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下一句是什么,人云亦云比喻什么样的人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一首题为《送母回乡》的古体诗,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上广为传播,并被署名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然而,据考证,其真实作者实际上是当代诗人寓真。令人尴尬的是,这首署名以讹传讹的诗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一首题为《送母回乡》的古体诗,在各大网站和诗词读本上广为传播,并被署名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然而,据考证,其真实作者实际上是当代诗人寓真。令人尴尬的是,这首署名以讹传讹的诗不仅入选了大量少年儿童诗词读本,甚至被冠以“小学必背”进入各种音视频课程加以贩售。

熟悉李商隐诗歌的人,就算没有经过认真考证,大概也会对这首诗的语言产生疑窦。李商隐的作品精巧华丽,擅长用典,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例如其代表作之一《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但是,这首《送母回乡》的风格属于直抒胸臆,与李商隐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

人云亦云下一句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下一句是随波逐流。就是盲目的追随他人,比喻自己没有一定的立场和主见,随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别人干什么,自己也跟着干什么,毫无主见。我们做人不要总是随波逐流,人。

当然,人云亦云比喻什么样的人,仅以创作风格判定《送母回乡》不是李商隐所作还不充分。质疑者通过曾刊发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以及寓真诗集中的选录,证实了这首诗是当代诗人寓真所作。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学习了这首署名“李商隐”的诗,无疑给他们留下严肃的知识谬误——无论对认识李商隐真实的创作风格,还是深刻精准地体会唐诗文化,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这种张冠李戴的错误并非个例。比如,网络上流传的许多冠名为仓央嘉措的情诗,就有不少是现代人的作品。比如那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实际上是歌手朱哲琴演唱的《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是著名作曲家何训田。就连《仓央嘉措诗传》也承认:何训田《信徒》的修辞之复杂、意境之优美、文字之洗练,在“仓央嘉措情歌”中完全找不到一丁点儿影子。

人云亦云下一句是随波逐流。随波逐流 【拼音】[ suí bō zhú liú ]【解释】随:追随。逐:追逐。随着波浪起伏,顺着流水飘荡。比喻没有原则或主见,只是随大流,跟着别人走。【近义词】随声附和、见风使舵、与世浮沉。

在传播的传统年代,经典文本通过教材、大众传媒等介质,得到解读、分析和扩散,从而为公众所熟知。随着互联网文化深入大众,出现了一种新的逆向传播现象:一些教材和媒体在互联网上寻找素材,有的教师不加辨别地从网络上搜集教辅资料,一份形式精美但内容经不起推敲的教学PPT就完成了。互联网上的内容泥沙俱下,不少所谓名家名作都是以讹传讹之作。

人云亦云本身就是个成语,没有下一句。释义: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他日人云吾亦云。

少年儿童处于求知欲的旺盛期和学习记忆能力最强的阶段,年少时背诵的诗词,往往会留下终身记忆。基础教育阶段积累的知识,同样会影响一生的眼界和见识。因此,如果向少年儿童传输的知识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经典教育来说,只有坚决地维护经典的纯正性,才能原汁原味地继承和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何对经典文本的篡改,都是对文化先人的诋毁。

也许在短时间内肃清网络上流传的错误信息存在一定困难,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仔细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是他们不容推却的责任。无论是教案制作还是作业设计,教育工作者都要本着正本清源的理念,从权威渠道搜集资料。在互联网教育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教育工作者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传播的弱点与缺陷,有意识地提高分辨能力,而不是把网络内容拿来就用。

总而言之,对待经典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每个人都要保持慎重之心。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和文化先人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对下一代教育必须的严肃与认真。为经典之路清除杂质,才能更好地延续传统,也才能创造未来文化的繁荣。(王钟的)

“人云亦云”本身就是个成语,没有下一句。人 云 亦 云 【拼音】: rén yún yì yún 【解释】: 云:说;亦:也。人 家 怎 么 说,自 己 也 跟 着 怎 么 说。指 没 有 主 见,只 会 随 声 附 和。

上一篇 2023年05月24 05: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00:45

相关推荐

  • 旧时茅店社林边下一句,旧时茅店社林边全诗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其调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苏台览古》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调大致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旧时茅店社林边全诗,最初为民间流行歌曲,到了两宋时,《西江

    2023年05月29 271
  • 我哭豺狼笑全诗是什么,我哭豺狼笑全诗内容是什么

    1977年1月8日,天安门两侧摆满了纪念周恩来的花圈。前一年清明节,天安门广场爆发了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震惊世界的“四五运动”。贺延光/摄在1976年的清明节前后走上天安门广场,是一种冒险行为

    2023年05月04 307
  • 描写夏天的优美诗句,夏天意境很美的诗句

    看着树间闪动的阳光,闻着荷花醉人的芬芳,夏至走到了我们面前。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阳光最充足,天气最热,却是最好的生长的季节。诗人们也爱夏天,歌咏着夏日,10

    2023年05月24 257
  • 经典元曲和翻译,经典元曲50首

    人物简介白朴(1226—约1310后)元隩州(今山西河曲旧县)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南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流寓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

    2023年04月20 259
  • 赞美女子美貌的诗句,赞美容颜的诗句

    中文有多美?读诗词就知道了。在诗词中,爱情是美好的,山河是壮丽的,路边的小草是可爱的,四季是清新美丽的。中国最美的100句诗词,不得不背诵。爱情很美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际遇。但凡灵魂相似的人,都会重逢。

    2023年05月15 264
  • 千门万户曈曈日下一句,千门万户同重日的下一句

    公元1069年,腊月底。时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处理完公务之后,千门万户同重日的下一句,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腰身。随从见了赶紧过来请示:“大人,要回家吗?”王安石向随从摆摆手,轻声吩咐道:“你们先回去,我要一

    2023年05月18 226
  • 含酒字的诗句,关于酒的古诗100首

    关于酒的古诗100首,酒,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你喝或者不喝它,它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高兴时会喝酒,难过时会喝酒,得意时要喝酒,失意时也要喝酒。酒承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在诗词

    2023年05月25 298
  • 慈悲为怀下一句,慈悲为怀的上一句

    《西游记》里的唐三藏虽然是神话中的人物,但他的一颗慈悲心堪称我们的楷模。唐三藏没有孙悟空的法力,不及猪八戒的智慧,甚至连沙僧的力量都不如,但他却能够集合众人的力量,危难时刻,往往化险为夷。唐三藏之所以

    2023年05月09 263
  • 熟能生巧的诗句,熟能生巧的古诗名言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及名言警句归类(一~三年级)第一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2023年04月25 257
  • 冬至的诗句,《冬至》王安石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节日——冬至。你可能会说,“冬至”算节日吗?冬至不但算节日,冬至还算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冬至的“至”,有三层意思,《三礼义宗》里记: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

    2023年06月05 289
  •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下一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全文

    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又名“三月节”或“踏青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全文,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前后,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春光明媚,杨柳泛青,莺飞草长

    2023年05月25 292
  • 赞美三峡的诗句,三峡最出名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李白1、《上三峡》——唐·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译文: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

    2023年05月30 25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