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能享受和自己相匹配的东西,否则,一切都是妄想。
人这一生,每个人命里有多少财,都是有数的。如果你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即使是别人给你一笔财富,你也守不住,会被老天爷给收走。
在日常生活中,“德不配位、必受其累,人不配财、必有所失”,这是很耳熟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品行以及自身修养要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品行不怎么好而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肯定会身受其累,继而也。
德不配位全句,比如,有一张桌子,只能承受十斤重的分量,如果给它放上15斤、20斤的重量,看看这个桌子会怎么样?它就开始变形,可能整个桌子都会坍塌。
比如,有一张桌子,只能承受十斤重的分量,如果给它放上15斤、20斤的重量,看看这个桌子会怎么样?它就开始变形,可能整个桌子都会坍塌。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的意思是自身的德行及福报要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会受到报应即所谓的“反作用力”。孔子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又分成了三个部分:一。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得太大,顿顿饭都是鲍鱼龙虾,住的豪华别墅.....这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终将会有大祸的。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拥有就会失去,得到就得付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物极必反,因果循环。
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还有现在的学生、孩子,不管自己的家庭条件如何,就管父母什么都要最好的。自己是学生,现在还没有赚钱,凭什么就要最好的?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样?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福报是一定的,你越溺爱,孩子就越容易出灾祸。
今天的结果,是昨天的选择,明天的结果,是今天的选择。所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一手主导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有太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做得太满,适当就可以了,但是这个真的很难把握,往往在人性面前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周易·系辞下》里有几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名不副实,必定会压垮自己。厚德方能承载万物,才能引来福报。相反是那句话“德不配位”。
你看着那些领导开豪车、住豪宅,就好想自己也能这般享受。你看那些企业家那么有钱,就想着自己要有那么多钱就好了。殊不知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无常发生,这些痛苦,恐惧,就像筛子,筛掉你所有的废料,最后留下的都是为以后更美好的生活留下的养料。
什么层次的德行,就匹配什么样的人生。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行事,自然会受到报应的。
俗话说,不光人找财,财也找人。如果你命里没有财,那么多少财你也守不住。如果你注定是富贵命,财就会来找你。
无论钱多钱少,官大官小,都要首先去修“德”,要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多做善事,只要“德品”修好了,修“小德”得小富贵,修“大德”得大富贵,人只要一心向善,一生就是快乐的!
释义:一个人的道德德行如果不能与他的社会地位相匹配,那么必定会招致灾祸。出处:《周易·卜辞》作者:孔子 创作年代:春秋 原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翻译: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