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邀明月求下联,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诗仙”。幼年随父在四川生活。二十五岁离开四川,漫游天涯。四十一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后来,遭小人陷害而离开长安。“安史之乱”时作永王李璘的幕僚。因“安史之乱”受牵连被流放夜郎。流放的路上有幸赶上大赦天下。李白诗词风格洒脱,自由奔放,语言流畅,诗歌不受拘束,别具匠心。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存世之作有千余篇。其作品收入在《李太白集》。
今天复习李白的《月下独酌》,原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译文 解为: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原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举杯邀明月下一句是:对影成三人,意思是;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全文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意是:在一个春花烂漫的月夜,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我无亲无友,独自一人,开始自斟自饮起来。站起身来,举杯招引明月共饮。月光下,影出自己摇晃的身影,感觉到自己和明月及影子,仿佛已成三人了。但是,月亮不能与我共饮,且不懂我为什么喜欢饮酒。影子徒然跟随我的身体,晃来晃去。不管怎么说,还有月亮和我的影子暂且陪伴着我。我应及时喝酒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此时,我喝酒吟诗,月亮也跟在我身边徘徊。我翩翩起舞,影子随着我一起乱舞,忽前忽后,飘左飘右。我喝的高兴,且清醒时,月亮、影子和我共同欢乐。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离我而去。我多么希望在我孤寂之时,月亮、影子和我永远相结伴,忘却世情的交游。如果真是知音,我们就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自由畅游,永不分离!
举杯邀明月的下一句是“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全诗内容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李白的《月下独酌》是其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诗歌之一,情致深婉,别具神韵。这首诗主要描写他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他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善于自我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月下独酌》是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也就是今天复习的这一首。大约作于李白43岁那年,当时他身在长安。他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更加反衬出他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体现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2021年4月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