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朝白居易《暮江吟》
初衣解诗:公元821年,49岁的白居易官至朝散大夫。这在唐朝是一种文官的五品官。他在唐朝的朝廷上颇为不顺。之前他因为母亲看花坠井,被震敌,翻出了他诗中有所谓的看花新井这样的句子,可怜九月三秋月下一句,被指责虚伪和不够孝道,不能担任高的官职,而被贬做了江州司马。
初衣解诗:公元821年,49岁的白居易官至朝散大夫。这在唐朝是一种文官的五品官。他在唐朝的朝廷上颇为不顺。之前他因为母亲看花坠井,被震敌,翻出了他诗中有所谓的看花新井这样的句子,被指责虚伪和不够孝道,不能担任高的官职,而被贬做了江州司马。
下一句为: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个是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一贬就是五年。孝道不过是政敌来攻击的武器,但具体的裁决人是皇帝,这就是古代封建社会官僚的悲哀。当用你的时候,大事不拘小节。当不用你的时候,小节便是大错。在江州的5年,白居易冷静下来,对政治的热情渐渐的消散,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琵琶行》,表达了自己的心凉如水。
再次启用他时,他已经颇有了沧桑感。
而这一首诗,就是重回长安之后的秋天,在曲江边上的吟唱。
白居易的《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全诗如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说的是曲江的暮色。天高气爽,残阳西沉,水面被分割成了两种不同的颜色。一种深碧,一种金红。
天空中同时出现了日月,虽然太阳已经剩下了一道晚霞,而月亮在明朗的天空越来越亮,但它又是那样的小巧可爱,草上的露水像珍珠一样。这是秋天最静谧最柔情的傍晚。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 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②瑟瑟。
作为诗人作品,开篇是这样的壮阔,落脚却在脚边的露水,在柳树里一钩明月。它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原来,所有壮阔的景致是为了成就最幽微细致的美。而就一个美,近在眼前,是小小的露珠,是缭绕在身边的月色。
就仿佛写一个美人,说她怎样的鲜衣飘飘,都不及,她在你的身边,轻轻地露着牙齿一笑。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一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诗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年代:唐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就仿佛是一个恋人,已经忘了所有岁月中的颠沛寒苦,却永远记得,那最初最明净稚嫩的笑容。
49岁的白居易,为什么写下这首诗?为什么非要用九月初三夜?这个夜晚,仅仅只是看见了最美丽的秋天的清新柔软,还是让他记得了过往生命中种种的美好,还是因为邂逅了一段恋情,现在都不得而知。
所以知道的,是白居易的九月初三夜,以这样小幅清丽的图画,打动了人心。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