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字开头的成语,刘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谐音

我们这本书的名字叫作《顺着历史学古诗》。所谓顺着历史,刘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谐音,是说我们学的这些古诗,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选择的,而且每首古诗不仅诗写得好,还能反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学完这些诗之

我们这本书的名字叫作《顺着历史学古诗》。所谓顺着历史,刘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谐音,是说我们学的这些古诗,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顺序来选择的,而且每首古诗不仅诗写得好,还能反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学完这些诗之后,你不仅会爱上诗歌,而且对中国历史也会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篇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诗经·卫风·木瓜》。

为什么从这首诗开始呢?因为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诗经》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开篇,而《卫风·木瓜》里谈到的礼尚往来、重义轻利的精神,我认为又是我们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开篇。

这首诗的题目是《诗经·卫风·木瓜》。这个诗题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诗经》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一般都是四言诗。《卫风》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木瓜》则是这一篇的篇名。

开头是诗的成语有:诗情画意、诗书发冢、诗中有画、诗礼传家、诗以言志。一、诗情画意 1、拼音:shī qíng huà yì 2、释义: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3、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

先说《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春秋时代的诗歌。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距离现在已有三千多年了。想想看,我们的祖先从那么早就开始写诗,多么神奇!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一共有305首,所以又叫“诗三百”。在《诗经》那个时代,诗歌都没有确切的作者,所以我们在前面加上“诗经”两个字,也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首诗的出处。

再说《卫风》。《诗经》的三百多篇诗歌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叫风、雅、颂。古代的诗歌都是配乐演唱的,因此风、雅、颂其实是乐调的划分。其中,“风”是指十五国风,也就是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音乐,就好比现在安徽有黄梅戏、陕西有秦腔;“雅”是周王朝真辖地区的音乐,也就是雅乐正声,有点儿类似于京剧;而“颂”则是庙堂音乐,相当于国歌一类的国家典礼音乐。

这样说来,所谓“卫风”,其实就是指卫国的民歌。卫国这个诸侯国在今天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在西周时期,它的地位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周朝灭掉商朝后,为安置商朝遗民而建立的诸侯国。要知道,当时商朝的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周朝打败商朝,在历史上号称“小邦周克大邑商”,可见商朝国力之强大。而卫国统领的主要又是原来商朝首都地区的居民,这些居民的视野格外宽,文化品位也格外高。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都出自《卫风》,比如“有匪(fei)君子,如切如磋(cuo),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qi)奥》),又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等等。

最后说《木瓜》。本来,《诗经》里的诗是没有题目的,后人为了方便,就从第一句中抽出来几个字作为诗题。这首诗的第一句是“投我以木瓜”。其中,能够单独存在的词组就是“木瓜”,因此这一篇也就得了《木瓜》这个诗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ju)。匪报也,永

以为好也。

诗字开头的成语 : 诗情画意、 诗礼传家、 诗酒征逐、 诗礼人家、 诗以言志、 诗酒朋侪、 诗书发冢、 诗以道志、 诗家三昧、 诗朋酒侪、 诗成得袍、 诗礼之训、 诗有别才、 诗肠鼓吹。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jit)。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先看几个关键词。

什么是木瓜?可能有人会说,木瓜我吃过呀,水果店里有的是。

但我们现在常吃的木瓜是番木瓜,是明朝时期才从海外传入中国南方的水果,当年身处河南的卫国人可没见过。《诗经》中说的“木瓜”其实是一种又酸又涩的果子,像拳头那么大,不能生吃,只能做成蜜饯,或者蒸熟了吃。同样,第二段的“木桃”也罢,第三段的“木李”也罢,都不是今天的桃子或者李子,而是跟木瓜差不多的不怎么好吃的涩果子。

诗肠鼓吹【 shī chá gǔ chuì】【解释】: 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诗成得袍 【shī chéng dé páo】【解释】: 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

