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散曲明朗活泼、自由灵活。
与诗词大不一样。
时值秋天,我们看看元曲中的秋天。
是否也如诗词般静美呢?
《平湖乐》
元·王恽
《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这首小令借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客居异乡的乡愁。曲作的前半部分极尽写江南之美,江南好,能挽人衣袖,能让人滞留,能让人神往。
最后,诗人转折道:此处虽美,终究不是我的故乡。他乡再好,也终不及故乡。越是烘托渲染他乡的美,越是衬托乡愁的悲。因为,只有家乡才是让人心灵安顿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著名元曲有:(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抒情的方式,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在这首元曲中,作者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这支小令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
《塞鸿秋·浔阳即景》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 翻译/译文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了几分黯淡的色彩。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元曲《四块玉·别情》是关汉卿的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原文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清江引·秋怀》
1、《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白话翻译: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此小令为作者秋风中接到远自万里之外寄来的家信时,内心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令人深有同感。
《清江引·秋居》
元·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
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为那两字功名,岁月匆匆不饶人,镜中人已白发频添。垂钓的严光,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
《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弯曲的枯松倒挂在悬崖绝壁上,残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鸭在天上一齐飘飞。四周围是数不尽的青山,一无 际的碧水,西风箫箫,天地间一派浓浓的秋意。静静的夜里 皎洁的月影映照着高挂云帆的船儿,载着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画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