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喜剧桃花扇,桃花扇剧情

清初戏曲:一.明末已活跃的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二.吴伟业、尤侗等具才学的文化名流以戏曲抒心意;三.李渔等风情喜剧的创作。第一节清初戏曲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李渔的风情喜剧《精忠旗》——明朝

清初戏曲:

一.明末已活跃的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

二.吴伟业、尤侗等具才学的文化名流以戏曲抒心意;

三.李渔等风情喜剧的创作。

第一节清初戏曲

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 李渔的风情喜剧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好逑传》《清忠谱》——清朝李玉 《中山狼》——明朝康海 《平山冷燕》《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玉娇犁》《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李。

一.吴伟业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一)吴伟业《秣陵春》传奇和《通天台》、《临春阁》杂剧。

1.为李玉《北词广正谱》作的序:“今之传奇,即古者歌舞之变也。然其感动人心,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矣。盖士之不遇者,郁积其无聊不平之慨于胸中,无所发抒,因借古人之歌哭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而我之性情,爰借古人之性情,而盘旋于纸上,宛转于当场。”其3部戏曲都是借历史人物而随意生发,抒其胸中之抑郁牢骚。

2.《临春阁》牵合南朝冼夫人和陈后主、张贵妃故事,其中对女色亡国论不满,借冼夫人之口指出“文武无人效忠”,“把江山坏了”。(《清人杂剧初集》)

3.《通天台》演梁沈炯故事,表示气节。

4.《秣陵春》传奇情节奇幻,演南唐亡国后,徐适和黄展娘爱情故事。

5.尤侗《梅村词序》:“所谱《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西堂杂俎三集》)“遇”,即吴伟业眷恋明皇帝的情结,抒发亡国之悲;剧中写徐适受宋皇帝赏识,联系吴伟业被迫应荐出仕清朝事情;隐寓着徘徊于旧恩与新遇、名节与功名之间困惑和无奈的矛盾心理。

6.剧中曲词学元曲明传奇清丽一格,清新自然;而作剧却不当行,杂剧情节平板,传奇失于冗杂,表现出案头化倾向。

(二)尤侗,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西堂老人,有《西堂全集》。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

1.有5部杂剧和1部传奇。

2.杂剧:《读离骚》演屈原遭谗放逐故事;《桃花源》演陶渊明辞官归田隐居成仙故事;《清平调》演李白奉诏赋诗中状元故事;《吊琵琶》演王昭君和番、蔡文姬祭青冢故事;《黑白卫》演聂隐娘故事;前四种借历史才人故事抒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期望。

3.《钧天乐》传奇.

(1)基本虚构,演书生沈白(字五虚)杨云(字墨卿)故事。

(2)以主人公在人间、天上的不同遭遇,表现对现实中科举黑暗的不满。

(3)上卷宣泄抑郁不平气,嘻笑怒骂;下卷写天界,随意编造,了无意趣。

(4)尤侗戏曲虽多有牵合无稽,但多发自痛切之情,反映出怀才不遇的文人心声。

清初这一类剧作家不少是诗文大家,他们以馀事作剧,大都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不惜添加奇幻乃至荒诞的情节,然曲词雅致,增强了戏曲的抒情性,减弱了戏剧性,更忽视舞台演出的特点,也就多成案头读物。

二.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剧作家—大都与舞台表演紧密联系。

(一)该作家群概况:

1.明末已开始编剧生涯,并有作品广泛演出;入清后仍活跃,但发生转变。

2.跨明清苏州剧作家:李玉、朱素臣、朱佐朝、叶雉斐、毕魏、丘园等。

当然是了,孔尚任是杂作者《桃花扇》是一本描写南明亡国惨痛的歌舞剧。全剧共四十出(场),首叙金陵歌舞之盛,继写北京破灭(1644年),臣民南逃,弘光(朱由崧)在金陵做起皇帝来。他的手下马士英、阮大铖等人,作威作福,。

(1)朱素臣名,《十五贯》(又名《双熊梦》)。

(2)朱佐朝字良卿《渔家乐》。 (3)丘园字屿雪《虎囊弹》、《党人碑》。

(4)叶雉斐名时章,代表作《琥珀匙》。 (5)毕魏字万后,代表作《三报恩》。

3.大都名不见经传,通曲律,长期为供应戏班演出而编剧。

4.基本倾向、风格大体一致:

