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朋友相聚一刻经典句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孔子、对记述孔子言行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孔子、对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多次提及,时常引用。今天,是孔子诞辰。让我们一起学习,体味总书记引用这些名言隽句的深意和韵味。

引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讲话原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今天来同大家座谈,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和建议。

下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

——2012年12月5日,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述而》

引名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话原文

朋友相聚一刻经典句子,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雍也》

引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话原文

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论语·为政》

引名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讲话原文

——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典故出处

《论语·颜渊》

引名句

“使人者器之”

讲话原文

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论语中说“使人者器之”,使用人要按照个人才能合理使用,越是人才资源相对紧缺,越要注重通过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成长。

——2013年4月10日,听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典故出处

下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春秋·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是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

《论语·子路》

引名句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讲话原文

——2014年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季氏篇》

引名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讲话原文

——2014年5月15日,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学而》

引名句

“和为贵”“和而不同”

讲话原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

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是:不亦乐乎。出处:先秦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有朋自远方来的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特别展示了此章中。

——2014年6月28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大会的讲话

典故出处

“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引名句

“君子义以为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讲话原文

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典故出处

“君子义以为质”出自《论语·卫灵公》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

引名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讲话原文

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仁者乐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

讲话原文

中国的友好邻邦塔吉克斯坦有“高山之国”的美称。层峦叠嶂、奇峰林立的帕米尔高原,是雄鹰展翅翱翔的地方。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仁者乐山。”这样一个雄壮多山的国度,人民宁静而有内涵,令人神往。

——2014年9月10日,在塔吉克斯坦《人民报》和“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同时发表题为《让中塔友好像雄鹰展翅》的署名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讲话原文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

典故出处

《论语·卫灵公》

引名句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讲话原文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讲话原文

古人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

典故出处

《论语·八佾》

引名句

“德不孤,必有邻”

讲话原文

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中日两国人民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

出自——《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里仁》

引名句

“己不正,焉能正人”

讲话原文

“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有朋自远方来”下一句是: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拼音: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lái , bù yì yuè hū?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出处:先秦的《论语·学而》:学。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典故出处

《论语·子路篇》

引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一句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7年2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上一篇 2023年05月27 03:04
下一篇 2023年05月27 02:25

相关推荐

  • 红豆生南国全诗拼音,古诗《相思》拼音版

    前几天,诗词君听到一个朋友读王维的《鹿柴》,把“柴”读成了【chái】,把“返景”的“景”字读成了【jǐng】。在诗词中,有许多我们从小读到大的诗词,字词音却读错了,今天,就来看看我们从小背到大的易读

    2023年04月13 312
  • 赞美葡萄的诗句,描写葡萄的好诗句

    七夕就要到了,描写葡萄的好诗句,你是否听到过七夕与葡萄架的传说:传说在七夕的晚上,牛郎和织女相会鹊桥,只要躲在葡萄架下,就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葡萄1、《葡萄》【唐代·唐彦谦】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2023年05月09 225
  •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上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啥意思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上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夜阑卧听风吹雨"的下一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满意请采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

    2023年06月05 290
  • 形容桃花美丽的诗句,一句诗赞美桃花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桃花的点点飞红,艳如少女,引得无数诗人争相吟咏。“桃之夭夭,一句诗赞美桃花,灼灼其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古往今来,题咏桃花的传世佳句数不胜数。48首桃花

    2023年05月23 269
  • 形容人和景色美的诗句,形容美景的词语和诗句

    【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每天有美文更新,谢谢!】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

    2023年05月25 261
  • 关于梅的诗句,梅花的诗词300首

    梅花,中国十大名花的魁首,咏物诗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她不与凡桃俗李在春天争艳,独自盛放在严寒的冬日,大雪封山时,幽幽冷香,沁人心脾。据张岱《夜航船》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

    2023年05月14 256
  • 写竹的诗句古诗,与竹子有关的古诗20首

    一直以来,竹子一直为文人墨客所钟爱,他们爱它的坚贞不屈、折服于它的凛凛气节,他们写下的无数咏叹竹子的诗篇,让人顶礼膜拜。新竹清·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长

    2023年05月14 225
  • 我本无意惹尘埃下一句

    公元前278年,也就是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国的大将白起率兵攻打楚国,一举攻下了楚国的郢都。这一年的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满怀悲愤地站在汨罗江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年,屈原62岁,政治理想随

    2023年04月12 257
  • 有关牛郎织女的诗句,关于牛郎织女爱情的诗句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古时,在七夕这一天,诗人们

    2023年05月23 302
  • 描写清明的诗句古诗,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

    “网络中国节·清明”诗词鉴赏专题推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既是自然节

    2023年04月30 273
  • 体现母爱的诗句,赞美母爱的千古佳句

    小时候,母亲是一棵树,遮风挡雨,让儿女有所依靠;年少时,母亲是一盏灯,指明方向,让儿女健康快乐成长;成年后,母亲是温暖的港湾,只要有她就有家。母亲节,我们要大声说出来:母亲,您辛苦了,我爱你!母亲节到

    2023年05月29 213
  • 描写紫云英的诗句,开满紫云英的田野诗句

    路遇一大片紫云英目光与一地紫色怀香对视我嘴角上翘,像个得到奖赏的学生大片细密紧紧包裹着寂静的河床仿佛母亲怀抱着熟睡的孩子一头牛在低头啃草,温顺、壮实3、苕(tiáo):紫云英,豆科植物,嫩叶可食。一说

    2023年05月30 28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