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始”指起初。“今”指现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以前我看一个人,是听他说什么就信什么;现在我看一个人,听其言而知其意下一句,先听他说什么,再看他做什么”。其实质是指真正认识了解一个人,不但要听他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怎么做的。
只有了解了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才能算是真正了解了一个人,而不至于被某些人的虚假与过分的言词所蒙蔽。这里强调的如何知人识人。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方言行是否一致并不单单人家怎么说和怎么说,同样还取决听的人和看的人怎么听和怎么看。更重要的是听的和看的转换成的是不是客观真实的评价。并不是任何人都懂得倾听,都会观察。并不排除听的过程中的遗漏、误读甚至曲解;观察也是,观察者自身的品行、能力、学识也很重要,苛求、歪曲、戴有色眼镜、只做手电筒等层出不穷。当然最终对于一个人评价还是得去看他做了什么和怎么做,因为一个人的选择体现他的价值观,一个人永远都在做自认为最正确的事。
观其行
最近一段时期,王阳明的心学大行其道,强调知行合一,也是说明真正了解一个人,就看他是否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执行。诚然我们要学会倾听,通过别人说什么去了解其性格品行,要学会观察,客观公正地通过别人做了什么去给其定位。所有一切还得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时间。等时间过去,一个人的本质就会慢慢显现。现在,我们想想,把自己说的都做到,看起来是很容易,其实真正执行起来却特别困难,一个人如果把自己所说的,都持之以恒地做到了,这种行为就非常了不起,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
《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