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全诗,花开花落花有期,人来人去人随意

晏殊(公元991~1055),花开花落花有期,人来人去人随意,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宋真宗赐以进士出身,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之职)。政治上虽建树不

晏殊(公元991~1055),花开花落花有期,人来人去人随意,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宋真宗赐以进士出身,仕途一帆风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之职)。政治上虽建树不多,但能奖掖、引荐后进之士,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晏殊一生志满意得,养尊处优,其词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多为游宴和闲情逸致之作。有《珠玉词》。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全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译文:听一支。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1、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2、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

似曾相识燕归来。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上片点明“去年”,即在去年时,曾经有人唱新词,有人在听唱词喝酒。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即在听一曲新词时,喝一杯酒来赞赏,说明所唱的新词,都得到听唱者的喝酒赞赏。所以虽然这是去年的事,还值得回忆。那时是去年花落的时候,现在又到了花落的时候;那时在这个亭台里听歌喝酒,今年又来到这个旧时来的亭台。去年听歌喝酒直到夕阳西下,今年在这里又看到夕阳西下。但去年的盛况几时再回来呢?去年唱歌的人,去年共同喝酒的人,分散以后,难以再聚。只有去年欢聚时的天气今年又来了,去年欢聚时的亭台今年依旧。面对这个落花天气,这个亭台,想到去年欢聚时的人和事,更增加伤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北宋作家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释义是:听一支新曲喝。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全诗

下片点明当时的天气,是春末花儿落去的天气,看到花儿落去,无法挽救,所以是无可奈何。看到燕子归来,好像是去年飞来的燕子飞来寻觅旧巢,所以似曾相识。作者在小园的花径里独自在徘徊。这里点明“独”字,说明只有独自一个,与去年听歌饮酒的人都分散了,呼应上文,更有怀念去年歌者及听歌饮酒的人的含意。

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原文如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译文如下: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

《词林纪事》卷三:“晏殊有《示张寺丞王校勘》七律一首:‘上巳清明假未开(阴历三月的上巳日是清明节还没放假),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尽斑斑(点点)雨,宿醉难禁滟滟(状酒满)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果园赋客(汉梁孝王的园里接待了作赋的才人,比喻自己手下的才人)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指超众的文才,如青铜钱,万选万中)。’中三句与此词同,只易一字。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著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这里指出作者对于“无可奈何”一联,非常喜欢,既写在词里,又写在七律里。《词林纪事》的作者张宗橚认为“无可奈何”一联,“情致缠绵,音调谐婉”,是婉约派词的语言,作为七律诗,就显得软弱。晏殊作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比较柔婉。“无可奈何”一联,属于柔婉的话,适用在柔婉的词里,所以用在七律里显得软弱了。

在这首词里,“无可奈何”一联最为著名。这联的好处,是跟整首词所表达的感情密切结合的。这首词写去年的人和事已经过去了,无法再回来,只有去年的落花时节又到了,去年的亭台依旧。

“无何奈何花落去”这句诗的全文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无何奈何花落去”这句诗出自于宋代晏殊《浣溪沙》.这首词是晏殊的名作之一。

从“夕阳西下几时回?来看,这个“几时回”,主要指去年的人和事不知几时能够回来,主要是盼望去年的人回来。可是盼到的,只是似曾相识的燕子回来,这只是聊胜于无,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所以无可奈何是表达这首词的心情,特别切合。至于《示张寺丞王校勘》的诗,“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是对花落去的无可奈何,就全诗说,称美梁园赋客的多才,并无其他的无可奈何感情;只有对燕子的归来的似曾相识,并没有盼望其他人回来的心情。所以这一联,在词里是非常贴切地表达作者的心情,在诗里就没有这种贴切的心情。就表达心情说,这一联也适于用在词里。

上一篇 2023年04月17 17:05
下一篇 2023年05月11 19:31

相关推荐

  • 最毒妇人心下一句,最毒妇人心的前一句

    “女道士”一词听闻倍感释然,仿佛一幅清心寡欲的山林图卷由此展开:她身袭素净的道袍,将发型扎成丸子头,一捧长琴,一把折扇,最毒妇人心的前一句,山泉洒过,万物明澈。这是我们心目中女道士样子,也是女道士该有

    2023年05月09 236
  • 写烈士的诗句

    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9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

    2023年05月16 212
  • 秋季出游诗句,形容愉快出游的诗句

    送走了白露,迎来了秋分。形容愉快出游的诗句,秋分,万物平静,秋色平分,一半温暖,一半清凉。仲秋时节的人、事、物都不自觉放慢了步调,心境也愈发平和。天轻云淡,温风拂面,秋日宛若童话,让人心甘情愿沉浸在秋

    2023年04月22 284
  • 宝剑赠与烈士下一句

    1.得马未为善,失马未为忧。2.苍蝇带鬼脸——好大面皮。苍蝇要冒充大脸。指人不害羞。《鼓掌绝尘》三八:张驿丞笑道:“这囚养的,~!3.大厦将倾,一木怎支。倾:倒塌。高大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形势危急。《鼓

    2023年04月24 253
  • 元曲的起源与发展,元曲的起源和发展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

    2023年04月16 291
  • 望穿秋水下一句是什么,望穿秋水幽默接下一句

    过尽千帆皆不是春暖花开的日子,我独自一人,坐在一首诗歌里,古典的忧伤,挂满晶莹的泪痕。所有的词语,在你的花影中渐渐失色。千帆过尽,漓水东流,望穿秋水,不见旧人回,望断云烟,只有心憔悴。我不知道,如果有

    2023年05月20 222
  •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悠然见南山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此心自在悠然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最佳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其五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结

    2023年05月26 231
  • 拨云见日下一句,终有拨云见日时

    见证了“拨云见日”,感恩寂仁法师。仙居寺始建于唐代,据传由清漾人毛端所建。宋仁宗曾赐匾额“仙居寺”。宋至和二年(1055),云隐和尚募金重建。南宋初年,清漾进士毛璿重修。明隆庆元年(1567),刑部尚

    2023年04月17 275
  • 形容学习的诗句

    1《勤学》【宋】汪洙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2《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

    2023年05月10 243
  • 元曲和鼎足并称为什么,元曲被称为什么和什么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2023年04月18 258
  • 描写喀纳斯的诗句,描写喀纳斯景的诗句句子

    中国最美十大湖诗十首文/关志高.青海湖长空如洗碧云天皓渺烟波景万千青海无边游人醉盐湖有宝富高原西湖西湖十景胜天堂垂柳依依夏日长清荷雨默笙箫起不休莺语醉梦乡千岛湖湖光山色岛屿多柳绿花红荡玉波枫叶秋来红似

    2023年05月18 264
  • 你是年少的欢喜下一句,你是年少的欢喜后面一句是什么

    青春是一本打开就合不上的书。马上就要18岁了,这么多年过去,最让人怀念的还是那段无比青涩的美好时光啊。羞赧的少女见了心爱的男孩儿,你是年少的欢喜后面一句是什么,脑袋不由自主的低下头来,脸颊也变成了粉红

    2023年05月08 22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