什么是琼琚?按照中国古代造字的原则,斜玉旁的字,基本都和玉相关。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字公瑾(jin),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琼琚”“琼瑶”“琼玖”这三个词都是斜玉旁,也都是美玉。为什么美玉有那么多不同的名称呢?因为中国古代特别崇尚玉,“认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种德行,又说“君子比德于玉”,也就是君子的操行都应该像玉一样,所以古代的贵族都佩戴玉佩。玉佩的名目特别多,于是就有了琼琚、琼瑶和琼玖这样的区别。

诗字开头的成语

讲了两组名词,再讲一个关键性的副词——匪。匪在这里是一个假借用法,等同于“非”,表示否定。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把这首诗翻译出来了。

你送我木瓜,我还你琼琚,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桃,我还你琼瑶,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你送我木李,我还你琼玖,这可不是为回报,是要和你永相好。

这首诗有三个好处。

第一,结构好。什么样的结构呢?大家一定看出来了,这首诗分成三段,每段句式都一样,就是变了几个名词而已,这种诗歌的写法叫作复沓(ta),在《诗经》中极其常见。比如《诗经·魏风·硕鼠》,第一段开头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i)”,到第二段就成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再到第三段则变成了“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这种只做轻微变化的反复吟咏就是复沓。

为什么《诗经》常常用到复沓?因为《诗经》是配乐演唱的,这三段诗就好比三段歌词,现在的歌词不也常常如此吗?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也是三段,每一段结尾都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样的结构一出现,我们不仅容易背诵,而且会觉得跟唱歌一样,层次清晰,节奏感强。随着一遍一遍地重复,会越唱越有感情,到最后,就是余音袅袅,三日绕梁了。这就是复沓的优点。

这首诗能不能写成这么整齐的四字一句?其实也是可以的。“投我木瓜,报以琼琚,匪以为报,永以为好”是不是也可以呢?从意思的完整性上来讲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唱起来就未免有点儿死板了。怎样才能更活泼呢?加减几个副词、虚词不就行了!所谓虚词,就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词,比如现代常用的“的”“地”“得”,或者古代常用的“乏”“乎”“者”“也”。就拿这首诗来说吧,第一句加一个“以”,第二句加一个“之”,前两句都变成五个字,节奏就缓下

来了:第三句减一个“为”,节奏又急促起来了:第四句再加一个“也”,节奏复又缓了下来。这样缓一急一缓,起伏错落,诗句就更有音乐感了。这就好比“小船轻轻,飘荡水中,迎面吹来凉爽风”,一旦变成“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马上就变得更加活泼,更加摇曳多姿了。推而广之,大家写文章也要注意,不要通篇都用整齐的排比句,而是要把排比句和散句子夹杂起来,这样才更灵动,更好看。

第二,意思好。《木瓜》这首诗到底在写什么?很多人会说,写礼尚往来呀。你给我送礼,我给你回礼。是不是呢?这样理解不算

错,但也不全对。要知道,这首诗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叫“投木报琼”。这个成语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是,大家一定听说过另一个成语,叫“投桃报李”。投桃报李也出自《诗经》,是《大雅·抑》中的一句,原文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你送给我一篮桃,我拿李子来回报。这才是一般意义上的礼尚往来,送出去的和收回来的差不多。我们日常人际交往,基本上就秉持这个原则。

但是投木报琼可不一样。木瓜也罢,木桃、木李也罢,都是入不得口的涩果子,而琼琚、琼瑶和琼玖,却是珍贵的玉佩。这两类礼物太不对等了,超出了礼尚往来的范围。那么,它到底表达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于礼尚往来,而在于重义轻利。你送给我一个木瓜,这不值钱。可是,在我心中,这情义的分量一点儿都不亚于美玉,所以我才回报给你琼琚。我这样做不是跟你等价交换,我是真心与你相好!这样的重义轻利,情比金坚,不正是中华民族最美的精神传统吗?