(1)初多取材于“三言”和其他历史传说故事,反映市井间的伦理问题,劝惩意识较重,剧中出现许多下层人物形象,道德伦理观念较浓重,但也透出平民愿望。

(2)编剧目的是为演出提供剧本,考虑舞台演出要求和效果,改变以曲词为核心的戏曲观念,把戏剧结构放到重要位置,增强戏剧性,曲词趋向质朴,宾白地位提高,丑角宾白往往有方言特点。

(3)苏州剧作家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群体,一个戏剧文学流派。

5.明清易代影响:使其由主要关心社会平凡生活的伦理问题,转向关注历史政治风云,创作出许多历史剧。

(二)李玉字玄玉,后避康熙讳作元玉,号苏门啸侣。

1.早年剧作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为最著。

(1)成名作《一捧雪》脱胎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载严嵩为《清明上河图》构陷王抒故事;突出莫诚代主人莫怀古受戮,莫小妾雪艳娘刺死负汤裱褙殉节内容。

(2)《人兽关》据《警世通言》中《桂员外穷途忏悔》改编,以桂薪忘恩负义为主干,还先后写别人负桂薪情节,强化谴责忘恩负义的主题。

(3)《永团圆》演嫌贫爱富故事:江纳与蔡家故事。

(4)《占花魁》演《醒世恒言》里《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添莘瑶琴被拐情节。

(5)这四种传奇表现下层世态人情,重嘲讽鞭挞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出自微贱中人;道德意识重,如《一捧雪》莫诚。

2.入清后由关注世态人情转向关注朝政军国事,并以此种心态反观历史,创作有寄托寓意性的历史题材的剧作,如《千钟戮》(又名《千钟禄》)演明初燕王夺取帝位,抒写兴亡之悲;《万里缘》演黄向坚寻父故事,穿插南明遗事。

3.晚期代表作《清忠谱》。

(1)苏州剧作家群主要作家如毕魏、叶时章、朱素臣参与;表现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党周顺昌等,引发苏州市民暴动的政治事件。

(2)以周顺昌为主脑,牵合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遇难事迹,反映黑暗政治,更着重表现周顺昌等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精神,特别反映晚明社会市民阶层的壮大,并初步显示出成为一种力量的历史特征。吴伟业《清忠谱序》中说:“以公(指周顺昌)事填词传奇者凡数家,李子玄玉所作《清忠谱》最晚出,独以文肃(文震孟)与公相映发,而事俱按实,其言亦驯雅。虽云填词,目之信史可也。”

(3)不完全拘泥于史实。如巡抚毛一鹭在苏州建魏生祠是在周顺昌被害后,剧中写为被逮前,显然是为设置《骂像》一出,以表现周顺昌的刚正无畏的品格。

(4)选择、提炼历史事件,着意表现人物性格、精神,构成谨严有序、形象鲜明又有激情的艺术世界。

三.风情趣剧作者—李渔。

(一)风情趣剧在明末已成为一种类型,戏曲史家把它看作是临川派和吴江派合流的结果,代表是阮大铖和吴炳。

(二)李渔字笠翁,别署笠道人,作小说署觉世稗官。

1.自负才情,沾染晚明士人放诞自适遗风,不讳言享乐和饮食男女,但缺乏非儒薄经的勇气,有意避开政治和社会深层问题,作戏曲小说用来娱乐人心。

元曲喜剧桃花扇

2.作剧10种,总题《笠翁十种曲》。

(1)几乎全是婚恋故事,反映其戏剧观念:十部传奇九相思。

(2)反映出晚明以来尚情思想,赞成爱情婚姻自主,反对包办婚事,特别欣赏对情的执著。如由其小说《谭楚玉戏曲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改编的《比目鱼》,但娱乐主义却渗入其中,抹去应有的悲剧意蕴;《玉搔头》。

(3)《风筝误》是李渔代表作。

①兼学阮大铖《春灯谜》《燕子笺》,以放风筝为缘机,引发才子与佳人、拙人与丑女相互错位又终于各得其配的婚恋故事。

②由阴错阳差的情节构成有美丑对比和美刺意义的喜剧世界。

③曲词、宾白流畅通俗,肖似人物口吻,极富生活滑稽风趣。

(三)李渔及其先行者和后继者的剧作大都是在男女风情范围内变化翻新,格调不高,桃花扇剧情,表现出媚俗倾向;但作为明清间一种戏曲流派,代表以娱乐为宗旨的文学倾向;剧作中运用多种喜剧手法,如误会、巧合、错认、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等,为喜剧创作和喜剧理论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第二节《长生殿》

