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元曲兴盛的原因是,元曲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文学史上通常会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这话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唐朝人喜欢写诗,宋朝人喜欢填词。其实,比起填词,宋朝人更爱写诗,比唐朝人还爱写诗。宋词繁荣的八大原因包括:1、歌舞升

文学史上通常会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文学发展的自然规律。

这话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唐朝人喜欢写诗,宋朝人喜欢填词。

其实,比起填词,宋朝人更爱写诗,比唐朝人还爱写诗。

宋词繁荣的八大原因包括:1、歌舞升平的世风2、特殊的社会心理3、士举制度的影响4、经济的发展和市井的繁荣5、文体观念的偏差6、道统理学的影响7、诗文革新的反面推动8、前朝废主降臣流风余韵的影响~。

我们只要对比三套大部头:《全唐诗》《全宋词》和《全宋诗》,前两部的体量差不太多,而《全宋诗》的体量大得惊人。

诗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主流,这一点从没变过。

我们之所以说“唐诗宋词”,乃至“元曲、明清小说”,只因为这些文学体裁是相应时代里的新兴文体,因为新,所以引人瞩目,同样因为新,所以在短时间里可以完成从萌芽到繁荣的爆发式成长。

另外,之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也不仅仅是文学本身的规律所致,更深的原因从来都是社会性的。

有钱的宋朝

那词为什么会在宋代爆发呢?

社会性的原因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宋朝太有钱了。

宋朝怎么会有钱,这事乍看上去不太可能。

我们知道秦、汉、唐三个朝代都是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北宋的版图要小很多,南宋就更是江南的偏安政权了,所以要比有钱,小小的宋朝怎么能和大秦、大汉、大唐相提并论呢?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人、南宋学者叶适对时事发出的一句痛心疾首的感叹,原话是这样的:

“是自有天地,而财用之多未有今日之比也。”

意思是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哪朝哪代都不如我们宋朝有钱。

谁跟钱有仇呢?叶适就跟钱有仇。

谁会嫌钱多呢?叶适就嫌钱多。

他还不是嫌自己钱多,是替国家嫌钱多。

叶适是南宋人,不过他说的这个太平盛世,其实基本是北宋宋仁宗一朝,也就是欧阳修、晏殊、柳永活跃的时代,那也正是宋词刚刚兴起的时代。

国家太有钱了,这有什么不好吗?在儒家看来,这真的不好,因为儒家经典《大学》早就告诫过统治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宋元时期,随着城市市民阶层形成而且不断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他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日益形成规模,娱乐项目也越来越多,宋词和元曲也兴盛起来.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是宋词元曲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故选D.

国家不会自己创造财富,所有的钱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征收来的,如果征收得太多了,老百姓当然就受不了了。

叶适考察历史,发现从上古直到盛唐,财政问题从来不是最严峻的问题,到了唐朝中叶才有人开始心焦,到了北宋的太平盛世,问题才真正严峻起来。

钱总是不够用,各种财政意见纷纷扰扰,到南宋就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了。(《财总论一》)

钱总是不够用,接下来就该王安石变法了。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恰恰就是政府入不敷出的财政难题。

叶适的观点当然有点夸张,因为在皇帝搞大动作的时候,比如汉武帝北征匈奴,元曲兴盛的原因有哪些,唐太宗东征高丽,都会面临财政赤字。

但是,在不搞事的时候,尤其是天下既太平,皇帝又不生事的时候,财政问题确实不是问题,为什么偏偏到了宋代就成为问题了呢?

是因为北宋版图太小,宋仁宗这位以“仁”为谥号的皇帝又不忍心横征暴敛的缘故吗?并不是的。

北宋虽然版图小,但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耕地面积并不少,政府也有很高的税收进账。

和秦、汉、唐不同的是,北宋政府除了农业税之外,还有一大笔商业税,而商业税和农业税的收入几乎相等。

这就意味着,社会结构悄然变化了,商品经济和农耕经济开始并驾齐驱了。

1)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元曲兴盛的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3)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官员太多,事情太少,俸禄还是历代最高的,于是难免人浮于事,大家自由发展闲情雅趣。

繁华的城市

王安石的对头们没有意识到市场经济、重商主义和传统农耕经济的不同,更没有意识到北宋已经是小半个市场经济社会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王安石一样,享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这就让宋朝的大城市里一派声色犬马的样子。

这番景象,我们可以看看柳永一首很出名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1.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2.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适应了市井生活需要。3.宋元时期阶级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曲更能表达作者的感情。4.科举制度的推动,社会的变迁 。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chóng)湖叠巘(yǎn)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jì)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回元曲繁荣的原因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短暂的,但是国力空前强大的,元曲能和和唐诗、宋词并例齐名是非常了不起的,元代戏曲兴盛原因一、 戏曲兴盛的基本前提1、 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2。

宋词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这首词描写了北宋年间杭州的繁华,这里有“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当然,“十万人家”虽然只是文人的套话,通常都不能当真,但史料告诉我们,当时杭州的人口规模真的在这个数量级上。

不但人多,而且富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可以想见当时富人的生活风貌。

至于当地长官,那更是“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被盛大的仪仗簇拥着,喝酒听歌,吟风赏月。

当时的这位杭州市长名叫孙何,没做官的时候就和柳永是朋友,但孙何都已经做到“千骑拥高牙”了,柳永还只是凭着填词作曲的本领混迹市井,很没面子。

所以柳永想找孙何叙叙旧,但今非昔比,一介书生通不过市长大人的森严门禁。

柳永想到,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孙何到时候一定会办宴会,宴会上一定会请最当红的歌女唱歌助兴。这是机会。

宋词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于是,柳永写出了这首《望海潮》,连词带曲,交给一位名叫楚楚的当红歌女,请她在中秋宴会上演唱,如果孙何询问这首词的作者,那就如实回答。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滋润了宋词元曲;二,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为宋词元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三,思想上不断解放,各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宋词元曲的灿烂辉煌.

