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赞美听声不见人的诗句,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是《鹿柴》中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全文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
【注释】
①平湖乐:曲牌名,越调。又名"小桃红""武陵春""采莲曲"等。定格八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四十二字。
4、写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诗句。1.是《鹿柴》中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全文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②.秋烟:笼罩在水上的如烟轻雾。
③练:白色的绢绸。
④入手:到手。流转:迁延变化。此句语本杜甫《曲江》的诗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⑤留连:留恋而徘徊不去。
⑥"江山"二句:语本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信美:确实美。
【翻译】
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连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想到古诗:王维的《鹿柴》可想到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思是: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作品简介】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是元代文学家王恽所作的一首散曲。散曲开篇写他乡之美,但"终非吾土";紧接三句以议论抒写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最后以一声长叹结束全篇,作者把一种深沉、浓郁的思乡情怀写得极为别致。这首散曲以白描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采菱人怀念故乡的情思,诚挚感人,动人心魄。
【创作背景】
【赏析】
这首小令借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客居异乡的乡愁。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营造了如梦似幻的采菱场景。在波平浪静、平如白绢的水面之上,隐约听到说话声隔着秋烟传来,而采菱姑娘的曼妙身姿则隐藏在朦胧秋烟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平添一种朦胧隐约的美,让人生出无限的神往之情,具有一种心理悬念。面对如此让人神往的美景,作者由衷感慨"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如斯美景,请不要那么快就消逝了,我徘徊留恋,不忍离去。"画船一笑春风面",其实是承接"采菱人语隔人烟"而来,朦胧神秘的采菱女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一睹芳颜。但作者只用了"一笑"二字,传神写照,就像《诗经》描写硕人之美之后,点出一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笑便将整个人写活了,灵动而不呆板,富有生机勃勃的气韵。此女一笑,真是让观者如沐春风。融融暖意流转心间,更是神往。
小令以眼前乐景衬心中衷情,哀乐相形,愈是不堪。这首小令的语言上也颇有特色,前五句明丽风流,颇有江南采菱之曲的韵致,而后半部则转为平实朴素,诚挚感人,动人心魄。
【作者简介】
【赛大家书法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