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1271—1368年),又称大元,宋词元曲属于诗歌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1279年统一全国。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取代。
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
直至1402年才去国号元并改国号为“鞑靼”。
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大元”起,历十一帝97年。
明 · 沈周 《落花诗意图》
【张可久】(1270年—1350年),字可久,号小山,庆元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001.《人月圆·春晚次韵》
【元】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
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崔护有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门掩残红”象征着爱情的花朵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而凋零,青春也将在这无情的岁月中流逝!
002.《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秋风、梧叶、夜雨、芭蕉,渲染了萧索、凄冷、孤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之愁。③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秋风吹。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
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李白有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萧瑟的西风下驱马奔波,在落月昏灯下发愤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莫非是命中注定?垂钓的严子陵,思恋莼羹的季鹰也要笑我啊!
003.《殿前欢·离思》
【元】张可久
月笼沙,十年心事付琵琶。
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
春残豆蔻花,情寄鸳鸯帕。
香冷荼蘼架。
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杜牧有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004.《殿前欢·客中》
【元】张可久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
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
青泥小剑关。
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李白有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风雪千山”换来的却是“半纸功名”,明知功名不值得追求,却还要“风雪千山”;明知前程渺茫,却还要“南来北往”。知识分子无法抹去的悲剧色彩!
“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2分)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
005.《折桂令·九日》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苏轼有词:“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翠袖美人,殷勤奉盏,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歌女弹琴助兴,都已成过眼云烟,无可留恋。人生如梦,白发苍苍,纵有短暂欢愉,最终仍是不堪回首啊!
元曲描写春天的诗歌1: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元曲描写春天的诗歌2: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
006.《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
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温庭筠有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刘禹锡有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离别。”
春去春来,西陵渡头依然杨柳依依;潮涨潮落,沙鸥忘机虽可爱,但友人踪影难觅,何堪伤悲!烟水悠悠不解愁,深情诗句不牵舟。余音袅袅,如水长流。
007.《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4分)小题2:①结句借物抒情,紧承上句,写目中秋光虽断而菊香萦绕,点明时间,体现乡思之浓。②“黄花”这一重阳节的特定景物,即呼应诗歌开头的“登高”,又统收全曲,使全曲结构浑然一体。③虚实结合,情味悠长。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
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秦始皇在骊山造阿房宫以宴乐,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立金谷园以行乐,隋炀帝修大运河下扬州以游乐。都骄淫腐化,不堪回首。
霸王别姬、吴蜀破曹、班超从戎。老百姓的苦谁能体会?不管哪个朝代,老百姓的生存疾苦更甚于穷途末路的英雄美人!
008.《人月圆·春日湖上》
【元】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杜牧有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李白有诗:“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009.《人月圆·客垂虹》
【元】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张翰:字季鹰。因为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毅然辞官回乡吴中。莼,一种圆叶的水生植物。
010.《水仙子·秋思》
【元】张可久
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秋风昨夜愁成阵。
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
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典型的炼字题,学生只要掌握了答题的思路和格式,应该比较容易解答。第二小题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本题要求考生深入阅读,真正理解了本诗,才能准确答题。
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天上白雁,人间鸾女。犹如青鸾顾影自怜,为自己的憔悴而感伤。
心中的苦闷用唱歌是无法排尽的,心上的忧愁用饮酒是无法打发的,漫漫长夜,才刚刚黄昏,将如何度过啊?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西风雁行,清溪鱼唱,吹恨入沧浪。
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