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喜剧桃花扇,桃花扇剧情

清初戏曲:一.明末已活跃的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二.吴伟业、尤侗等具才学的文化名流以戏曲抒心意;三.李渔等风情喜剧的创作。第一节清初戏曲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李渔的风情喜剧《精忠旗》——明朝

清初戏曲:

一.明末已活跃的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

二.吴伟业、尤侗等具才学的文化名流以戏曲抒心意;

三.李渔等风情喜剧的创作。

第一节清初戏曲

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 李渔的风情喜剧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好逑传》《清忠谱》——清朝李玉 《中山狼》——明朝康海 《平山冷燕》《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玉娇犁》《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李。

一.吴伟业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一)吴伟业《秣陵春》传奇和《通天台》、《临春阁》杂剧。

1.为李玉《北词广正谱》作的序:“今之传奇,即古者歌舞之变也。然其感动人心,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矣。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慨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爰借古人之性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其3部戏曲都是借历史人物而随意生发,抒其胸中之抑郁牢骚。

2.《临春阁》牵合南朝冼夫人和陈后主、张贵妃故事,其中对女色亡国论不满,借冼夫人之口指出“文武无人效忠”,“把江山坏了”。(《清人杂剧初集》)

3.《通天台》演梁沈炯故事,表示气节。

4.《秣陵春》传奇情节奇幻,演南唐亡国后,徐适和黄展娘爱情故事。

5.尤侗《梅村词序》:“所谱《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西堂杂俎三集》)“遇”,即吴伟业眷恋明皇帝的情结,抒发亡国之悲;剧中写徐适受宋皇帝赏识,联系吴伟业被迫应荐出仕清朝事情;隐寓着徘徊于旧恩与新遇、名节与功名之间困惑和无奈的矛盾心理。

6.剧中曲词学元曲明传奇清丽一格,清新自然;而作剧却不当行,杂剧情节平板,传奇失于冗杂,表现出案头化倾向。

(二)尤侗,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西堂老人,有《西堂全集》。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

1.有5部杂剧和1部传奇。

2.杂剧:《读离骚》演屈原遭谗放逐故事;《桃花源》演陶渊明辞官归田隐居成仙故事;《清平调》演李白奉诏赋诗中状元故事;《吊琵琶》演王昭君和番、蔡文姬祭青冢故事;《黑白卫》演聂隐娘故事;前四种借历史才人故事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期望。

3.《钧天乐》传奇.

(1)基本虚构,演书生沈白(字五虚)杨云(字墨卿)故事。

(2)以主人公在人间、天上的不同遭遇,表现对现实中科举黑暗的不满。

(3)上卷宣泄抑郁不平气,嘻笑怒骂;下卷写天界,随意编造,了无意趣。

(4)尤侗戏曲虽多有牵合无稽,但多发自痛切之情,反映出怀才不遇的文人心声。

清初这一类剧作家不少是诗文大家,他们以馀事作剧,大都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不惜添加奇幻乃至荒诞的情节,然曲词雅致,增强了戏曲的抒情性,减弱了戏剧性,更忽视舞台演出的特点,也就多成案头读物。

二.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大都与舞台表演紧密联系。

(一)该作家群概况:

1.明末已开始编剧生涯,并有作品广泛演出;入清后仍活跃,但发生转变。

2.跨明清苏州剧作家: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叶雉斐、毕魏、丘园等。

当然是了,孔尚任是杂作者《桃花扇》是一本描写南明亡国惨痛的歌舞剧。全剧共四十出(场),首叙金陵歌舞之盛,继写北京破灭(1644年),臣民南逃,弘光(朱由崧)在金陵做起皇帝来。他的手下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作威作福,。

(1)朱素臣名,《十五贯》(又名《双熊梦》)。

(2)朱佐朝字良卿《渔家乐》。 (3)丘园字屿雪《虎囊弹》、《党人碑》。

(4)叶雉斐名时章,代表作《琥珀匙》。 (5)毕魏字万后,代表作《三报恩》。

3.大都名不见经传,通曲律,长期为供应戏班演出而编剧。

4.基本倾向、风格大体一致:

