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套曲怎么写,元曲中套曲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同是格律,词宽于诗,曲宽于词,应该是有共识的。本文就词曲的格律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词始于唐代或更早。清人毛先舒谓:“填词缘起于六朝,显于唐,盛于宋,微于金元。”

应用:元曲,散曲,套曲 。读作qū时,意思是:1.弯(跟“直”相对)。应用:曲线,弯曲,蜷曲。2.不正确;没有理。应用:曲解,歪曲,是非曲直。3.拐弯的地方。应用:河曲,山曲。4.酿酒或做酱用的发酵(jiào)物。应用。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词脱胎于诗,就是长短句的诗,元曲中套曲是什么意思,但它最早产生于民间,词是可以“唱”的。现在多认为李白的《菩萨蛮》是最早的词。实际上,《竹枝词》的产生远早于李白。劳动者在田野里一边干活,一边随口哼唱着“口唱山歌手插秧”之类的“自来腔”。这种形式感动了文化人(城市人),于是,他们也学着寻这种乐子,“词”便应运而生。

词牌是什么?词牌是演唱曲调的代号,很多源于古乐府。慢慢地加入了文人的创作。李白看见西域过来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唱歌跳舞,便写下一首可以演唱的“长短句”,起了个名字叫《菩萨蛮》。所以,那时的诗人是把“词”称作“诗余”的。词牌只是作为曲调的代号,便于传颂记忆。词的内容与“词牌”毫无关系。也许正是李白创造性的劳动,于格律诗之外肇开了“长短句”的一代新风。到了中晚唐时期,词的创作已经流传甚广。

赵宋兴替李唐,文化人面对唐诗的高峰无法逾越,就另找幽径,出现了“以学问为诗”的现象。北宋文人的诗,特别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追求“无一字无出处”,在形象化、生动性上和唐诗的风格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由此而全面否定宋诗的成就,说“宋人不懂得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则不免片面。南宋的江湖诗派诗人写了那么多优秀的田园诗、悯农诗,其影响是跨时代的。但他们不可能不受到“词”的冲击,他们也写“词”。同一个人写的诗和词完全是两副面孔。在诗中,他们说文论道;而在词中,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那“长短句”中的情爱、幽思、闺情、哀怨、叹息、相思……都是真真切切、非常感人的,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陈与义等。

一是乐府中的古曲。中国古代音乐因为没有记谱方法,完全靠乐工心传口授才得以流传。唐代《教坊曲》保存了322支乐曲的题名,宫廷乐师有一种简单的符号犹如天书,谁也看不懂,必须带腔传授方能哼唱(后来的“工尺谱”也是这样,不带腔传授是读不下来的)。所以,教坊的古曲有牌无曲,只有很少的部分保存在民间乐工的心里。比如《乌夜啼》《昭君怨》《梅花引》《长相思》等。是宋人用乐工熟悉的乐曲填新词演唱,广为流传后遂成词牌。

元曲可以分散曲和套曲。其中散曲分小令,重头,带过曲和幺篇体。单一的一个曲牌写成的叫小令,为元曲最基本之篇章,单片独曲,有一定的格律(包括平仄韵部),有基本字数和句数。如 《迎仙客》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

二是前人的名篇名句填上新词演唱,敷衍成词牌新作,如《如梦令》(唐庄宗)、《诉衷情》(韦庄)、《更漏子》(温庭筠)、《忆秦娥》(李白)、《虞美人》(项羽) 等等。这些词牌的曲调实际上还是当时的乐工谱写的。

三是词坛“大腕”自己创制新词,自命词牌。如秦观的《醉乡春》、晏几道的《与团圆》、黄山谷的《瑶池燕》《望江东》、姜白石的《暗香》《疏影》等。他们写好新词,自命词牌,找有能耐的乐工谱上乐曲,到茶楼酒肆演唱。如果受到欢迎,其他词人就会用这个词牌的曲谱去“填词”,这个词牌就定型了。这种创作方式拓展开来以后,词牌就在流传中不断地丰富起来。

至于词的格律,当时是比较宽松的,“词宽于诗”当是事实。那时的词作者们大致有约定俗成的共识:一,韵脚平仄通押。这就比诗韵宽松了许多;二,句式活泼,长短句相间。创作中比格律诗方便;三,音节跳跃,即每句中只要平仄有序即可;四,谐于音律,便于演唱。

写元曲也是要先查询曲牌,弄懂曲牌的格式,按照曲牌规定的平仄格式押韵方式把字填进去。所以写宋词古人称作填词,就是这个意思。学会了初步的写法(还是以宋词为例),你就要学会布局谋篇,就像老师叫我们写作文一样,开头怎么提。

上述四条就是“宋词四律”,其他好像倒没有什么“词律”的束缚。当时很多词牌被“摊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大概就是宋代词人的创作规则。

元曲套曲怎么写

3.宋词之后,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元曲。元曲受宋词的影响很深,从格律上说就是“曲宽于词”。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经济上破坏空前,文化人从整体上陷入悲惨的境地,前朝非常吃香的文学形式不被统治阶级待见。在元代,诗界凋零,诗人留下痕迹的仅元好问与党怀英。他们其实都是由金入元的,而且入元不仕方能硕果仅存。于是,高雅的文学形式萎缩殆尽,文学之河迅速流向通俗的艺术形式,与民间的娱乐活动结合,变成一种演唱的文娱活动,这便是“元曲”。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杂剧”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化而来,在元代到达它的鼎盛时期,产生了王实甫、关汉卿、汤显祖这些伟大的作家,也产生了《西厢记》《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等伟大的戏曲作品。这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兹不赘述。本文仅止于散曲。

