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是莫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在歧路”,点出题。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首联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辅卫着长安城,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
只要四海之内还有知己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如同近邻。运用对比、夸张(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天涯”极言相距之远,“比邻”极言心意相通心灵相距之近,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无为在歧路,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感悟诗人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