(1)初多取材于“三言”和其他历史传说故事,反映市井间的伦理问题,劝惩意识较重,剧中出现许多下层人物形象,道德伦理观念较浓重,但也透出平民愿望。

(2)编剧目的是为演出提供剧本,考虑舞台演出要求和效果,改变以曲词为核心的戏曲观念,把戏剧结构放到重要位置,增强戏剧性,曲词趋向质朴,宾白地位提高,丑角宾白往往有方言特点。

(3)苏州剧作家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群体,一个戏剧文学流派。

5.明清易代影响:使其由主要关心社会平凡生活的伦理问题,转向关注历史政治风云,创作出许多历史剧。

(二)李玉字玄玉,后避康熙讳作元玉,号苏门啸侣。

1.早年剧作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为最著。

(1)成名作《一捧雪》脱胎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载严嵩为《清明上河图》构陷王抒故事;突出莫诚代主人莫怀古受戮,莫小妾雪艳娘刺死负汤裱褙殉节内容。

(2)《人兽关》据《警世通言》中《桂员外穷途忏悔》改编,以桂薪忘恩负义为主干,还先后写别人负桂薪情节,强化谴责忘恩负义的主题。

(3)《永团圆》演嫌贫爱富故事:江纳与蔡家故事。

(4)《占花魁》演《醒世恒言》里《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添莘瑶琴被拐情节。

(5)这四种传奇表现下层世态人情,重嘲讽鞭挞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出自微贱中人;道德意识重,如《一捧雪》莫诚。

2.入清后由关注世态人情转向关注朝政军国事,并以此种心态反观历史,创作有寄托寓意性的历史题材的剧作,如《千钟戮》(又名《千钟禄》)演明初燕王夺取帝位,抒写兴亡之悲;《万里缘》演黄向坚寻父故事,穿插南明遗事。

3.晚期代表作《清忠谱》。

(1)苏州剧作家群主要作家如毕魏、叶时章、朱素臣参与;表现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党周顺昌等,引发苏州市民暴动的政治事件。

(2)以周顺昌为主脑,牵合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遇难事迹,反映黑暗政治,更着重表现周顺昌等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精神,特别反映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并初步显示出成为一种力量的历史特征。吴伟业《清忠谱序》中说:“以公(指周顺昌)事填词传奇者凡数家,李子玄玉所作《清忠谱》最晚出,独以文肃(文震孟)与公相映发,而事俱按实,其言亦驯雅。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

(3)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如巡抚毛一鹭在苏州建魏生祠是在周顺昌被害后,剧中写为被逮前,显然是为设置《骂像》一出,以表现周顺昌的刚正无畏的品格。

(4)选择、提炼历史事件,着意表现人物性格、精神,构成谨严有序、形象鲜明又有激情的艺术世界。

三.风情趣剧作者—李渔。

(一)风情趣剧在明末已成为一种类型,戏曲史家把它看作是临川派和吴江派合流的结果,代表是阮大铖和吴炳。

(二)李渔字笠翁,别署笠道人,作小说署觉世稗官。

1.自负才情,沾染晚明士人放诞自适遗风,不讳言享乐和饮食男女,但缺乏非儒薄经的勇气,有意避开政治和社会深层问题,作戏曲小说用来娱乐人心。

元曲喜剧桃花扇

2.作剧10种,总题《笠翁十种曲》。

(1)几乎全是婚恋故事,反映其戏剧观念:十部传奇九相思。

(2)反映出晚明以来尚情思想,赞成爱情婚姻自主,反对包办婚事,特别欣赏对情的执著。如由其小说《谭楚玉戏曲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改编的《比目鱼》,但娱乐主义却渗入其中,抹去应有的悲剧意蕴;《玉搔头》。

(3)《风筝误》是李渔代表作。

①兼学阮大铖《春灯谜》《燕子笺》,以放风筝为缘机,引发才子与佳人、拙人与丑女相互错位又终于各得其配的婚恋故事。

②由阴错阳差的情节构成有美丑对比和美刺意义的喜剧世界。

③曲词、宾白流畅通俗,肖似人物口吻,极富生活滑稽风趣。

(三)李渔及其先行者和后继者的剧作大都是在男女风情范围内变化翻新,格调不高,桃花扇剧情,表现出媚俗倾向;但作为明清间一种戏曲流派,代表以娱乐为宗旨的文学倾向;剧作中运用多种喜剧手法,如误会、巧合、错认、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等,为喜剧创作和喜剧理论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第二节《长生殿》