一.康熙剧坛最成功的作品—洪昇《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

二.洪昇,字思,号稗畦。

元曲喜剧桃花扇

三.杂剧《四蝉娟》:折分写晋谢道韫、卫夫人、宋李清照、元管仲姬四才女故事,寄托婚姻美满的情怀。

四.《长生殿》演唐明皇与杨贵妇故事,习称天宝遗事。

(一)唐明皇和杨贵妃离合之情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有深邃的历史内蕴。

1.杜甫《哀江头》抚今追昔,意多哀悼,感叹之情冲淡《丽人行》讽刺之意。

2.中唐时出现许多咏叹诗和追忆天宝遗事的稗史小说。

3.白居易《长恨歌》以才情,避开史书、杂史中所记李杨不伦之事,叙其爱情,采用民间传说,突出李的深挚思念,哀感动人;感慨中蕴含惋惜、慨叹和讽谕之意。

4.白朴《梧桐雨》杂剧借历史故事抒兴亡之悲。

(二)《长》基本继承白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而有所改变。《长生殿·自序》表明其创作思想:“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恶”指很伤感,情绪极坏)。”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与白诗、白朴剧意蕴一致;但改变故事悲剧结局,让李杨“败而能悔”,“死生仙鬼都经遍,直做天宫并蒂莲”。

(三)剧中许多人物、情节大都有根据。

1.上半部写实,尊史重真,是爱情悲剧。剧作重在表现二人“钗合情缘”(《长生殿·例言》),却做如实描写,写出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情况。

(1)杨贵妃的妒意、手段,塑造具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性格。

(2)伴随故事进展,交叉写出与之相关连的朝政事件,显露《长恨歌》中虚化的内容,如《疑谶》《进果》《密誓》《埋玉》,合乎现实的逻辑。

3.前后部分互相依存:没有前半现实悲剧,后半鼓吹至真之情便无从生发;没有后半的忏悔、重圆,则成了《梧桐雨》式的悲剧,构成《长》思想特色:写李杨情事,并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是含而不露地拓宽“情”的内涵,与清初启蒙思潮息息相通。

(四)艺术性:

1.情节结构。

(1)长达50出,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事为副线,两条线交叉发展,织进唐以来文人咏叹过的人事。

(2)主线以定情金钗钿盒贯穿其中,且每次出现寓意不同:上半部开始是定情之物,马嵬殉葬是失盟表证;下半部杨鬼魂把玩写失情之怨,最后是用以证情,既使全剧的情节有内在联系,又体现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变化。

(3)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也有许多照应,如上半部写现实悲剧,插入了幻想的《闻乐》一出,为下半部杨仙归蓬莱伏下引线;下半部主要以幻笔写情,插入《献发》《青袜》《骂贼》等写实场面,与上半部失政、宠安禄山、杨门骄奢有对照意义。

2.曲文揉合唐诗、元曲特点,形成清丽流畅的风格。

(1)叙事简洁,在基本格调范围里随人物身份、性情、情感不同而有所变化。

(2)曲文较多化用唐诗元曲名句,《惊变》《雨梦》等曲词,基本由《梧》脱化。

(3)浓厚的抒情性,能够声情兼备地表达出人物内心感情及心理活动。如《献发》杨因感君心无定而忧苦、欲献发传情以感动君心的复杂心理。

元曲四大喜剧分别是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1、《拜月亭》《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

第三节《桃花扇》

《桃花扇》写的是国难家愁,唱的是情难腹水,表的是一己之志。或许有一句诗正恰如其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一.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在淮扬写600多首诗,收入《湖海集》。

二.《桃花扇》。

(一)演近世历史的历史剧,演南明弘光小朝廷兴亡始末,《桃花扇小引》说其命意:“不独令观者感慨零涕,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

