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发展论述题,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

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玉共读的《西厢记》又是怎样的风华?元曲究竟有何魅力,让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驻足欣赏。

元曲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学术而言,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但我们往往将元曲分为唱词、动作、对白三部分,元杂剧与散曲都以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形式,可传至今日,通晓散曲的人早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元杂剧的影响力远超散曲,元杂剧传承下来的体系更为完善,所以后人大多直接把元杂剧称为元曲。

曲子词源自汉族民间,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倾向。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在汉族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

元曲虽有规格却不死板,虽有清新绝艳之句,也有悲春伤秋之词,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更能被大众接受,其简单易懂的词汇走出了世俗官僚,走出了文人墨客,直击百姓内心,深受大众喜爱。

元曲的广泛流传有这些原因:一、元朝时期疆土辽阔,经济发达,活跃的诗会和书会、日夜活跃的人们都为原曲的流传奠定了基础。二、各民族的文化交融让元曲加速形成。三、诗歌本身的规律更有利于发展成元曲。可以说,在这些因素的。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

元曲发展除了人文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不同历史状态下,元曲也有其不同的情愫。元朝立国后,军事政治急剧发展,没过几年便灭了南宋。诗词自古以来,便是表达内心想法的工具,这一时期元朝百姓内心极度膨胀,可普通百姓又不会吟诗作词,因此便有人将通俗的俚语引进诗坛。

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元曲蓬勃发展,渐渐从口语化向专业化过度。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元曲不仅讲究意更讲究形,散曲作家在辞藻上刻意加工,让元曲多了几分温婉优雅。

崔母无计可施之下,许出谁能解崔莺莺之围,便招谁为女婿的诺言,张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智退孙飞虎,他本以为可以抱得美人归,却不料崔母突然赖婚,甚至还想将两人逼迫成为兄妹。俩人两情相悦,却终究无法在一起,丫鬟红娘不愿看这对有情人被命运折磨,便多次为两人制造巧遇,甚至给俩人安排独处的机会。

两人感情虽迅速升温,可崔莺莺与红娘的异常举动却被崔母察觉。红娘为成全两人,字字珠玑,给崔母摆事实讲道理,几经波折之下,崔母终于松口了。崔母虽同意两人在一起,却不满张生的门第,为娶得崔莺莺,张生只能考取功名。

在此期间,郑恒欺骗崔家二人,说张生早已经违背诺言另娶高门小姐,崔母一听,又生出悔婚的心思,让崔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门糊涂婚事,曲终人不散,崔莺莺与张生这对苦命鸳鸯最后终于在一起了。

元曲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有趣,更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社会环境。自古以来,百姓便重视门第。可《西厢记》中崔莺莺却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句话便成了无数寒门子弟在追求爱情路上的试金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比起高官厚禄,崔莺莺更想要的是一份心悦诚服的爱情。

崔莺莺虽敢于与张生私会,却始终不敢为张生放弃相府,张生虽没有因自己门第低而放弃爱情,却最终还是为了崔莺莺考取功名。

元曲发展论述题

文中崔母一人,便是现实的代表,她虽爱自己的女儿却不愿将她下嫁给穷书生,甚至以她私定终身为耻。红娘便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虽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为小姐与张生二人制造机会。

元曲发展论述题

这场爱情看似是两个主角的互动,实则是靠丫鬟红娘的主动制造机会。

元曲发展论述题

相较与其它元杂剧,《西厢记》给人们描绘了爱情自由的蓝图,为崔莺莺与张生二人创造了完美的结局,与其说它是一部完美的元杂剧,不如说它是对抗封建的试水石。这块试水石以其含蓄的姿态,挑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夜宿古刹,偶遇佳人,相伴遥夜,缠绵缱绻,天明而别,试问谁能不羡慕这样的奇遇?

元曲兴盛的历史原因:1、元代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曲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2、元曲的兴盛是戏曲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3、元代文人社会地位卑下,客观上促进了元曲的兴盛发展。

它让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安排在一起,让寒门子弟的内心得到满足,《西厢记》的风靡不仅是个人愿望的象征,更是时代愿望的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乃一更历史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一更历史专注文史领域,欢迎关注!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14:18
下一篇 2023年04月23 06:57

相关推荐

  • 元曲中的秋美,元曲中的俗曲

    ​​《阳春曲.秋思》千山落叶岩岩瘦百结柔肠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叶不禁秋​《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023年04月21 214
  • 唐诗宋词的元曲是什么,汉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

    折桂令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2023年04月09 263
  • 小禾才露尖尖角全诗,小荷才入尖尖角古诗

    夏天夏天悄悄来临,今天复习一首关于夏天的诗。杨万里,字廷秀,小荷才入尖尖角古诗,号诚斋,今江西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因奸相

    2023年04月25 300
  • 张弛有度下一句是什么,静水流深

    生活就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姿态,方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压力,扛多大的事,受多大的苦,就能拥有多大的成功,体现多大的价值。世人谁都知道下坡路好走,而上坡路难走

    2023年04月24 375
  • 中国现存元曲选最早版本,现存最早的易经版本

    最近热播的《梦华录》。小伙伴看了吗?没有的话,一定要吃下这颗安利!这可不是简单地给大家推剧~因为剧情、人设、颜值、画面构图不仅统统在线剧里的艺术考研高频考点简直不要太多!快让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壹·

    2023年04月12 233
  •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下一句

    今天复习杜牧的《泊秦淮》,原文如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原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原文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23年04月11 227
  • 关于情的诗句,含有爱的诗词名句

    01.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02.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03.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

    2023年05月10 273
  • 形容读书好的诗句,关于读书美好的诗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创立于1995年的这个节日,让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关注教育,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而且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最快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而且是为了驱赶心

    2023年05月23 214
  • 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全诗,十首著名的梅花诗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368首古诗词《雪梅二首》卢梅坡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023年05月21 265
  • 朝中有人好办事下一句,官场无人莫做官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题:坚决整治“打牌子”的歪风邪气辛识平近日,一些地方出台禁令,禁止各种“打牌子”行为,可谓深得民心、正当其时。企业回葬礼,讣告,悼念,吊唁,逝世,葬事,出殡,下葬人死后丧事流程办

    2023年06月06 322
  • 爱国名言和诗句,爱国的名言名句和爱国的古诗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5月13 246
  • 描写青年才俊的诗句,形容才俊的诗句

    ——读金毓黼先生《静晤室日记》有感三英浮海教庐中。塞上文章始大同。妾解清歌并巧笑。郎多才俊兼年少。何事抛儿行远道。无音耗。江头又绿王孙草。刘郎正是当年少。更那堪、天教付与,最多才貌。玉树琼枝相映耀。谁

    2023年05月01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