一.康熙剧坛最成功的作品—洪昇《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

二.洪昇,字思,号稗畦。

元曲喜剧桃花扇

三.杂剧《四蝉娟》:折分写晋谢道韫、卫夫人、宋李清照、元管仲姬四才女故事,寄托婚姻美满的情怀。

四.《长生殿》演唐明皇与杨贵妇故事,习称天宝遗事。

(一)唐明皇和杨贵妃离合之情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有深邃的历史内蕴。

1.杜甫《哀江头》抚今追昔,意多哀悼,感叹之情冲淡《丽人行》讽刺之意。

2.中唐时出现许多咏叹诗和追忆天宝遗事的稗史小说。

3.白居易《长恨歌》以才情,避开史书、杂史中所记李杨不伦之事,叙其爱情,采用民间传说,突出李的深挚思念,哀感动人;感慨中蕴含惋惜、慨叹和讽谕之意。

4.白朴《梧桐雨》杂剧借历史故事抒兴亡之悲。

(二)《长》基本继承白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而有所改变。《长生殿·自序》表明其创作思想:“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恶”指很伤感,情绪极坏)。”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与白诗、白朴剧意蕴一致;但改变故事悲剧结局,让李杨“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并蒂莲”。

(三)剧中许多人物、情节大都有根据。

1.上半部写实,尊史重真,是爱情悲剧。剧作重在表现二人“钗合情缘”(《长生殿·例言》),却做如实描写,写出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情况。

(1)杨贵妃的妒意、手段,塑造具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性格。

(2)伴随故事进展,交叉写出与之相关连的朝政事件,显露《长恨歌》中虚化的内容,如《疑谶》《进果》《密誓》《埋玉》,合乎现实的逻辑。

3.前后部分互相依存:没有前半现实悲剧,后半鼓吹至真之情便无从生发;没有后半的忏悔、重圆,则成了《梧桐雨》式的悲剧,构成《长》思想特色:写李杨情事,并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是含而不露地拓宽“情”的内涵,与清初启蒙思潮息息相通。

(四)艺术性:

1.情节结构。

(1)长达50出,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事为副线,两条线交叉发展,织进唐以来文人咏叹过的人事。

(2)主线以定情金钗钿盒贯穿其中,且每次出现寓意不同:上半部开始是定情之物,马嵬殉葬是失盟表证;下半部杨鬼魂把玩写失情之怨,最后是用以证情,既使全剧的情节有内在联系,又体现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变化。

(3)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也有许多照应,如上半部写现实悲剧,插入了幻想的《闻乐》一出,为下半部杨仙归蓬莱伏下引线;下半部主要以幻笔写情,插入《献发》《青袜》《骂贼》等写实场面,与上半部失政、宠安禄山、杨门骄奢有对照意义。

2.曲文揉合唐诗、元曲特点,形成清丽流畅的风格。

(1)叙事简洁,在基本格调范围里随人物身份、性情、情感不同而有所变化。

(2)曲文较多化用唐诗元曲名句,《惊变》《雨梦》等曲词,基本由《梧》脱化。

(3)浓厚的抒情性,能够声情兼备地表达出人物内心感情及心理活动。如《献发》杨因感君心无定而忧苦、欲献发传情以感动君心的复杂心理。

元曲四大喜剧分别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1、《拜月亭》《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

第三节《桃花扇》

《桃花扇》写的是国难家愁,唱的是情难腹水,表的是一己之志。或许有一句诗正恰如其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一.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在淮扬写600多首诗,收入《湖海集》。

二.《桃花扇》。

(一)演近世历史的历史剧,演南明弘光小朝廷兴亡始末,《桃花扇小引》说其命意:“不独令观者感慨零涕,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

1.明清易代在清初形成追忆历史的普遍心理,时事小说的出现是这种社会心理的表现,其中寄寓兴亡之感;《桃花扇》是清初痛定思痛、反观历史的文化思潮的反映。

2.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创作中证实求信的原则:以侯李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历史,“实人实事,有很有据”,真实再现历史;迫于环境,不能直现清兵进攻内容,有意回避、改变一些情节。

3.对各类人物作不同笔调的刻画,虽忠、奸人物结局加点虚幻之笔,以达到“惩创人心”的目的;但作者褒贬、爱憎颇有分寸,表现出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