1.明清易代在清初形成追忆历史的普遍心理,时事小说的出现是这种社会心理的表现,其中寄寓兴亡之感;《桃花扇》是清初痛定思痛、反观历史的文化思潮的反映。

2.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创作中证实求信的原则:以侯李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历史,“实人实事,有很有据”,真实再现历史;迫于环境,不能直现清兵进攻内容,有意回避、改变一些情节。

3.对各类人物作不同笔调的刻画,虽忠、奸人物结局加点虚幻之笔,以达到“惩创人心”的目的;但作者褒贬、爱憎颇有分寸,表现出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

(二)下层人物形象。

1.妓女李香君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最高尚。

3.这反映晚明部分妓女风雅化以至附庸政治的现象,不只表明孔突破封建等级观念,也含有对尊贵者不尊贵,卑贱者不卑贱的现实的愤激情绪,及对此的思索。

4.尽管对人物褒贬还用传统道德术语,但其褒贬标准扩大“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根本:福王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把国家不幸当作自己大幸,窃权滥为,招致国家败亡,也失去权势、富贵、性命;清流文人以风流自许,出于门户之见揭发阀党馀孽,以致:“日日争门户,今年傍哪家?”(《沉江》)。因此最后离开征实原则,虚构《入道》一出,措张瑶星之口点出南明兴亡的基本点,反拨、修正晚明崇尚情欲的思潮,把国家放在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根本,超越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三)艺术性。

1.艺术构思:在遵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选择侯李离合之情,连带显示弘光小王朝的兴亡之迹。侯李结合本是清流文人风流韵事,又是复社和阉党馀孽斗争的小插曲。

上一篇 2023年04月25 20:51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20:14

相关推荐

  • 元曲精选封面图片高级,高级封面图片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歌》坦率说,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低估了《乐府》的魅力。生老病死,人间烟火,我们的每段人生,乐府诗中都

    2023年04月11 258
  • 元曲杂家张可久有一句诗,元曲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元曲张可久,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

    2023年04月10 298
  • 描写花草树木的诗句,关于花草的古诗100首

    春天,百花齐放。古人咏花,或直白表达对花的喜爱,或以花的特殊气质寓意自己的人生态度。“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玩法很多,要求也比较严格。改良过的现代版“飞花令”,关于花草的古诗10

    2023年05月02 237
  • 三军可夺帅也下一句,三军可夺帅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志”,就是一个人要坚持的价值观,事关气节,是人的底线。底线被突破,意味着气节不保,丧志之人,谈何德行。由此可见,所谓气节,是见于明志的操守,是以“志”为

    2023年04月23 256
  • 元曲天净秋思秋的作者是,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思是

    ◎淑章谈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曲作家马致远。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

    2023年04月16 239
  • 元曲的由来兴起没落,没落的

    元钱选山居图(局部)比起全唐诗全宋词来,全元曲可是够客气的,《全元散曲》也就收了——嗯,总共3853篇……一天读个一篇的话,读个十年也就差不多了吧。不象全唐诗全宋词动不动就得读个一辈子、两辈子的。WH

    2023年04月20 267
  • 形容诗歌优美的成语,赞扬诗词优美的词语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00个之多!哀而不伤赞扬诗词优美的词语,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

    2023年04月18 215
  • 赞美母亲的诗句有哪些,赞美伟大母爱的诗句

    一年的365天里。她有364天在“披荆斩棘”。“母亲”这个称谓之外,她还是个什么样的人?节日于她而言。重要的不是那为期一日的歌颂。母亲们更需要的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你的爱。今天这些诗,读给妈妈们听…

    2023年05月29 292
  • 《七律·长征》全诗,《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

    2023年05月02 207
  • 感时花溅泪下一句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被迫逃亡蜀地,太子李亨即位,世称肃宗。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

    2023年06月01 292
  • 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关读书的古诗20首

    读书,可以获知人类最精华的智慧;读书,可以足不出户便体验别样的人生;读书,有关读书的古诗20首,可以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读书,可以将生活中的寂寞换成享受;读书,实乃天下第一好事。《移

    2023年06月04 238
  • 10多万元曲面屏笔记本电脑,曲面屏的笔记本电脑

    近日,戴尔知名笔记本品牌外星人在社交媒体发布预热视频,暗示旗下18英寸超大屏游戏笔记本将回归。在视频中,公园的天空中突然出现庞然大物,随后在草坪上出现了数字18,从“巨大”与“18”这两个关键词来看,

    2023年04月17 30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