第三,引申好。这首诗原本是谁写给谁的呢?历史上有过至少七种说法。不过,从宋朝朱熹之后,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首小伙子写给姑娘的情诗。

想想当时场景吧:阳春三月,踏青的时节,姑娘和小伙子相遇了,互相喜欢了。姑娘羞涩地把手里拿的木瓜递给了小伙子,而小伙子呢?急急忙忙地解下身上的玉佩回赠过去。两颗心就这么碰在了一起,一切身份的差异、贫富的距离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这是多么单“纯美好的感情呀!所以,孔子才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诗情画意、诗礼传家、诗酒征逐、诗酒朋侪、诗礼人家、诗以言志、诗以道志、诗朋酒侪、诗书发冢、诗家三昧、诗有别才、诗成得袍、诗酒风流、诗中有画、诗礼之训、诗肠鼓吹 诗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诗礼人家 → 。

在回报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分斤掰两,计算投入和产出,我们只需要知道,人家曾经真心对待我们,我们也用真心回报人家,这就叫“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谓黄金有价,情义无价,不就是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道理吗?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诗经》是什么?风、雅、颂又是什么?

2.“琼琚”“琼瑶”“琼玖”为什么都跟玉有关?诗中的水果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3.什么叫复沓,复沓的优点是什么?

诗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诗朋酒侪、诗成得袍 诗以道志、诗礼之训 诗家三昧、诗以言志 诗酒征逐、诗中有画 诗酒朋侪、诗礼人家 诗酒风流、诗书发冢 诗情画意

4.这首诗的美好寓意是什么?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14:48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07:14

相关推荐

  • 心有灵犀一点通下一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怎么对

    心有灵犀一点通怎么对,在诗词里,拥有诗意的四季,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在诗词中,四季皆美,那些诗词中的

    2023年05月13 271
  • 元曲代表作品与人物,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

    2023年04月17 251
  • 形容人好看的诗句,描写女子气质清雅诗句

    陈与义是宋代洛阳人。少年时,就会写文章。许多人佩服他。一群年轻人,常常宴会雅集,不亦乐乎。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亡到了南方。不复年轻时的快意潇洒。数度流离,饱尝艰辛。人生暮年的他,回忆起年

    2023年05月10 224
  • 关于逆境的诗句,逆境中砥砺前行的诗句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疫情,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若用一个词来形容2020年,可以说是“逆境”。的确,2020年或许是给全世界人们出的一个“大难题”,棘手的事一件接着一件,闯过了一关还有下一个关卡等着

    2023年04月20 305
  • 清明古诗的作者是谁,古诗《清明》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是游子归乡、全家欢聚、团圆美满的好日子,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让人心驰神往!年年中秋,岁岁月明。天上人间,共此良辰。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

    2023年05月16 234
  • 儿童生活的诗句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儿童生活的古诗如下:1、池上白居易〔唐代〕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

    2023年04月22 241
  • 谬以千里上一句是什么,谬以千里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谬以千里前面那一句是什么,《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一、差以毫厘,谬

    2023年05月23 347
  • 窦娥冤元曲常识,窦娥冤的文化常识

    戏曲音乐戏曲艺术在宋代正式确立,代表是杂剧与南戏杂剧宋杂剧由唐代参军戏和杂戏发展而来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

    2023年04月16 264
  • 关于赞美月季花的诗句,赞美月季花诗句最出名诗句

    月季,是蔷薇科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也被称作“月月红”,更是被冠以了“花中皇后”的美称。月季出现在诗词里是在宋朝,但显然它的出现比文字记载要早。因为它就是蔷薇。蔷薇的野生种类本来就很多,人们取其蔓生爬

    2023年05月14 247
  • 关于勤奋好学的诗句,关于勤奋刻苦读书的古诗

    ”新学期到了校园内又响起琅琅读书声这些励志古诗文也送给每一个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你读书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2023年05月03 240
  • 赞美华山的诗句,华山诗句李白最有气势的两句

    文化华山,上北峰颂《华山诗篇》一首首经典之作传颂于世,一幅幅苍劲美图描绘与此,古往今来,华山的景致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痴狂,令人神往,下面,小编带大家欣赏:一首首经典之作传颂于世,一幅幅苍劲美图描绘与此

    2023年05月10 247
  • 形容男子痴情的诗句,比喻男子痴情的诗句

    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比喻男子痴情的诗句,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是还是喜欢你。愿你找到那个可以让你觉得温暖,可以陪你

    2023年05月01 28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