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是我国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
他最为人所知的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题李凝幽居》,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一件寻常小事:
题李凝幽居
唐代: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达李凝居所时,乌宿池边树下一句是什么,已经天黑。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有感而发,创作这首诗。
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题李凝幽居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白话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鸟宿池边树的下一句是僧敲月下门。诗句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
注释
⑴少(shǎo):不多。
⑵池边:一作“池中”。
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⑷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
⑸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无一不是寻常行事。
鸟宿池边树下一句是:僧敲月下门。原句出自: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抒这诗以“。
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施绍文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