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发展论述题,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

文化是一个国家立国之本,是其得以发展的源泉,“李杜诗篇万口传”描绘出唐朝古诗的鼎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歌颂出宋词的魅力。

你可知与唐诗宋词齐名的元曲,又是何等的迷人?你可想知道宝玉与黛玉共读的《西厢记》又是怎样的风华?元曲究竟有何魅力,让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驻足欣赏。

元曲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学术而言,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但我们往往将元曲分为唱词、动作、对白三部分,元杂剧与散曲都以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形式,可传至今日,通晓散曲的人早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元杂剧的影响力远超散曲,元杂剧传承下来的体系更为完善,所以后人大多直接把元杂剧称为元曲。

曲子词源自汉族民间,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倾向。在唐朝时已经出现,最初在汉族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

元曲虽有规格却不死板,虽有清新绝艳之句,也有悲春伤秋之词,相较于唐诗宋词,元曲更能被大众接受,其简单易懂的词汇走出了世俗官僚,走出了文人墨客,直击百姓内心,深受大众喜爱。

元曲的广泛流传有这些原因:一、元朝时期疆土辽阔,经济发达,活跃的诗会和书会、日夜活跃的人们都为原曲的流传奠定了基础。二、各民族的文化交融让元曲加速形成。三、诗歌本身的规律更有利于发展成元曲。可以说,在这些因素的。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元曲的发展历程概述,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从诗经起,文学作品便讲究辞藻工整,唐诗多为四言、五言、七言等句式统一,律诗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严格,就算是风格迥异的宋词,也有其局限性,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学作品虽千变万化,却始终不离其根本。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

元曲发展除了人文原因外,还有历史原因,不同历史状态下,元曲也有其不同的情愫。元朝立国后,军事政治急剧发展,没过几年便灭了南宋。诗词自古以来,便是表达内心想法的工具,这一时期元朝百姓内心极度膨胀,可普通百姓又不会吟诗作词,因此便有人将通俗的俚语引进诗坛。

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元曲蓬勃发展,渐渐从口语化向专业化过度。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元曲不仅讲究意更讲究形,散曲作家在辞藻上刻意加工,让元曲多了几分温婉优雅。

崔母无计可施之下,许出谁能解崔莺莺之围,便招谁为女婿的诺言,张生在朋友的帮助下智退孙飞虎,他本以为可以抱得美人归,却不料崔母突然赖婚,甚至还想将两人逼迫成为兄妹。俩人两情相悦,却终究无法在一起,丫鬟红娘不愿看这对有情人被命运折磨,便多次为两人制造巧遇,甚至给俩人安排独处的机会。

两人感情虽迅速升温,可崔莺莺与红娘的异常举动却被崔母察觉。红娘为成全两人,字字珠玑,给崔母摆事实讲道理,几经波折之下,崔母终于松口了。崔母虽同意两人在一起,却不满张生的门第,为娶得崔莺莺,张生只能考取功名。

在此期间,郑恒欺骗崔家二人,说张生早已经违背诺言另娶高门小姐,崔母一听,又生出悔婚的心思,让崔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门糊涂婚事,曲终人不散,崔莺莺与张生这对苦命鸳鸯最后终于在一起了。

元曲的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有趣,更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社会环境。自古以来,百姓便重视门第。可《西厢记》中崔莺莺却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句话便成了无数寒门子弟在追求爱情路上的试金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比起高官厚禄,崔莺莺更想要的是一份心悦诚服的爱情。

崔莺莺虽敢于与张生私会,却始终不敢为张生放弃相府,张生虽没有因自己门第低而放弃爱情,却最终还是为了崔莺莺考取功名。

元曲发展论述题

文中崔母一人,便是现实的代表,她虽爱自己的女儿却不愿将她下嫁给穷书生,甚至以她私定终身为耻。红娘便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她虽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为小姐与张生二人制造机会。

元曲发展论述题

这场爱情看似是两个主角的互动,实则是靠丫鬟红娘的主动制造机会。

元曲发展论述题

相较与其它元杂剧,《西厢记》给人们描绘了爱情自由的蓝图,为崔莺莺与张生二人创造了完美的结局,与其说它是一部完美的元杂剧,不如说它是对抗封建的试水石。这块试水石以其含蓄的姿态,挑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夜宿古刹,偶遇佳人,相伴遥夜,缠绵缱绻,天明而别,试问谁能不羡慕这样的奇遇?

元曲兴盛的历史原因:1、元代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曲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2、元曲的兴盛是戏曲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3、元代文人社会地位卑下,客观上促进了元曲的兴盛发展。

它让两个不同阶级的人安排在一起,让寒门子弟的内心得到满足,《西厢记》的风靡不仅是个人愿望的象征,更是时代愿望的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乃一更历史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一更历史专注文史领域,欢迎关注!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14:43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 14:33

相关推荐

  • 形容黄河的诗句,赞美黄河的千古名句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唐代:高适一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二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

    2023年04月22 277
  • 描写夏雨的诗句,赞美夏雨的唯美诗句

    夏天,最开心的莫过于下雨的时候。夏雨带来清新凉爽。在诗人笔下。夏雨更带来别样的美丽。不信,一起来看。《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唐·施肩吾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这是一

    2023年05月26 267
  • 天意弄人下一句是什么,感慨天意弄人的句子

    评论员沙元森一场比赛,六个进球,酣畅淋漓。对志在夺冠的泰山队而言,结果不能算理想,感慨天意弄人的句子,对关注度日渐下降的中超而言,今年还能有如此精彩的对局,殊为难得。一场比赛,六个进球,酣畅淋漓。对志

    2023年05月02 298
  • 带画的诗句,带画的五字诗句

    中国人对于柿子情有独钟,因为它有着吉祥的寓意。因“柿”与“事”、“世”等字谐音,带画的五字诗句,古人便将诸多种喜庆吉祥的内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顺”、“事事平安”等。今日,我们特将齐白石

    2023年05月24 211
  • 赞美美食的诗句,美食诗词大全100首

    有人说,喜欢吃的人。能得到比旁人多一半的乐趣。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还自创了“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饼”、“烤羊蝎子”等名菜。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达观。吃能治愈人,是

    2023年04月16 304
  • 一入宫门深似海下一句,描写深宫红墙高悲凉的诗句

    天涯远,相思苦;巫山云,沧海泪。滚滚红尘,总有一人是我们永远无法走出的心殇。欲相守,却别离,天各一方断人肠;情难逝,恨却长,灯火阑珊独彷徨。我们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遇相知相恋,最后相别。佛说:前世千百次

    2023年05月02 287
  • 古代爱国诗句,古代爱国长诗词

    爱国是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情怀,每每听到成龙和刘媛媛合唱的《国家》中的“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

    2023年05月28 257
  • 池鱼思故渊的上一句是什么,池鱼思故渊类似情侣诗句

    译典2021.11.17第533期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

    2023年04月22 298
  • 山水风光的诗句,描写山水的古诗100首

    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望天门山》山水风光的诗句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2、斜阳外,寒

    2023年04月19 280
  • 计划没有变化快下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下一句怎么接

    计划没有变化快在竞争中,我们总喜欢说不要打无准备之仗,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和安排。计划代表了目标,代表了充实,代表了懂憬,代表了一种对自己的承诺,因为“计划”会让我们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1、计划永远赶不

    2023年05月15 253
  • 庐山诗句大全,关于庐山的古诗大全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瀑布-唐代·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鲸川八景·西园秋暮-宋代·家铉翁

    2023年05月11 235
  • 形容落日晚霞美的诗句,落日与晚霞的唯美词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

    2023年04月25 29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