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感慨时光太快的诗句,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并且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跟语文君一起来看看十二时辰一一对应的名字吧!
子时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梦游春七十韵》元稹鹏腾鳌倒且快性,地坼天开总是闲。——《扬子津》卢仝飞鹰跃马实快性,唇腐齿烂空漓岏。 ——《杂兴》卢仝快风从东南,荷叶翻向西。——《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岑参高歌足自快,商颂有。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不胜枚举。
丑时1:00-3:00
宜|熟睡 忌|熬夜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鸡被古代中国人民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诗句名言如下:1、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唐代李白《短歌行》翻译:白天何其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魏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翻。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寅时
宜|熟睡 忌|熬夜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
著名球星科比曾说过句鸡汤,“你有没有见过凌晨四点钟的洛杉矶?”或许这个天蒙蒙亮的时刻,属于所有坚持着、饱含希望的人。因为熬过了最黑暗,终于要迎来晨光。
正如陆游诗里那样:
《晨起》
宋·陆游
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
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
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
卯时
宜|清醒 、排毒 忌|赖床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
不过,我觉得这时候最好是学学大诗人李白,站在海边望早霞,感受一下“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这等气势磅礴的场景。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日出东南隅行》
唐·李白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辰时
宜|吃早饭 忌|不吃早餐
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这一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美食,从来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剂良药。
《三修诗三首》
唐·皮日休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
巳时
宜|精神饱满 忌|久坐不动
隅中,又名日禺等,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这会儿,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学习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请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午时11:00-13:00
宜|午饭、午睡 忌|疲劳作战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
《日中吟》
宋·邵雍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未时
宜|工作 忌|颓废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申时
宜|工作、锻炼 忌|懒散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人的工作效率也渐渐到达午后的高峰值,也是做运动的最好时机。
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
《徐步》
唐·白居易
酉时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诗句: 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 ——《惜时》无名氏【释义】:三春时节花开正艳,若要求学必须趁着年轻。 再美丽的花也会有凋谢的时候,人生匆匆容颜易老,应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再美丽。
宜|放松 忌|争吵、情绪不稳定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于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这时,忙了一天的人们,情绪最不稳定,很容易发生争吵。所以要适当放松,不要做重要或复杂的事。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
《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戌时
宜|阅读、约会 忌|生气、无聊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最早使用“黄昏”的是屈原。
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黄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
1.形容时间飞快的诗句 形容时间快的诗句: 1、白驹过隙日光荏苒? 2、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岁去弦吐箭。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
说起黄昏,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欧阳修的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种欲说还休的景致,像极了恋爱中害羞的心情。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亥时
42、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德国诗人歌德 43、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莎士比亚 44、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
宜|安抚心情 忌|浮躁、做决定
形容时间流逝快的诗句如下:1、人在光阴似箭流。——唐·罗邺《叹别》原文: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直待江山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2、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唐·白居易《和春深》原文:何处。
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也别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决定。
《夜深行》
唐·白居易
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
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
天地的轮转,像一部完美的诗歌。十二时辰你搞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