事情果然按照柳永预期的方向发展,就这样,柳永终于和孙何重新搭上了关系。(《古今词话》)

而且,这首词大概率上会流传出去,一旦传到京城,皇帝听到之后难道不会生气吗?

孙何显然是爱听的,皇帝应该也会爱听,因为这首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已经充分说明了国泰民安,这当然要归功于皇帝圣明和官员称职。

在这样太平无事的好年景里,哪里用得着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呢?当然也更没必要艰苦朴素、节衣缩食了。

宋词爆发与酒楼兴盛

只要做了文官,人就可以很闲,薪水也可以很高,那么,怎样用掉这些闲钱和闲暇呢?

闲钱和闲暇有的是用武之地。

单是酒楼,宋朝人有记载说,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有豪华酒楼七十二家,称为正店;小型酒楼数不胜数,称为脚店。(《东京梦华录》)

酒楼作为娱乐场所,当然少不得女人和歌舞,于是需求制造供给,娱乐业的巨大商机催生出海量的年轻漂亮的歌舞艺人。

艺人要想在市场竞争里胜出,除了个人资质之外,还必须掌握最新、最流行的歌曲。

这样一来,一线的词曲作家当然成为抢手资源,艺人们甚至养得活专业的词曲作家。

我们也许觉得皇帝和政府不愿看到这种景象,但真实情况刚好相反,因为娱乐业的繁荣兴旺一来可以彰显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二来酒税是政府很重要的一项收入来源。

所以在王安石变法的时代甚至出现过这样一种荒唐事:

宋词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农民可以进城向政府借贷,这是王安石“新法”的内容之一,但有些地方官非常精明,会在农民回家的路上安排酒楼表演节目,让花枝招展的歌女们载歌载舞。

结果,淳朴的农民往往经不起诱惑,才借来的钱还没焐热就在酒楼里消费掉了。

这里没有强买强卖,没有横征暴敛,只有市场手段。

小结

商品经济催生出高度发达的娱乐业,高度发达的娱乐业又不断催生出更新更好的流行歌曲。

这些歌曲,就是我们熟悉的宋词。只不过今天曲谱早已经失传了,宋词才由视听艺术变成了纸面上的文学读本。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10:20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20:59

相关推荐

  •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8 229
  • 元曲曲牌名曲,曲牌名和词牌名的区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赏读:正宫.端正好,是元曲中一个曲牌的名字,这首曲子出自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

    2023年04月20 256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朋友相聚一刻经典句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孔子、对记述孔子言行的《

    2023年05月09 283
  • 蝉的诗句,小学古诗《蝉》

    咏物诗,是诗歌中的一类,主要是托物言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自喻,诗人会在对“物”的描摹中,抒发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流露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古人的咏物诗有许多,“蝉”便是经常被写进诗歌中

    2023年05月19 252
  • 背井离乡的诗句,李白背井离乡的古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凉六月,夏雨荷风,园林景致,柳荫花繁,正当出游的季节。往年此季我还背着行囊,李白背井离乡的古诗,登山赏景,临池赏鱼,流连在江南的别院亭

    2023年04月10 307
  • 形容帅哥的诗句,描写男子俊美的诗句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少年窈窕何能贤,

    2023年05月11 296
  • 屈原最有名的诗句,屈原最有名的三首诗

    屈原(前340?—前278?),我国古代第一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是我国唯一一位在全世界受到纪念和承认的伟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一、尺有所短,寸有

    2023年05月09 217
  • 诗句有哪些,古代诗句有哪些

    图片作者:石家小鬼​&34;、&34;、&34;、&34;、&34;、&34;、&34;、&34;……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你都知道出自哪些诗词吗?00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励学篇》宋·

    2023年04月11 238
  • 元曲阳春曲格律蓦,元曲喜春来格律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2023年04月20 281
  • 赞美春雨诗句有哪些,赞美春雨默默奉献的诗句

    盼望着,盼望着,春雨终于来了。春雨是早春的盛宴,催开了土里的小苗,催开了田间的花苞,每一个雨后,都酝酿着一次新生。雨水洗净了人间,鲜花温柔了春天。在山水之间,听一场春雨也能遇见诗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

    2023年04月30 220
  • 听其言下一句是什么,听其言而知其意下一句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始”指起初。“今”指现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前我看一个人,是听他说什么就信什么;现在我看一个人,听其言而知其意下一句,先听

    2023年05月25 219
  • 宝塔镇河妖的下一句是什么,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搞笑

    古代的时候,土匪是很常见的。不过有些土匪是行侠仗义,有些则是强取豪夺。在历史上,土匪终究成不了大气候。现如今的人们认为土匪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前途的。在古代的时候,土匪大部分都以打家劫舍

    2023年05月09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