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与宋词的区别,深秋,霜降。白霜打在芦苇的白絮上、狗尾巴草的草籽上、茅草的叶尖上。远远看过去,这些整齐的、修长的禾本科植物,在枯黄的底色之上,一夜之间突然披上了水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白白的,粉末状,肃杀却又润泽,覆盖一切却又吹弹欲破。
如果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蒹葭》中包含着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太阳将升之时的景象。那个时候,距离上次太阳照耀大地的时间最长,气温最低,水汽最容易大面积转化为固态的秋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太阳出现在地平线,固态的秋霜慢慢融化,成为液态的露珠,“未晞”,还没有被晒干、蒸发。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太阳继续升高,气温缓慢回升,白露正在消逝的进行时中,只剩下一点点儿水痕。
蒹葭与秋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在西藏拉萨曲水县才纳乡的一处湿地,芦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摇摆。新华社资料片
我的耳边响起那悠扬的旋律: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一般认为,《蒹葭》是一首情诗。抒情的对象,就是“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同为《诗经》中的情诗,《蒹葭》的基调与《关雎》又截然不同:《蒹葭》是属于深秋的,是求而不得的,是忧愁而寂寥的;《关雎》是属于盛春的,是得而圆满的,是欢乐而满足的。相同的是,这样纯洁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充满诗意的水滨湿地。
《菜花》——清·乾隆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宿新市徐公店》——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再游玄都观》—。
故垒萧萧芦荻秋
在霜降的深秋,我们不仅常常提起“芦苇”,还经常会说起“芦荻”。芦和荻其实是两种植物。芦,禾本科芦苇属植物;荻,禾本科芒属植物。不过,它们的样子实在太相近了,一般人难以分别。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芦苇的花序短粗而直挺,像个鸡毛掸子;而荻的花序修长,如同丝缕,总是低垂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在鄱阳湖都昌湿地拍摄的芦花。新华社资料片
中国诗歌中“芦荻”的出场,往往也是在深秋。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的这首诗可真好,它充满了历史的纵深感和苍凉感。读这首诗,你必须要懂一些历史知识:
话说三国末期,魏国权臣家族司马氏篡位,魏国换了个马甲变成晋国;然后,晋国灭了蜀国,也就是益州,今天的四川一带;拿下益州,晋国派大将军王濬,率领浩浩荡荡的战船队伍,顺江而下,直取吴国都城建业,也就是金陵。吴国国主自忖招架不住,想了个昏招:在大江上拦了大铁链子,权当设个路障。王濬的军队哪是吃素的,三下五除二凿沉铁链。吴国傻了眼,在城头上乖乖打白旗……
在鄱阳湖都昌湿地拍摄的芦花。新华社资料片
这样一首苍凉厚重的诗作,也只有“故垒萧萧芦荻秋”这一句来收尾,才可以压得住啊!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虫鸟争鸣,万物复苏,春雨绵绵润如酥。春风拂柳柳丝鹅黄,轻舞飞扬。桃花红杏花粉,各种花儿在春雨春风中次第开放,原野上一茬茬油菜花开得正艳,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一眼望不到边。三月天,惊蛰过后,仲春。
芦花被,夜月生香雪满身
中国诗歌成就了蒹葭,成就了芦荻,反过来,这种美好的植物,也成就了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诗人,就因写芦花而成名。
1、春思[宋]洪咨夔蝴蝶深深浅浅黄,被春恼得一般狂。打团飞入菜花去,自信世间无别香。2、春日书事[宋]王之道芳草池塘处处佳,竹篱茅屋野人家。清明过了桃花尽,颇觉春容属菜花。3、油菜花[清]乾隆 黄萼裳裳绿。
他,就是元朝诗人贯云石。
用今天的话说,贯云石是一个“衔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年纪轻轻就已经是高官厚禄。但是,他并不享受这些。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贯云石,在29岁的年纪,就向朝廷辞官,从大都出发,前往江南游历。
贯云石也许是沿着元大运河南下的吧,当他经过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时候,正是深秋。贯云石乘舟飘荡,发现渔翁的芦花被清爽宜人,想用自己的锦被来交换。渔翁不要锦被,请贯云石赋诗一首。关于这件事,贯云石自己有记载:“仆过梁山泊,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曰:‘君尚吾清,愿以诗输之。’遂赋,果却绸。”
贯云石的诗是这样写的:
芦花被
元 贯云石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这芦花生来洁白无瑕、不染尘埃。“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在这西风呼啸、天凉肃杀的深秋时节,身盖轻柔温暖的芦花被,在美梦中呼吸着芦花的清香,该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恨不得要拿出自己的鸭绒被、羊绒被,跟渔翁做一个交换?
张掖国家湿地保护区景色,芦苇和芦花在初升太阳金色的光芒映照下摇曳。新华社资料片
《芦花被》的故事广为传扬,贯云石索性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芦花道人。
贯云石不是一个昙花一现的诗人,更不是“一首诗吃一辈子”的诗人。他在游历四方后定居杭州,大隐于市,诗文佳作不断,直到39岁时壮年离世。我们知道,元朝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元曲,贯云石恰恰是一位元曲创作大家。譬如,他就杭州的四季写过一组散曲《小梁洲》,请看其中的《秋》篇:
小梁州·秋
元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
〔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西湖之畔的这个清秋,他有没有想起当年的水泊梁山,那个风霜高洁的深秋,那片漫漫无际的芦花,那床清新温暖的芦花被?
霜降时节
南北方的农人们要做些什么?
■北方 黄河流域
抢种小麦。
■南方 长江流域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大石乡田祥嘴村 杨阳:
这个时候稻基本都收割得差不多了,早批已经收割完成的田开始翻耕,为后期的油菜种植进行铺垫工作,翻耕的时候一边松土一边进行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