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伟大众人皆知,关键是什么样的内核撑起了他的伟大?这才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我看过不少研究曾国藩的书籍,称赞名师出高徒的诗句,像唐浩明的《曾国藩》,汪衍振的《曾国藩发迹史》,汤余的《权谋曾国藩》,还有梁启超那最著名的《曾文正公嘉言钞》等。
我发现在这诸多的书籍中,都不止一次的出现过曾国藩的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干什么事情,光是站在局外讨论,注定是没有用的,必须积极投身到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该担的责任,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收获成功。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事,入局很重要!而对于入局,曾国藩定下了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缺一则不成!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师恩似海、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1.尊师重道:成语出处: 《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2.一字之师3.尊师重教.指教师指引的。
我们知道,在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名师出高徒!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是名师,他绝对就不会有高层的体验和感知!没有高层的体验和感知,自己又如何能够精准的传承与对接?但名师又来之哪里?天才天生吗?非也!名师无一不是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之士。
1. 名师出高徒,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 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
前人的谆谆告诫,今日读来依然发人深省。倘若消极避事避难避责,没有实干担当的“铁肩膀”,始终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旁观者,注定是一事无成的。
【诗句类】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战国·诸人《战国策·齐策三》2、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西汉·刘向《说苑·杂言》3、强将手下无弱兵。——宋·苏轼《题连公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