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与诗的关系和区别在于,关于元曲的诗

编者按:12月19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华诗词复兴研讨会”在京召开。40余位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

编者按:12月19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与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诗刊》社、《中华辞赋》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华诗词复兴研讨会”在京召开。40余位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诗词作者围绕“中华诗词的当代性与文化强国建设”主题开展交流。本届研讨会的主旨与2019年3月23日首届“中华诗词复兴论坛”一脉相承。在首届论坛上,时任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迫切需要一场“文化复兴”,诗词复兴正是文化复兴的先声。在此发布致辞全文,以飨读者。

中华诗词的传承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精辟阐述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强调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在各个重大场合大量引用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很多引用堪称“神来之笔”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新时代文化文艺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之道的重要载体之一。所谓道,就是精神,就是境界,就是原则,亦是规律。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如商道,如茶道,如医道,如剑道。这些,在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中华诗词既有万物起源的哲学之道,也有人伦纲常的人本之道;既有天地君亲师的孔孟之道,也有知行合一的阳明之道;既有“幡动心动”的禅学之道,也有“源头活水”的理学之道。一个“道”字,联通了国与家,心与理,上与下,进与退,体现了从容有度,体现了中容和,体现了中华哲学之精髓,使我们代代传承从不中断。

中华诗词与国家政治教化密切相联。两千多年前, 《诗经》就以风、雅、颂三种体裁评价政治。“风”是沟通上下、“雅”是探讨得失、“颂”是弘扬美德,都与国家政治高度相关。周代设有采诗官,汉代设有乐府,都把诗词纳入政治教化体系的总体架构,体现了国家政治与优雅诗性的完美结合。

中华诗词是社会整合互动的特殊纽带。中国人相信“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温柔敦厚”的诗教整合大大小小的家庭和家族。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从城市到乡间,文人雅士以诗会友、唱和酬答,把本来容易为精英阶层垄断的文化普及到整个乡土社会,用文化而非利益为纽带实现社会的整合与互动,促进了人文社会的形成。

1、盛行的朝代不一样,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所作的诗。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元曲又称长短句,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2、唐诗有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唐诗主要是五。

元曲与诗的关系和区别在于

中华诗词是人们安顿身心的精神家园。尽管古人强调诗词的政治性、社会性,但并不否认诗词的根源在于人性与人情。爱情、友情、家国之情通过诗词的真情、深情和至情予以充分表达。中华文化强调责任伦理,尤其是经史,说的都是家国天下的责任,对个人感情说得不多。但诗不是。它既有家国天下的宏大,关于元曲的诗,也有个人感情的精微。可以说,诗词体现的个人精神世界正是家国天下的另外一半。没有这一半,另外一半也不完整。

元曲与诗的关系和区别在于

从统战角度看,中华诗词与中华文化共同体关系密切。

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元曲和诗词本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题材,在书写的过程当中也都大不相同,元曲本身由于没有任何束缚感,所以在书写的过程当中完全不需要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打压,毕竟对于诗词来讲,自己无论任何感情都需要提炼其中。

这些情调里天然蕴涵了中华文明滋养下的个人对待和平的态度、对待政权的态度、对待取舍进退的态度。这种精神情调的一致,是塑造文化认同的根基。后来,耶律楚材劝成吉思汗用儒家体系治国,又引荐丘处机劝诫成吉思汗停止屠城,也许正是这种精神文化认同。我们当然不会夸大诗词的作用,因为仅靠审美情调无法塑造民族共同体,而要靠更深远的制度安排。但若没有精神情调的契合,建立制度会困难得多。诗词创造的是情,正是情的融合为理性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再说远一点,我们今天吟诵的许多著名诗词,都是由少数民族的诗人们写的。比如写屈原的元曲名句“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就出自著名元曲家贯云石之手。贯云石并不是汉族士大夫,而是维吾尔贵族(高昌回鹘) ,但他写的屈原,比汉人写得都好。毛主席晚年反复阅读的金陵怀古名词“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其作者是元人萨都剌,出身于世代传经的伊斯兰家庭。

中华诗词可以证明,不同族别、不同宗教的人,是可以理解和热爱同一种境界的,是可以融入和创造同一种文化的。中华文化从来都不只是汉族的创造,而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大家共同创造、共同继承、交流圆融、共情无碍,达到真正的文化融合。尤为宝贵的是,这个文化的融合,并不是在汉人王朝强大的时候通过政治压力产生的,而是在汉人王朝衰亡时由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自觉主动选择的。历史上,这样的选择发生了多次,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共同体。

曲即为元曲 也称“元代戏曲” 以唱为主 词也是如此 而且 格式不受限制 不过元曲的范围比较广 有写爱情 国家 生活等等 而词大多写男女情爱之类 当然 豪放为国的也有

用什么来凝聚?习近平总书记说,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诗词复兴的根本动力,正是回应这一时代最深沉的需求。

元曲与诗的关系和区别在于

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文化具有跨越种族、宗教和政治分歧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文化的“经”传递的是信仰,“史”传递的是经验,“诗”传递的是情怀。历史上,很多观点不一乃至相左的人,只要有共同的情怀,总能彼此理解,乃至惺惺相惜,因为他们具有同样的人文精神,认同共同的文明底色。诗词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情感艺术、气度神韵,正属于这文明底色。只要认同这个底色,不论走多远,相距多远,终会相聚,终会回归。

