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有象棋、围棋、军棋、跳棋等,棋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辞·招魂》中就有“哀蔽象棋,有六博兮”之句,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流行。围棋又是棋类的鼻祖,大约在公元前近三千年就已经出现了围棋。据《世本》所说,围棋为尧所造。据晋张华《博物志》中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为启发愚钝的儿子而发明围棋让儿子学习。
棋类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益智怡情的高雅活动,被誉为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战斗的游戏、智慧的搏斗。这也必然会引起诗人们的兴趣,于是棋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了很多下棋诗。“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生动描绘出诗人竹下弈棋的情趣。
有关棋的诗句如下:1. 有时逢敌手,当局到深更。2. 局中敌对神仙手,输于樵夫会看棋。3. 频接谢公棋,输多未曾赛。4. 传语八公闲草木,谢公无事但围棋。5. 向晚移镫上银簟,丛丛绿鬓坐弹棋。6. 老夫袖手支颐看。
南宋丞相文天祥,从小喜欢下棋,还特别喜欢下“蒙目棋”,据《涌幢小品》记载:“文丞相嗜象弈……暑日喜溪浴,与周子善于水面以意为枰,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这是下蒙目棋最早的记载了。他还每逢自己的生日时,就要与朋友下棋。在《在日中与肖敬夫韵》一诗中曰:“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无如桔里枰,一任苍松载十里,他年犹见茯苓生。”爱国诗人陆游也下得一手好棋,他的《剑南诗集》中写了许多弈棋的诗歌。直到晚年棋意依然很浓,即使是天寒地冻,也要“西窗斜日晚,呵手敛残棋。”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小时候对下象棋非常着迷,母亲多次劝阻无效,一气之下把他的棋子扔到河沟里。他看着棋子随波漂流,摇头顿足,哭之以诗:“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家慈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帅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一个棋迷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捧腹。
1、露堕桂花棋局湿,风吹荷叶酒瓶香。——许浑《韶州驿楼宴罢》翻译:宴罢在驿楼旁的桂花树下奕棋,夜露坠落,打湿了棋盘;一阵风来,吹动荷叶,如闻一股酒香。2、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出郊》翻译。
明仁宗朱高炽,作太子时很爱下象棋,一日在宫中看两个小太监下棋,就让在场的状元曾启作诗咏之,曾启当即吟道:“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千里封僵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虞姬歌舞悲垓下,汉将旌旗逼楚城。兴尽计穷征战罢,松阴花影满棋枰。”仁宗当即也和诗一首:“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乘险出车收散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定太平。”这两首诗被后世誉为咏象棋诗的代表作。
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 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 郑谷 【多虞】 多虞难住人稀处,近耗浑无战罢棋。 向阙归山俱未得,且沽春酒且吟诗。 韩偓 。
不过在象棋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这两句诗,一是把棋品和人品等量齐观,二是以深刻寓意道出对弈者必须有高尚的棋德。下棋想赢是人之常情,但不要把输赢看得过重。正像诗人王安石在《棋》诗中说的:“莫将戏事拢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最好还是按唐伯虎在《避事》诗中说的那样:“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下棋娱乐而已。
清初有一首咏围棋诗也是值得一提的。一位名叫野雪的和尚同著名的围棋国手吴嗣仙对弈,吴嗣仙很谨慎,每一子都经深思熟虑才投下,而野雪则不假思索,随手应战。结果野雪却连胜数盘。在场观棋的文士来子鱼,作咏围棋诗一首赠野雪:“蕉团坐稳静皈依,十九行中喻法微。慧眼欲生抛大劫,观心不定却斜飞。分先未许争先手,戒杀何堪露杀机。跳出刀山投铁网,与师一笑解重围。”来赞赏他高超的棋艺。
看下棋也是一种娱乐活动,同时还是一种艺术享受,这其中的美妙之处只有看棋人知晓,正像清代袁枚在《春日偶吟》诗中所云:“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军持。非常喜欢非常恼,不看棋人总不知。”
1、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出自宋·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渐》2、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出自唐·白居易《池上二绝》3、园里水流浇竹响,窗中人静下棋声。——出自唐·皮日休《李处士郊居》4。
◎本文原载于《郑州日报》(作者夏吟),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