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34;。他所创作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34;,元杂剧传奇之祖,虽仅有28个字,却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
天净沙·秋思
一定是关汉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小令。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一、深秋僻静的村野图
诗句,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七言。
二、清新幽静图
&34;、&34;、&34;,作者选取一组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村居场景,有声有色的构成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杂剧奠基人,被称为"元杂剧的鼻祖"
三、苍凉孤寂图
&34;、&34;、&34;,这三个景物具有丰富的感染力:&34;是苍凉寂寥的,&34;是萧瑟悲凉的,&34;是疲惫无力的,至此,小令已经不是单纯地写景了,&34;一词在这里还应该包含骑在马上的人,描绘出一种苍凉,孤寂,冷漠的画面。
就是著名的秋思之祖,以一首妇孺皆知的《天净沙》闻名,这首词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可以说是浅入深出的典型。不过,之所以后期才逐渐创作元曲主要是因为马致远一开始对元朝抱有希望,希望进入官场报效。
四、羁旅思乡漂泊图
&34;与首句&34;暗相呼应,首尾一体,以金红色托出昏黑。&34;是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却不知归去何方的凄苦、愁苦之情。至此诗人为我们留下了&34;诗词画面。
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