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两汉:曹操《龟虽寿》
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唐代:李白《上李邕》
4.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唐代: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5.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唐代:杜甫《望岳》
6.
托物言志的古诗如下:篇一:1、《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代:张九龄《感遇》
7.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
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托物言志的诗句: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2、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唐代: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8.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代:虞世南《蝉》
9.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黄巢《题菊花》
1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
11.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2.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代:杜荀鹤《小松》
13.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唐代:李忱《瀑布联句》
14.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代:文天祥《扬子江》
15.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7.关于“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1、《隔浦莲》 白居易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
——宋代:郑思肖《寒菊》
16.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王冕《墨梅》
17.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元代:王冕《白梅》
18.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19.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代:袁枚《苔》
20.
托物言志的诗有以下: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粉身碎骨全不惜, 只留清白在人间。 5、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杰弗逊 6。
——清代:郑燮《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