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需押韵吗,押韵还是押韵

第五讲:元曲对仗的种类及特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韵律,律句的形式”下面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1、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那么元曲韵律对平仄的要求如何,(平仄严格)主要表现在韵脚最

第五讲:元曲对仗的种类及特点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韵律,律句的形式” 下面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

1、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那么元曲韵律对平仄的要求如何,(平仄严格)主要表现在韵脚最明显的是哪几个声调?(上 去、上声和去声的对立很明显,去声韵的独立性却很强,该用去声韵的地方,不但不允许用平声,甚至也不允许用上声。)

2、第一讲我们介绍过,在格律上,词的格律要求严格,而散曲呢比较自由些,所说的自由些表现在哪几个声调的运用?(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上声和去声虽然同属于仄声,但是在元曲里,上声韵比较接近于平声韵;所以在该用上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平声,该用平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上声。)

元曲需押韵吗

3、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曲的律句,与词的律句有区别吗?

(1)曲的律句字音组合平仄相间,跟宋词没有什么不同;很多曲牌与词牌一样,在字音组合上只有平与仄的区别。

(2)字音组合平仄相间,但分去上。有些曲牌,其字音结构主要是平仄组合,但也间杂有去上组合。)还有非律句,有同平拗句,诗词中也有,七言;┼┃┼ ━┃━ 去,(五言又作“┼ ━┃━ 上”)另一种诗词中没有的同平拗句,押韵还是押韵,┼┃━ ━┃━ ━。第六字由平改仄便属律句了,还有孤平拗句。七言;┼ ┃┃━ ━ 去 ━”(五言即作“┃━ ━ 去━”)这种孤平拗句,诗词中也有的。以后我们在写曲中慢慢去体会这些句式结构。

上节课有位朋友提出什么是幺篇,感觉这也是大家需要了解的内容,幺篇:是指同一个曲牌的第二首曲子,即重复前首小令曲调一次,幺篇须押同一个韵部的字。幺(yāo 读腰),就是平时说一二三的一,读成幺(yāo 读腰)。在曲的小令知识中,这个“幺”字,也可以将其变读为“后”,“幺篇”就是“后篇”(後篇)的意思。小令的幺篇可以换头的,叫做“幺篇换头”,字数有时可以增减。也就是改变了第一句或者其后数句格式的这样的幺篇。既然说到幺篇了,那么再介绍下重头,重头:将同一支曲调,重复写作两首或两首以上的曲文,称为“重头”。注意,重头与幺篇不同。幺篇只重复一次,而重头则可以重复多遍。

张可久用了[中吕]《卖花声》的曲调,连续分作《春》、《夏》、《秋》、《冬》四首,这种形式就叫做“重头”。 春、冬冬箫鼓东风暖,是处园林景物妍,一春常费买花钱。东郊游玩,西湖筵宴,乐醄醄满斟频劝。夏、澄澄碧照添波浪,青杏园林煮酒香,浮瓜沉李雪冰凉。纱吸藤簟diàn,旋篘chōu新酿,乐醄醄浅斟低唱。秋、箫箫鞍马秋云冷,一带西山锦画屏,功名两字几飘零。东篱满酒,渊明归去,乐醄醄故园三径。冬、阴风四野彤云密,缭绕长空瑞雪飞,销金帐里笑相偎。毡帘低放,满斟琼液,乐醄醄醉了还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再详细介绍的。前面的作业《越调·天净沙》大家写了,会感觉到此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对仗,关于对仗的问题朋友们是深有体会的。大家都是从诗词一路走来的,律诗,要求颔联(二联)和颈联(三联)必须对仗,有些词牌也规定其中一些地方要对仗,比如《浣溪沙》,下阕的第一二句也要求对仗。而我们现在学习的曲,关于曲子中的对仗问题。曲中的对偶大部分和诗词一样,是偶句对;即上、下两句成对。例如: 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黄芦岸白蘋píng 渡口,绿杨堤红蓼[liǎo]滩头。 虽无那刎[wěn]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liǎo]滩头”、是很工整的对偶吧。还有张养浩的《双调·庆东原》“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整做了三个十年梦。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辟却凤凰池,跳出醯xī鸡瓮。” 一二句“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此为对偶句。大家都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对仗按修辞分类:叠字联、复字联、顶针联、嵌字嵌名联、拆字联、音韵联等;按使用场合分: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杂联等;从趣味角度分:无情对、玻璃对、回文对、药名对、谜语对、集句对等;从内容分:写景联、庆贺联、赠答联、奇巧联等。这一讲,我们仅对元曲对仗的写作形式进行交流。