散曲双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起源较早,金代时就在北方流行,它无疑产生于民间。请看看这些散曲的牌子吧:《耍孩儿》《四块玉》《寄生草》《山坡羊》《白鹤子》《七兄弟》《端正好》《斗鹌鹑》……不是捆高粱秆儿、扒马粪蛋儿的主,能想出这些透着泥土香味儿的牌曲名字吗?这些初始于民间的曲子,受到文人的青睐,便融进了新的内容,在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流传。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据唐主璋先生统计,元人小令的牌曲有112支;《全金元词》收集的词作有3853首(一说有4300余首),至于元人小令的格律也是唐先生的研究成果。他的《元人小令格律》是近代的出版物。

就散曲而言,曲牌之下写题目,题目(如有)可另起一行,也可与曲牌在同一行而间隔一字。正文一般不分行。套数可按曲牌分段。书页截图前两幅(横排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元明清散曲选》,后一幅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元明清。

元代的作者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如果再深入到杂剧中认真比较一下“套曲”就会发现:同是一支《普天乐》,关汉卿写的和卢挚、滕斌、鲜于必仁、张养浩、赵善庆、张可久、徐再思、王仲元、张鸣善写的在“格律”上都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人写的(如鲜于必仁),这一支和那一支也有差异。这还不足以说明元人创作牌曲是高度自由的吗?

“中吕”“南吕”“正宫”“双调”等都是戏曲音乐的术语。当时注明这些术语是说这里要唱一套牌曲。比如“中吕宫”的曲牌联套就有从“粉蝶儿”到“朝天子”十支牌曲。这些与我们今天的写作毫无关系,你写上“中吕”二字有什么意义呢?

上一篇 2023年06月05 07:47
下一篇 2023年06月06 12:19

相关推荐

  • 好的食材下一句,精选好食材下一句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了!作为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精选好食材下一句,吃上一碗象征团团圆圆美好寓意的元宵或汤圆庆祝一下,自然必不可少。元宵vs汤圆好食材成就好味道老字号传承老风格究竟有何

    2023年05月15 293
  • 塞翁失马的下一句是什么,塞翁失马完整四句

    塞翁失马完整四句,牛逼时不要得瑟,落魄时不要堕落。我这辈子只相信三类人:一是跟我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二是在我跌倒扶我起来的恩人,三是在我一无所有依然对我不离不弃的人。人可以不认字,但不可以不识人,树高

    2023年05月26 253
  • 元曲经典名句摘抄大全,元曲经典名句

    平时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学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看唐诗和宋词,说起元曲,我们通常会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实元曲里也有许多让人惊

    2023年04月19 237
  • 关于茉莉花的诗句

    茉莉花开了,轻轻地用花香呢喃,悄悄地兀立于枝头。迎着夏日的熏风茉莉花,缓缓舒展着清丽与芳香。古诗词里的茉莉花,素洁淡雅、花香浓郁、清芬久远,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描绘与赞颂茉莉花的诗词佳作。茉莉花宋-江奎灵

    2023年06月04 271
  • 有诗意的诗句,10首绝美古诗小众

    有人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啊,人人都渴望走向远方,人人渴望走进诗意。那么诗意的生活到底在哪里?诗意的生活,在李子柒的菜园里;在妈妈的厨房里;在那一句句美丽的诗词里……20句诗词,20

    2023年04月25 246
  • 假慈悲的歇后语上一句,假慈悲的歇后语上一句是什么

    随着高考政策的改变,老师和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句话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这句话看着有点危言耸听,假慈悲的歇后语上一句是什么,但从大方向来看,的确如此,语文能力越来越重要!不过,孩子语文

    2023年04月22 251
  • 烟波江上使人愁上一句,日暮江上使人愁

    年少轻狂,得罪名士李邕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少而聪慧,脑袋瓜转得飞快,无论老师讲什么内容,听过之后马上就能理解。这样的优秀学生,一般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年少成名,开元十

    2023年05月28 258
  • 六年级学过的元曲,六年级数学怎样学好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唐朝的诗,是其他时代不可逾越的高峰;宋朝的词,是其他时代不可逾越的高峰;而元朝的曲,同样是其他时代无法匹敌的。从民间的“街市小令”、“村坊小调”演变而来,元曲从一开始就有着两

    2023年04月16 233
  • 兰香的诗句,兰香诗句最出名诗

    古人咏兰诗词集萃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赠友人(咏兰花)唐·李白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

    2023年05月29 290
  • 带喜的诗句,带喜字的诗句飞花令

    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3、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2023年05月26 289
  • 福寿康宁下一句,福寿康宁配对联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上联:福寿康宁逢百岁下联:荣华富贵有万年福寿康宁逢百岁吉祥如意有一家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福寿康宁家昌盛,喜庆愉悦人吉

    2023年05月18 314
  • 口惠而实不至下一句,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抓着贴身财物——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数十万乌克兰民众逃离家园、躲避战事。联合国难民署3日表示,俄乌战事不满一周,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已有100万人逃离战火,是本世纪迄今速度最

    2023年05月20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