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候现象的诗句,含有物候知识的诗句

今日惊蛰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的到来,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启。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

今 日 惊 蛰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惊蛰的到来,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启。

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都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但唐朝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却描述了南方春天榕树落叶的景象: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对大部分人来说,更熟悉的是“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描写秋天落叶景象的诗句。北方落叶多在秋冬,为什么南方落叶多在春天?物候变化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为何春半榕叶落满庭

要明白为何“春半榕叶落满庭”,首先要知道为何“秋风起兮草木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柏杨、垂柳、榆树等阔叶树木需要休眠以减少养分消耗。但是树木在休眠时依然需要消耗养分,因此树木不断掉落树叶,以减少损耗,含有物候知识的诗句,储存更多的能量。而像侧柏、圆柏等针叶树木,具有针尖一样的叶片,水分养分损耗少,因此在冬天也能常绿。

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

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物候诗词是一种自然笔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

唐代诗人窦巩说:

春迟不省似今年,二月无花雪满天。

唐代诗人杨巨源也说: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

在北方,梅花是在腊月开放,所以叫“腊梅”;在南方则不然,岭南的梅花往往在农历十一月甚至十月就开放了。大别山地区的桂花是八月开花,因此有“八月桂花遍地开”;而岭南的桂花则四季常开,不分四时,不分季节,因此人们叫它“四季桂”。

物候是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的生长发育节律。一年中,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现象;候鸟、昆虫等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现象;甚至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气象水文现象,都是物候。物候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物候,可以了解气候变化、时序更替、季节迟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物候诗词、谚语就是自然笔记的一种形式,是对大自然的草木鸟石变化节律的记录。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图源:视觉中国

物候变化可以触发生命感悟

从文化起源来看,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中原地区的物候特点。所谓“候”,就是征兆、时节的意思。在古代,五天为一候。例如,惊蛰就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重要节气。其物候现象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此时,有些地方已进入了春耕时节,气温回升,春雷响,万物长,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

春晖照眼一如昨,花已破蕾兰生芽。

素养教育的视角,要超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转向重体验、重情感的精神内涵。阅读物候古诗词,从中可以体验到诗人的生活环境、灵感来源和文学气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当地的物候变化,可以丰富我们对生活的意义体验,促进人格和精神的健全发展。

李白说:

1、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出自唐·吴融《秋事》2、征车日已远,物候尚凄凄。——出自唐·刘威《秋日寄陈景孚秀才》3、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出自唐·郑谷《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4、山川殊物。

洛阳三月飞胡沙。

物候不仅有时序性,还有地域性。描写物候的古诗、游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生活空间和感知空间,加深对我国地理环境南北差异、古今差异的理解,还有助于青少年增强对生命意识的情感体验与理性思考,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在有限的人生尽可能有所作为,拓展生命的空间来延长生命的时间,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来彰显个体生命的意义,是物候变化对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审核:王飞

1. 物候规律的诗句,并介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来了,大地回暖,气温开始上升。“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虽作飞花,春寒料峭,但草芽可见。

终审:尹传红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18:04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18:51

相关推荐

  • 形容老当益壮的诗句,形容老将风采依旧名句

    部分人会有这种观点的:“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老怎么了,老了只能认命?老了就不能奋发向上,突破自我了?老,只不过是一种谁也避免不了的人生状态,并不是阻碍我们向上攀爬的理由。王勃就说过:老当益壮

    2023年06月04 309
  • 闲云野鹤的诗句,关于闲云野鹤的唯美句子

    你知道吗?古人的冬天也是极其浪漫雅致的:煮雪烹茶、听雪敲竹......古时雅人,特别喜欢闲庭置炉,煮雪烹茶,就雪吟诗作赋。此中有真意,入了闲云野鹤般的境界。雪凝天地灵气,茶汲日月精华,关于闲云野鹤的唯

    2023年05月18 283
  • 持之以恒下一句是什么,持之以恒下一句押韵

    【光明论坛·温故】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大有成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

    2023年05月21 245
  • 元曲概念名词解释,元曲的名词解释

    窦娥冤(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元曲的名词解释,窦娥冤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家有银钱

    2023年04月12 282
  • 思念故去亲人的诗句,表达对逝去长辈的怀念的诗句

    清明2020年4月4日庚子年三月十二宜祭奠丨忌独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

    2023年04月26 252
  • 苏州诗句大全,与苏州有关的诗句是哪一句

    苏州自古繁华,与苏州有关的诗句是哪一句,而姑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苏州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从古到今,有大量吟咏苏州的诗歌。下面整理了20句关于苏州的诗句。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23年05月10 290
  • 唐诗宋词并称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上最长久,并且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载体了。可以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

    2023年04月18 265
  • 夜泊秦淮近酒家的上一句,夜泊秦淮近酒家是南京吗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释“夜泊秦淮近酒家”的上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泊秦淮》,意思是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2023年04月10 263
  • 夏字的诗句,带夏的古诗词100首

    夏天的夜晚,带夏的古诗词100首,是美丽宁静的,是充满生机的,夜风袭来,送来阵阵惬意的凉爽,那些细碎的美好便停留在风中。古代的文人墨客为夏天的夜晚,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句,意味深远,千古流传。十二首古人

    2023年05月31 291
  • 描写绿的诗句,关于绿的古诗100首

    时光匆匆,已是绿肥红瘦的暮春时节,春天就要归去,关于绿的古诗100首,夏天还尚清浅。微风不燥,绿意渐浓,无论春归何处,只须活在当下,在春天绿阴的古诗词里,寻找最后春天的美好!绿阴宋-姚勉红满芳蹊绿满丛

    2023年05月03 237
  • 描写小草顽强的诗句,赞美小草坚韧不拔的诗句

    七绝十六首《春风不负草生诗》1.风梳叶落色黄摊,独步公园上下看。倚树轻吟花瓣展,芊芊四处戴春冠。2.芳草茵茵春已垂,踏青览翠不疑迟。吹风一路曛香醉,携手桃花护百诗。3.油菜花柔嫩似纤,东风力剪粉脂妍。

    2023年05月01 255
  •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古诗,描写春天景色古诗100首

    这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值得珍藏起来给孩子们每天清晨有感情的读一读:关于春天的古诗1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关于春天的古诗2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

    2023年05月25 23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