一、曲的对仗种类

曲词对仗的主要形式,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jì]德《曲律》等书的记载,有以下数种:

1、合璧对

元曲需押韵吗

2、鼎足对

元曲不像宋词分上下阙,元曲一首小令写完即结束。填曲时要注意押韵,现代文字与古代有所差别,所以只要韵母相同或相似就可以,在此不必过分深究。写元曲时也应注意不能因为刻意押韵而失掉意境和立意;不能在字词上过分吹毛求。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亦称三句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中没有,而词中亦少见。如:陆游《诉衷情》下片“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苏轼的《行香子》“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这种对仗形式在词中已经出现,但不多见;而在曲中却常见。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又如: 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再看元代作者:曾瑞【正宫】醉太平 相邀士夫,笑引奚[xī]奴。涌金门外过西湖,写新诗吊古。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醽[líng]醁[lù],孤山山下醉林逋[bū]。洒梨花暮雨。 “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醽[líng]醁[lù],孤山山下醉林逋[bū]。”此三句亦为鼎足对。 元代作者:查德卿【仙吕】寄生草·感叹 姜太公贱卖了云溪岸,韩元帅命博得拜将坛。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zhé]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羡傅说守定岩前版,叹灵辄[zhé]吃了桑间饭,劝豫让吐出喉中炭。”此三句亦是。 元代作者: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问下;这首曲中的鼎足对是哪几句?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下面继续,我们再看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套曲中:“密匝[zā]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醸[niàng]蜜,急攘攘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前后三句都是鼎足对。又如金长渊的【越调】天净沙《春游皖[wǎn]南》中:青藤绿树山花,粉墙黛瓦农家,国道东风悍马。又如: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拍煞》)再如: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xiāo]鸟。(《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拍煞》) 注意:这种对仗方法并非任何曲牌都适用,它与曲牌的句式有关。如:【天净沙】、【醉太平】、【寄生草】、【水仙子】、【折桂令】等等,都是常用鼎足对的曲牌。

元曲虽有固定格格式,但并不生硬死板,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3、扇面对(隔句对)

元曲也可根据平水韵压,因为可以忽略入声。唐诗一般压平韵(即一般为现在的阴平、阳平),宋词元曲有许多平仄通压的词牌、曲牌。

凡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皆称为扇面对。这种对法在诗中是不用的,词中少有(如:沁园春)。在六朝时常用的骈文体就是扇面对,如同我们在辞赋中学过的隔句,这种句式在曲中也是常用的。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中《驻马听》:“法鼓金铎[duó],二月春雷响殿角;钟声佛号,半天风雨洒松梢”。

又如白朴【双调】《驻马听》四首;吹}:裂云穿石,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弹;雪调冰弦xián,十指纤纤xiān温更柔;林莺山溜,夜深风雨落弦头。芦花岸上对兰舟,哀弦xián恰似愁人消瘦。泪盈眸,江州司马别离后。歌: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花朝月夜,个中唯有杜韦娘。前声起彻绕危梁,后声并至银河上。韵悠扬,小楼一夜云来往。舞;凤髻jì蟠pán空,鸟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tuó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这种对仗形式也并非元曲首创,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如诗经《伐檀》中:不稼不穑[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shòu]不猎,胡瞻尔庭有县[xuán]貆[huán]兮。这种形式除《驻马听》之外,在其它曲牌中也经常出现。如:(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其中“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chuàn];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隔句相对吧。又如:(《哀江南·驻马听》)(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其中野火频烧,护墓长楸[qiū]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隔句相对。