(二)下层人物形象。

1.妓女李香君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最高尚。

3.这反映晚明部分妓女风雅化以至附庸政治的现象,不只表明孔突破封建等级观念,也含有对尊贵者不尊贵,卑贱者不卑贱的现实的愤激情绪,及对此的思索。

4.尽管对人物褒贬还用传统道德术语,但其褒贬标准扩大“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根本:福王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把国家不幸当作自己大幸,窃权滥为,招致国家败亡,也失去权势、富贵、性命;清流文人以风流自许,出于门户之见揭发阀党馀孽,以致:“日日争门户,今年傍哪家?”(《沉江》)。因此最后离开征实原则,虚构《入道》一出,措张瑶星之口点出南明兴亡的基本点,反拨、修正晚明崇尚情欲的思潮,把国家放在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根本,超越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三)艺术性。

1.艺术构思:在遵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选择侯李离合之情,连带显示弘光小王朝的兴亡之迹。侯李结合本是清流文人风流韵事,又是复社和阉党馀孽斗争的小插曲。

上一篇 2023年04月14 03:25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 18:17

相关推荐

  • 形容相思之苦的诗句,男子思念女人难以入眠的诗

    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2、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李白《王昭君二首》3、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023年05月13 312
  • 多劳多得下一句,多劳多得的后一句

    多劳多得的后一句,今天老公单位开了一天会,岁末年初总是会议多,年年都是如此。晚上回到家老公跟我聊了几句,忽然对我说,你还记得吴某某吧?那是我单位的原同事,我怎么会忘了呢?老公说今天开会听到领导念他的名

    2023年05月29 234
  • 关于长征的诗句,红军长征古诗20首

    总有这样一群人。舍小家,为大家,守护着国家!总有这样一群人。历经了风霜,依然不改赤子之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军人。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古时,军人多驻守边塞,由此产生了许多边塞诗歌。出塞:本是乐

    2023年06月04 276
  • 形容美好的诗句,形容蕴藏大智慧的诗句

    春天来了,站在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没有寒意,只有清凉,那是春风的模样。当春天吹拂大地的时候,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春风吹过你的耳边,似乎在低低地说:快醒来吧,春天来了。在田野上,在山岗上,春风催开了

    2023年05月09 235
  • 元曲名人介绍,关于元曲的介绍

    关于元曲的介绍,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

    2023年04月12 308
  • 多参加实践的诗句,关于要实践的诗句有哪些

    先秦时代涌现了很多思想名家,比如老子、荀子、墨子等人,他们留下的言语和作品经久流传,也一直在影响着后世。我们今天来看一下荀子的一句警世格言,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用质朴通俗的话表达出深刻的道

    2023年04月13 232
  • 行行重行行全诗注音,行行重行行全诗翻译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所编,它的撰作,相传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是当年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但由于字字孤立,互不联属,所以他又召来周兴嗣嘱道:“卿有才思

    2023年04月22 255
  • 秋天浪漫的诗句大全,秋天浪漫的诗句

    长河落日,古道斜阳;江枫渔火,深红浅黄……这是最绚烂的秋日,隽秀且沉香浮动。相思、赏枫、饮酒,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总会在秋天采撷生命中恬淡的禅心真谛,描摹甘醇绵长的诗行。在秋光里望明月惹思念,见落花生感

    2023年06月04 212
  •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上一句,自身缘在最高层的上一句

    飞来峰: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一说在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望眼:视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登飞来峰》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2023年05月20 234
  • 三菜一汤下一句是什么,三菜一汤的幽默说说

    张维为教授说:“他最近到到云南、贵州、四川贫困县,农民有地有房,毎顿都是三菜一汤,天天如此,比印度、巴西、非洲国家好多了”。从张维为的作品细究起来,可能有偏颇失当之处,但从作品方面看:“贫困县农民每顿

    2023年04月26 299
  • 昙花诗句,昙花一现惊千古的诗句

    春去春来,昙花一现惊千古的诗句,花落花开!曾经鲜花怒放,而今凋零飘落,时光匆匆又是一春。在这短如昙花的季节,看那漫天飘飞的落花,印迹着我们那曾经走过的青葱岁月。又是花开花落时,在古诗词里静赏花开花落,

    2023年06月04 278
  • 蝉古诗意思,蝉古诗意思解释简短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虞世南《蝉》这首古诗的意思是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

    2023年06月01 21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