。裁霞缀绮光相乱,。

奈何言辞匮乏,堆砌之词太过苍白,不足以描绘紫藤花的美丽。

……

晚安。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22:32
下一篇 2023年06月06 02:10

相关推荐

  • 团结诗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的诗句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合交融。追秦皇汉武,团结稍逊;唐宋明清,进步难同。及至当今,环顾世界,种族纷争各不容。看中国,民族大家庭,手足与共。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创盛世繁荣

    2023年05月09 294
  • 惦念死者心痛的诗句

    在此,读书灯下选取几首知名悼亡诗,与大家在灯下共读,看看哪首最打动你?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逝者的诗句包括:1、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023年04月14 244
  • 白朴是元曲的作品吗,白朴的元曲代表作

    元曲,是继唐诗和宋词后的另一种文艺形式,始于宋代,鼎盛于元。诗词已经让华夏的文艺世界璨若星河,元曲的到来更是给这片星海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

    2023年04月20 227
  • 古诗清明的作者是谁,《清明》古诗杜牧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

    2023年04月09 306
  • 元曲属于元杂剧吗,元杂剧

    剧中的另一位主演,唐明皇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钱振荣也表示了他对“陨玉”一折戏的喜爱,元曲,“还有最后一场‘听雨’,在杨贵妃死了以后,唐明皇终日深陷在失去杨贵妃的痛苦回忆中,不管是风声还是余生,对他来

    2023年04月20 295
  • 元曲中描写冬天的生活场景,描写冬天的元曲

    天净沙·冬白朴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梅雪是冬天的主角,经常有人会争论:梅花好还是雪花好。王旭用这首诗告诉大家:花开两朵,两朵俱美。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

    2023年04月21 215
  • 蕙质兰心下一句,蕙质兰心钟灵毓秀下一句

    三十万,砥砺出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叫兰蕙所,取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似的高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叫兰蕙所,取蕙质兰心,比喻女子心地“蕙心”似的纯洁,品质“兰花”

    2023年05月11 303
  • 大漠孤烟直的下一句是什么,大幕孤烟直下一句

    问边: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将士。属国:中央王朝为安置归附的边疆民族而设置的一种行政建制,与郡同级。居延:地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

    2023年05月24 224
  •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传统

    纵览这些诗词作品,让人欢喜,又让人期待。欢喜的是祖国的诗词瑰宝得以传承发展,期待的是能够淬炼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的诗词精品。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复兴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正走上巅峰之路,攀登唐诗、宋词、

    2023年04月14 254
  • 对情人思念的诗句,想念情人的高情商诗词

    平安,简简单单的祝福却是最深的挂念思念情人的经典诗句1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天上有月月月缺,人间有情情情残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早知潮有信,嫁

    2023年05月30 221
  •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全诗,横看成峰侧成岭哲理作文

    和:和谐,指月光与水色相交融。横看成岭侧成峰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

    2023年05月09 306
  • 元曲四块玉完整版,四块玉

    元·马致远《四块玉·恬退》【原文】南吕·四块玉·紫芝路(雁北飞)马致远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曲,写昭

    2023年04月11 2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