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文化每个人都有所了解和涉猎,至少总有那么几首诗词我们都熟记于心,在与朋友交谈之余,随口说上几句,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抹乐趣。古人相聚在一起,不仅仅热衷于吟诗作赋,对对联也是众多文艺活动中的一种。
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唐宋时期极为的盛行,对联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在字数上和结构上也要彼此呼应,只有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上一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读熟优秀作品,自然就会提高写作水平。出处:清·蘅塘居士《唐诗三百首·序》: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
唐朝时期的李贺,此时我想吟诗一首下一句,字长吉,又为李长吉,也被人称作“诗鬼”,李贺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一生作诗颇多,而且大多数都流传于世。他的一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堪称经典之作,全诗深沉感人,词句优美绚丽,是李贺众多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就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诗中的意思是写在咸阳古道之上,枯萎的兰草送别远客,如果上天有感情,也会因此感觉到悲伤而变得衰老。可以说这句话带着强烈的伤感和悲戚之情,让人闻之落泪,也人为的给大自然赋予上一层多情的标签,代表了诗人的美好祝愿之情。
这首诗一出现就名噪一时,而且广泛的流传,名气与日俱增,被好多人奉为经典之作。有的人甚至用“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上联,到处寻求下联,可是一直无人可以对出。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一直到了200年后,下联才横空出世,对出此下联的,是一位酒鬼。
相比,不是远远地超过它了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用这本《唐诗三百首》 来验证吧。
【
“不会作诗也会吟”上一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出自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一个人只要记住许多唐诗,把它们读得滚瓜烂熟,就一定能学会吟诗、写诗。《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