新时代呼唤着文学家们运用艺术的形式,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在各种思想分歧的利益群体身上,在海内外的华裔青年身上,在那些与我们共享一个文明的各个民族身上,唤醒大家共同的历史记忆。新时代迫切需要一场“文化复兴” 。诗词的复兴,可以作为先声。欲民族复兴,可先复兴中华文化;欲复兴中华文化,可先复兴中华文学;欲复兴中华文学,可先复兴中华诗词。

1、形成时代不同 唐诗自然是形成于唐代啦,而宋词是形成于宋代,而元曲无可厚非形成于元代。2、风格不同 唐诗讲究格律;主要包括平仄和韵。宋词,体式灵活,又称“长短句”。元曲继承了唐诗和元曲的主要特点,只是更加灵活。

第二,诗词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诗词创作中,“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进入新时代,怎样让诗词更加贴近群众,真实地描绘人民群众的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怎样找到诗词走向群众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怎样帮助人民群众提升古典人文素养?简单说,这是个上下贯通的问题,亦是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一方面,如何使精深的诗词通俗易懂地走向老百姓,让大家耳熟能详;一方面,如何使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下的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能主动追寻、学习、尊重古典诗词的深奥,应是我们每个诗者的共同责任。

第三,诗词创作要助推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纵观一部世界史,大国的兴盛、民族的复兴,绝非经济实力代表一切,必须依靠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中国诗人历来有诗酒为伴、仗剑天涯的真豪迈,更有家国天下、社稷黎民的大关怀及修齐治平、力挽狂澜的勇担当。在中国大而未强之际,在中国青年犹需强化家国责任之际,在中国社会更需厚植人文情怀之际,在中国必须向世界说清中华民族强而不霸、弱而不分的和平文化基因之际,中国更需激活并提升包括诗词在内的文化素养与精神气质。中国诗人们首先应做文化引领者,其次应做道德表率者,即以“明德引领风尚” 。

当然,诗文界还有不少问题迫切需要探讨。如新诗旧诗如何贯通?如中国诗与西方诗如何互鉴?等等。这些都留给专家们继续讨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解读好这首大气磅礴的史诗,需要从根上讲清楚“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这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大课题。我们将以更加充沛的底气,集结诗词的伟力,为国家和民族“培根铸魂”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神聚气” !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07:49
下一篇 2023年05月16 04:53

相关推荐

  • 形容心死绝望的诗句,对一个人心死了的诗句

    在金庸小说《飞狐外传》的结尾,胡斐与已经出家的袁紫衣告别,袁紫衣念了一句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自己深爱的人遁入空门,望着

    2023年05月21 247
  • 两情相悦的诗句,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

    公元954年,李煜娶司徒周宗长女娥皇,史称大周后,周娥皇极受李煜的宠爱,几乎达到专擅宫闱的程度,后世评价:后虽在妙龄,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妇顺母仪,克相其夫,显于诸子,而身居国母,可谓贤也。公元96

    2023年04月12 247
  • 社会我什么哥下一句话,社会我大哥下一句幽默

    普通人要明白的几个社会现实。五年一线商战经验。说几个你不知道的,学会现实听懂的,少奋斗十年。一下子听不懂,下一次反复去观看,因为你迟早都会经历的。很多人都知道我们身边的贫F差距,但你不知道是贫F差距能

    2023年04月13 309
  • 蓑衣的诗句,有一蓑烟雨何不任平生的含义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熬夜,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我之所以喜欢熬夜,是因为0点到5点之间,整个世界都静下来了,大家都在休息,这段时间是我私有的。没有人对我抱有期望,我也做不了什么,有一蓑烟雨何不任平生的含

    2023年05月10 276
  • 兄弟手足情深的诗句,兄弟手足情深的诗句七绝

    亲情,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直是人们最美好的愿望。历史上,有二人称得上是兄友弟恭的典范,他们就是苏轼与苏辙。苏轼,字子瞻,北宋人。他有一个弟弟,名叫苏辙,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与

    2023年05月24 307
  • 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吗,元朝元曲四大家窦娥冤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元朝元曲四大家窦娥冤,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有

    2023年04月12 220
  • 青梅煮酒论英雄下一句,青梅煮酒论英雄对联

    青梅煮酒论英雄宦海沉浮几人生曹操说,则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

    2023年05月26 240
  • 描写战争残酷的诗句,描写战争惨烈的诗句有哪些

    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9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

    2023年04月19 236
  • 虽败犹荣的下一句,虽败犹荣的另一种表达

    8日在法国世界杯第一场小组赛中,纵然对手是强大的德国队,虽败犹荣的另一种表达,中国女足姑娘们仍然毫不犹豫地亮剑冲锋,勇敢地搏杀缠斗,即使最终无法逆转败局,但输得毫不窝囊,配得上赛后观众为她们送上的掌声

    2023年05月31 274
  • 高中要积累的元曲及解析,高中必须积累的成语

    常识因其考查范围广、复习难度大、重点难以把握等特点,一直是行测高分的拦路虎。如何改变常识低分的情况?积累是基础,方法是关键!赶紧学习一下以下内容,为你的常识库“添砖加瓦”吧!小粉笔在笔面全程协议班干货

    2023年04月18 209
  • 关于恋爱的诗句,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

    爱情,是诗词中最普遍的主题。三千多年前,《诗经》中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后,纳兰容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情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卓文君为爱私奔、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023年06月05 228
  • 休养生息下一句,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解说词(第八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本集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现在已经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

    2023年04月24 28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