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冷泉声苦
兰溪三日桃花雨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官,降职。龙 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 切。
淅淅溪风一岸蒲
春与青溪长
直到门前溪水流
关门不锁寒溪水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把对朋友关心、担忧的情绪寄托给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吧。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①,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③西。
【注释】
①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qián)阳县西南,诗中借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指王昌龄。
闻道龙标过五溪上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出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
②五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前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全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夜郎:县名,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境,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天宝三年李白离京,漫游江南,到达扬州之时,忽闻王昌龄由江宁丞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不及送别,便题此诗遥寄远方的友人,以抒发心中的愤慨,慰藉王昌龄。“左迁” ,闻到龙标过五溪前一句是什,古时尊右而卑左,左迁即为贬官降职。
“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当时属黔中道,与王昌龄谪地相近。“过五溪”,写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诗人的惋惜、担心与痛心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
【链接】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以边塞题材著称,擅长七言绝句,被称为“七绝圣手”,名重一时,亦被称为“诗家天子王昌龄”。但他仕途不顺 “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旧唐书》本传),最后被贬为龙标尉。他为人傲岸、耿介不羁,与李白十分投缘,在长安时二人交往密切,感情甚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