4、救尾对

把鼎足对的形式用于一支曲的结尾,是为救尾对。因为有的曲写得比较弱,想用鼎足对来强化结尾,以对此曲进行拯救,故称救尾对。如徐再思的【中吕】《红绣鞋》{道院}:“一榻白云竹径,半窗明月松声。红尘无处是蓬瀛。”“青猿藏火枣,黑虎听黄庭,山人参内景。”其作用:后三句的鼎足对是为了强化全曲。

5、首尾对

一曲之中,首句和末句相对,又称“鸾凤和鸣对”。此种对仗方式为元曲所独有,且常出现于〔叨叨令〕一曲中。如:(《长亭送别·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xī]恓惶[huáng]惶的寄。又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悲秋》):“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琅闹⑴,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⑵。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零哨⑶,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⑷。睡不着也末哥,睡不自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靠⑸。”首句、叮叮当当铁马儿乞留玎[dīnɡ]琅[lánɡ]闹。尾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diū]模登靠。是偶句吧,又如无名氏【叨叨令】过【折桂令】《驮背妓》虾儿腰龟儿背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绞儿细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眼儿眍kōu鼻儿凸驱外走了猢狲怪,嘴儿尖舌儿快洛伽qié山怎受的菩萨戒!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钩儿形条儿样烂茄瓜辱没杀莺花寨。莺花寨命里合该,一背儿残疾,一世儿裁划。便道是倒凤颠鸾,莺俦燕侣,弯不剌怎么安排!“虾儿腰龟儿背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与末句“钩儿形绦儿样烂茄瓜辱没杀莺花寨”。这种首句和末句对仗容易产生循环往复的效果。

因为在现代环境下,平时很少接触到古代韵文,在现代文的影响下,读起来古代韵文就会感觉不押韵。

6、连璧对

元曲需押韵吗

凡曲中有四句对者称为连璧对。此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例如:薛昂夫的一曲【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又如:吕止庵的【后庭花】“苍猿攀树啼,残花朴马飞,越女随舟唱,山僧逐渡归”。又如周德清的【正宫】塞鸿秋《浔[xún]阳即景》的前四句就是连璧对: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diàn];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7、联珠对

曲中更多的句子相对者称为联珠对。所谓更多的句子相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曲中通篇句子都作对仗者,称为联珠对。但另一种说法是同一句式的多句相对称为联珠对。此两种形式在曲中也是常见的,例如:白朴的【仙吕】{寄生草} 长醉后方何碍, 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 醅淹千古兴亡事, 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 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曲前两句相对,当中三句对,最后两句对,可见全篇每句都有对仗,是为联珠对。

后一种说法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 (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 (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 (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 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寛[kuān]三寸。 此曲前六句每句的前三字是衬字,除去衬字后皆是联珠对。联珠对后面的四句又是联璧对。此两种说法谁是谁非,尚无定论,似乎并行不悖[bèi]。我们这里不作深究。

8、两韵对

曲词一般用韵有较密的特点,两句(甚至三句)可既对仗又押韵,故称。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罕见,而在曲词中常见。 下面的出句和对句均押“萧豪”韵: 金陵玉殿莺啼绕,秦淮水榭花开早。(《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拍煞》)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哀江南·折桂令》)

9、衬字对

10、叠字对

如: 乔吉《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对句由叠字构成,称叠字对。

二、元曲的对仗特点

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平仄 曲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更严,而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对仗 曲的。

由以上形式看来,古代戏曲曲词的对仗形式,较古典诗词更为丰富。它具有以下特点:

1、曲的对仗,既可平仄相对,也可同调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

如: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jì]云鬟[huán]窈窕娘。上句的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下句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平”几乎完全不对,这在诗词是不允许的又如两韵对:“绿水滔滔,白鸟飘飘”(《哀江南·折桂令》),出句、对句节奏点上的字声调相同。既可异字(词)相对,也可同字(词)相对。如:“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窦娥冤·煞尾》)“为我”二字相复。对仗要求远不如诗词对联严格,宽对更为多见。

2、俗语入对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古代戏曲“本色当行”的特点有关。

戏曲作家特别注重剧本的表演性,就必须将曲词写得通俗明晓,使口语韵律化。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是《窦娥冤·滚绣球》中的,这一对句明白晓畅,读来有一种节奏美。

