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诗句,1~3年级端午节古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为一个传统大节,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佳句。端午佳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为一个传统大节,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佳句。端午佳节,品尝美味粽子,呼吸带着泥土味的田园气息,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别样风情。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手捧一杯绿茶,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感受古代端午节的风貌,享受那份袅袅的温馨和愉悦,别有一番情趣。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10、《六幺令·天中节》作者: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

端午节诗句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1~3年级端午节古诗,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

17、端午,端午,龙舟赛,一起相约湖上来;划桨,划桨,来比赛,不为输赢只图乐;欢笑,欢笑,来助威,和谐氛围齐欢笑;激情,激情,彰显朝气与蓬勃;热闹,热闹,只为图个喜庆劲;快乐,快乐,端午快乐无伦比! 18、艾叶又飘香,时间近端阳;低头思好。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都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龙舟竞渡贺端午江上早闻齐和声

端午节诗句

唐代杰出诗人刘禹锡的《竞渡曲》,也记述了朗州赛龙舟风俗的来历和热闹场面,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佳篇。诗的开端交代了赛龙舟的时间、地点及由来,说明其起因是纪念屈原:“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接着写整个竞渡激烈的场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末至衔枚颜色沮。”读罢此句,可以想见,江边是何等热闹。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渲染观众云集的热烈情绪:“百姓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结句:“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以曲终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华背后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叹,使此刻的自我与千载之上的孔子和屈原达成精神的交融与沟通。全诗立意高深,饱经沧桑、欲说还休的况味尽在不言中。

端午节的诗句1 1、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2、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4、粽包分两。

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唐代诗人郑谷的:“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的:“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在南宋代诗人张孝祥笔下《点绛唇》中的端午则是这样的:萱草榴花,画堂昼永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笔下的端午节是色彩缤纷,热闹欢快的,把端午当天的。

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如舒頔的《小重山·端阳》里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共儿女,庆端阳。细缠五色碧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的描绘;清代诗人李静山写的是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诗的最后两句说门口贴了黄符,让人怀疑怕债主来收账,用灵符使他避开,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小文)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20:59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16:59

相关推荐

  • 继续教育元曲的特点,现代继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

    现代继续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表现力丰富宽广

    2023年04月11 267
  • 元曲小唱三部曲,元曲小唱三首艺术歌曲

    ——兼论西洋美声唱法如何演绎中国作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语言”。作为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往往有“先行后知”规律和特征,我国典籍对此多有论及

    2023年04月13 273
  • 明月松间照的下一句是什么,月照松光

    王维有很多描写自然之美的诗篇,《山居秋暝》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山居秋暝唐代:王维明月松间照下一句:清泉石上流。原文:空山新雨后,天

    2023年05月11 212
  • 元曲四大家来自哪,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

    2023年04月17 276
  • 赞扬汉字的诗句,赞美汉字的有哪些古诗

    无数的唐诗宋词,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而这些回文诗、藏头诗等,直得叫人感叹,感叹汉字的神奇与美妙。1.回文诗回文诗,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诗。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唐代杜甫《寄李太

    2023年05月31 310
  • 九九重阳节的诗句,九九重阳节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1、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2.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

    2023年05月24 245
  • 医不自治下一句,医不自医,人不渡己意思

    “医不叩门”这句俗语指的是在医者没有接到邀请,即便有再高的医术,也是不能主动去叩病人家的门为病人施治的,难道是医生清高、冷漠、还是怕承担责任......,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自古以来,古人就有医者

    2023年04月25 274
  • 元曲怎么改成绝句,把古诗改成绝句

    把古诗改成绝句,前两日同大家分享了对联的写法和注意事项,得到了朋友们的肯定。今天思思同大家分享一些将五言和七言诗修改成五绝和七绝的方法。什么是绝句绝句:亦称断句、绝诗、截句。一首诗四句话,既短小又精练

    2023年04月19 223
  • 西湖歌舞几时休的上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什么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秋,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离开了人世。据说这位半生纵横南北、一心收复故国的爱国词人,西湖歌舞几时休表达了什么,临终之际,还

    2023年04月26 260
  • 写景物的古诗句,写风景的优美古诗

    诗词中有许多写景的句子,神妙逼真,让后人赞叹不绝。下面100句写景的句子,总有一句惊艳了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

    2023年04月26 255
  • 腊八节的诗句,腊八最好的一首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转眼间,冬月已逝,腊月到了眼前。腊八节,最重要的喝一碗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

    2023年05月24 264
  • 形容东江湖的诗句,赞美东江湖的诗句古诗

    东江湖镜无穷碧,山岭环林葱密。云蒸霞蔚,烟波浩渺,升腾雾气。绿的仿佛一块完整无暇的翡翠.东江湖分为四个岛,有猴岛、蛇岛、锁岛、还有鄂鱼岛,第一个另我喜欢去的就是蛇岛,那里有千万只蛇,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2023年04月26 24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