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上口的宋词和元曲,朗朗上口的宋词

插画师|柳相禾招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34;或&34;,始于宋代,鼎盛于元。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

插画师 | 柳相禾招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34;或&34;,始于宋代,鼎盛于元。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34;单指杂剧,元曲也即&34;。

我很喜欢元曲,觉得读起来爽利畅快,平易清新。既有宋词的清丽婉约,简洁淡远,又比宋词更加平易朴实。

今日,便分享我最喜欢的20首元曲,一起感受一下元曲嬉笑怒骂,不拘一格的明快魅力!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严忠济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朗朗上口的宋词和元曲

卢挚

唐诗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旋律,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婉转,有的歌颂英雄气概。宋词像是一片耀眼的星空,令人向往。而元曲则是用来怡情,慰藉人们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灵。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干荷叶八首·其一》

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朗朗上口的宋词和元曲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殿前欢·酒杯浓》

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越调·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朗朗上口的宋词和元曲

《正宫·端正好》(《西厢记》)

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阿鲁威

《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我个人觉得唐诗更好,because唐诗有很多的类型,十分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 (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平收。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中吕·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漫开,月曾把酒问团圆月。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双调·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真真,花花柳柳春春,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双调·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人月圆·会稽怀古》

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炼丹傍井,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元曲:元曲精选作者:横芜山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

宋词要求比较严格,元曲要求比较简单。宋词和元曲的表现形式不同,宋词是宋朝比较重文轻武因此宋人的词藻相对而言比较华丽和精致,表达了文人的抑郁之情,但词语表达并不尖锐。而元曲是社会发展到了非常矛盾的地步,元曲表达了对。

元好问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塞鸿秋·山行警》

无名氏

《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诗词发展到元曲,已经逼近口语化,再也变体的可能,直到引进西方现代诗,才算是有了新的体裁。

市井中生在出来的小调,生来就有一股独特的生命力,这种蓬勃又鲜明的力量让人欲罢不能。

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现代诗,都无法取代元曲的魅力,虽然它不如唐诗宋词具有充盈的文学性和严谨的格律。

爱元曲的人,大多喜欢与生俱来的坦荡与自由。

不知诸君最爱那一首元曲呢?欢迎一起分享哦!

我是橘猫美学社,关注我,与我一起读诗。如果大家觉得写得还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同样有需求的人吧!

上一篇 2023年05月30 11:27
下一篇 2023年06月05 15:06

相关推荐

  • 带山的诗句,带山字的飞花令1000句

    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它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

    2023年04月22 279
  • 做人要做陈冠希下一句,做人就做陈冠一句话

    01、我这人不太懂音乐,所以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02、如果不是老师让我们别乱丢垃圾,我早就想把你扔出去了。03、求求你月老,以后别在用劣质的线给我牵了嘛,隔三差五的就断。04、等将来我有了钱的时候

    2023年05月26 241
  • 各安天命上一句,各安天命完整句子

    2019年12月份,正在广州上班的我,接到身在河南老家的母亲打来的电话。“你爸快不行了,正在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你赶紧回来吧……”从母亲的电话里,我得知了父亲患了急性心肌梗塞(心梗)!父亲一直在农村干

    2023年05月13 224
  • 廉政诗句,廉洁四言绝句

    1、直而温,简而廉。——《尚书·皋陶谟》廉洁四言绝句,为官应当正直而和蔼,简朴而廉洁。“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皋陶提出的九条选才标准,合称“九德”,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用人标准。2、

    2023年04月24 222
  • 含有燕的诗句,带燕的古诗词100首

    燕子衔来春风暖!春分过后,燕子从南方飞回,大地一派明媚春景。燕子是常见的候鸟,古人称之为玄鸟,《诗经》里就有“天命玄鸟”的诗句。从古到今,燕子一直被人类所青睐,在历朝历代的诗词和绘画之中,经常能见到它

    2023年06月04 264
  • 山寺桃花始盛开全诗,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

    大林寺:在今庐山大林峰。长恨:常常惋惜。插画作者:杨奕雯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白居易这首小诗,既富有情趣又满含科学道理。把意象、气温和物候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山间古寺特有的景色。白居易这首小诗

    2023年04月30 254
  • 带动物的诗句,带动物的飞花令1000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

    2023年05月17 296
  • 形容婆婆偏心的诗句,形容老婆婆偏心的句子

    一句话描述偏心的婆婆:一次又一次的相信和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心寒。一句话描述偏心的婆婆3.多勤政,少懈怠;多正己,少怨人;多公道,少偏心;多信任,少猜疑;多关爱,少冷淡。4.心本就是偏着长的,教人

    2023年04月22 273
  • 赞美老师诗句,赞美老师的最佳古诗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赞美老师的诗句1、远师【唐】白居易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

    2023年04月19 242
  • 古朗月行全诗,古朗月行全诗16句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

    2023年04月20 300
  • 元曲中的叛逆事件,名人的叛逆事件有什么

    81、山坡羊陈草庵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作者简介]陈草庵(1245-1320后),字彦卿,号草庵,大都(今北京)

    2023年04月13 288
  • 岐王宅里寻常见的下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这首诗

    这首小诗不知多少人读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假如单以字面意思解释,这首诗说的是:“我在岐王和崔湜(此处杜甫弄错了,应该是崔湜之弟崔涤)那里

    2023年04月25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