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草的诗句,古人赞美艾叶的诗句

关注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意为“初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仲夏的开端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端午节起

关注 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

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意为“初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也是仲夏的开端

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

端午节起源于

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

原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

祭祀龙祖的节日

民间流传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天气燥热,“五毒”繁殖

即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

人们插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来“驱毒避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

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渐渐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五月初五又称“浴兰节”

古人在这天有“蓄兰为沐浴”的习俗

明代端午节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帝京景物略》记载: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15首最美端午诗词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郦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里石榴花儿红艳艳,绿杨雨中默默站立,丝线缠裹的粽子盛放在金盘里,扇子上面画着双凤凰,正是端午时节,浴兰汤,喝菖蒲酒,树叶丛中黄鹂的叫声惊醒了朦胧中的好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诗人在端午日,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

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上阕写端午日,古人赞美艾叶的诗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上阕写端午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最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1﹑《又寄徐径畈吏部》年代: 宋 作者: 刘黻元阳诏墨动天霞,喜到东都处士家。 世路几年滋艾草,道山今日聚梅花。作舟济国看商傅,链石补天过女娲。 珍重诸贤扶大道,声名毋使后人嗟。2﹑《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年代: 宋 作者。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关于艾草的诗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 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翻译: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2、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小雅·鸳鸯》翻译: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昼越来越长,所以说“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时当端午,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长寿,以显示皇恩浩荡。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竞渡诗

关于艾草的诗句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就是现在赛龙舟活动的前身。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人创造了“锦标”的比赛制度,指在龙舟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人就是比赛的冠军,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端 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五 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他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国破身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 3.描写艾草的诗句 禽虫十二章(白居易)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岁,验之皆。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都说众人作诗是纪念屈原,可是全都乐呵呵的是为什么。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福,试着向艾人求福吧!忠言不被楚王采纳,最后投江而死,留下的文章像星斗一样不朽。再倒一杯昌歜酒,为屈原击节歌唱吧!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想要找人谈谈这些心事,只听到屋舍南北的鹁鸠鸣叫。

端午之际,愿各位读者安康吉祥!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1、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2、《端午家集二首》年代: 宋 作者: 曾丰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

芒种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如何用《诗经》《楚辞》取个诗意的名字?

一 键 关 注

中国诗歌网

今日宜吃粽子、怀念屈原

上一篇 2023年05月21 12:07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11:11

相关推荐

  • 珍惜当下的诗句,享受当下的美好古诗词

    花开无言,叶落无声,人生如白驹过隙。就在抬首间,花落成泥碾作土,暗香如故;就在低眉间,风吹寒山春又来,一年已过。行走在天地间,我们都是红尘的过客,习惯了等待,习惯了来日方长,却不曾想,人生转瞬即逝,光

    2023年05月11 238
  • 白话元曲蒙曼,蒙曼是哪里人

    【百道编按】自传、小说、故事集等文学类书籍,会反映时代变迁,会传递小人物的命运,2020年11月文学类好书榜榜单发布,从这些书籍中汲取营养,丰富内心世界。如果你正在为不知看哪些书发愁,不妨将这些书收藏

    2023年04月12 303
  • 下雨诗句,句句不提雨

    最近的天气,着实有些奇怪。早上还电闪雷鸣,雨落如注。中午时,却阳光普照,温暖非常。像极了刘禹锡那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下雨,此时,许多人的朋友圈开始了刷屏模式。诗词君

    2023年05月29 280
  • 元曲五首通假字,元曲十五首

    学习目标了解诗文作者及诗词的写作背景;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古诗,积累名句并体悟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元曲300首:http://221.234.19.37:8000/snwh/wsdg/gdsc/gdsc.h

    2023年04月17 251
  • 元曲中调是什么,元曲曲调是什么意思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2023年04月16 244
  • 回忆的诗句,怀念过去美好岁月的诗句

    总有一句诗词,在某一刻击中了你的心,让你感慨万千;总有一句诗词,在某一个夜晚勾起了你的回忆,让你泣不成声。30句一眼万年的古诗词,句句经典。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

    2023年04月19 303
  • 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哪首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含义是什么

    “大海捞针”为了助力破解家乡“物资荒”,广大侨胞侨眷纷纷涌上街头找货,并设法快速运回祖国。2月23日,一个满载爱心的包裹从深圳快递到岳阳。澳大利亚籍君山侨胞杨璨夷在韩国出差,购买了500只FFP2口罩

    2023年05月19 279
  • 什么是元曲最鼎盛的时候,马致远的元曲之最是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马致远的元曲之最是,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有三

    2023年04月13 305
  • 全元曲71全文在线阅读

    简介:12卷本《全元曲》将元代现存全部杂剧和散曲作品集录而成70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收录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诸佚名曲作者现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杂剧162种、残剧46种,着录佚目429种,共637

    2023年04月18 212
  • 家有千口下一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下一句

    更多好文,搜索微信公众号:作家朝颜,添加关注。当归,当归绿窗图为作者曾祖父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甘草味甜人可食,巧言妄语不可听。当场不论,过后枉然。贫莫与富斗,富莫与官争

    2023年05月23 246
  • 菊的诗句,赞美菊花的古诗100首

    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唯独菊花傲然开放。陈毅元帅有诗赞曰:“秋菊能傲霜,赞美菊花的古诗100首,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在这个寒冬来临的时候,愿傲霜斗雪的菊花能带给你几分靓丽,驱散那些

    2023年04月13 216
  • 关于衣服的诗句,形容衣服很美的古诗词

    衣服的功能大至分为在个阶段;一是遮衣蔽体,在生产力落后与贫困的时间代,衣服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遮衣蔽体。二是表现美,形容衣服很美的古诗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乃至今天,大多数人穿衣不再追究是遮衣蔽体,而是为

    2023年05月14 23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