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是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在戏曲创作方面,形容夕阳美景的词语,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
1、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年轻的时候热衷功名,但因为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天净沙·秋思》便写于羁旅途中。
元代白朴的《天净沙·秋》,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1、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
2、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3、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刻画了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 这首小令先写景再写情,写景为抒情服务.作者马致远先是采用白描的方法,仅仅用了18。
这首小令也是“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描画的是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
4、落梅风·人初静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5、四块玉·浔阳江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元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首小令看似随手写来,其实手法老道,大巧不工。而在景色白描中放入自己的心。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这首小令怀古伤今,虽然篇幅较短,但辞句清淡,韵味悠长,与自居易的《琵琶行》一脉相通,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所作。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
近代文学家刘大杰评价马致远说:“他在元代散曲的地位,正如李白之于唐诗,苏轼之于宋词,都是代表那一个时代的浪漫派的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