3、戏曲曲词衬字多,所加衬字,多数相对,但也有不对的情形。

有时须正确区分正文和衬字,并剔除衬字,才能判别曲词是否对仗。如《柳毅传书》第一折第八曲:“到庙前将定金钗股,香案边击响金橙树,觑[qū]水中闪出金沙路。”剔除衬字后,可以明显看出是鼎足对。 总之:曲的对仗是曲广泛应用的语体形式,是曲的特点之一。曲词的对仗,与古典诗词中的对仗,既有共同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曲课我们交流了五讲,重点与大家介绍了曲的基础知识,希望朋友们掌握,对我们今后写曲,基础课也是比较重要的。谢谢朋友们的聆听!下面布置作业。

作业:

1、用本讲所学的十种对句方法,各写出一个对句。尽自己的能力,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最好不少于五个。

2、作一首《正宫·叨叨令》。参照曲谱:无名氏的《正宫·叨叨令》正宫·叨叨令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曲例;【正宫·叨叨令 】

溪边小径舟横渡 无名氏

也么哥;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在这两个重叠句句尾加上&34;三字,是[叨叨令]的定格。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元曲前后期不同特点 。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0:40
下一篇 2023年05月14 10:34

相关推荐

  • 描写奶奶疼孙子的诗句,形容奶奶疼孙子的句子

    七律二首喜得孙子狂吟诗——并祝全国小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茁壮成长郭选良2020.5.30.2.祖母。《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像那巧姐儿的事原该我做主的你琏二哥糊涂,放着亲奶奶,倒托别人去

    2023年05月03 255
  • 描写古桥的诗句,专门描写古桥的古诗

    诗人的笔下,风光无限。专门描写古桥的古诗,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泰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赤壁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扬州是“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23年05月14 252
  • 家人团聚的诗句,亲戚聚会的诗句

    春节已过去,在这短暂相聚后。有人开始怀念故乡翘首以盼了!江村唐·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满庭

    2023年05月08 276
  • 全场屠夫状元曲剧,电影屠夫状元曲剧全场戏曲

    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电影屠夫状元曲剧全场戏曲,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专场演出——传统经典剧目《屠夫状元》,将于12月28日晚20:00在河南

    2023年04月11 247
  • 人生无奈的诗句,表达心累又无奈的诗句

    人生在一声啼哭中开始,带着一生的烦恼最后无奈地离开人间。一世人间路,有多少无奈情丝牵绊。12句伤感诗词,很美的悲伤,道尽人生无奈。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浣溪

    2023年05月18 225
  • 形容夏雨的诗句有哪些,与夏雨有关的古诗句子

    诗里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秋日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明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明月,秋天的花也很美。也许,秋花没有春日鲜亮灿烂,秋天的花,别有一番风致,不信,你来看。10首秋花诗

    2023年05月16 249
  • 元曲分类及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3 230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全诗,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

    在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折柳寄情是令人难忘的一幕。伴随着《送别》那动情的音乐,一群姑娘手捧随风摇曳的发光柳枝,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全诗,漫天柳絮飞舞。诗情画意的场景,使人沉醉不已。折柳送别是中国古老的民间

    2023年04月24 262
  • 青山绿水配佳人的诗句,青山绿水的霸气诗句

    釆桑子·暮春雪化无痕残花落处何人惜?小径风凉,绾束回肠,泥瓣拈来悄掩藏。淡云轻笼依稀见,那道山梁,仍旧茫茫,远去莺声牵绪长。采桑子·槐花山中兰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

    2023年04月25 261
  • 描写中秋的诗句,1~3年级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1~3年级中秋节古诗,故

    2023年06月04 273
  • 一本书像一艘船下一句,狄金森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一

    今天是4.23世界读书日,是所有喜欢读书的朋友们的节日。席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人生海洋。”但在追寻广阔天地的过程中,不会选,读不懂,读不透,没意义,成为无数人逐

    2023年04月25 224
  • 中国通史元曲简介

    适意与狂肆,在元代散曲中都有超越前人的表现。这也是文化交融、环境宽松的元代特有的文学现象。先说适意。元曲表现人生适意的作品很多,不少曲家都有此类作品。如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闲适》:一、《中国通史

    2023年04月18 26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