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乌镇酒舍歌》 明代 瞿佑 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译文:渐渐靠近村庄,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大雁飞鸟在河面上阵阵飞过。一对石塔耸立在东西两侧,船夫说这就是传言中的乌。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江南,一个充满了儒雅风情的名字,而水乡于江南而言,如影相伴;江南小镇皆是水乡,而之中最为胜者当属“落花流水人家近,小桥侧畔有青旗”的乌镇了。
明史鉴《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其一: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明史鉴《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其二: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蛾。
乌镇之名从何而来,据说当时此地的房子都是被涂成黑色的,而当地的人们又将‘黑’常称作‘乌’,于是,乌镇之名便由此而来,而这,与她水墨图画般的景色更加相得益彰。
乌镇,乌镇最出名诗句,一个拥有1300年历史的优雅古镇,一个充满唐诗宋词韵味的古镇,这里充满了马致远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
初入乌镇,抬脚步于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两边形态各异的民居以及仍旧居于此地的乡民,让人有一种瞬间穿越历史的感觉,这里没有繁华大都市的浮躁,多的是一种清新的宁静,似乎在此地多走一步,都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青石板古街大约绵延一公里左右,两边白墙灰瓦铸就的房舍,无不透露出乌衣巷口夕阳斜的韵味。穿过古街,身旁静静流淌的河水,摇橹而过的船家,家门口闻茶品味的老人,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只有一种幸福与安然的享受。
走桥,又称‘走十桥’或‘去百病’是乌镇人过元宵特有的一个习俗,于元宵节当夜,人们便三五成群外出游玩,行走之中不能少于十座桥,线路自定,但是不能重复,之所以会有这个习俗,主要还是为了帮助妇女们驱祸避灾,相传古时的妇女们在走桥的同时,也会将手中所带平时熬药的药罐丢入河中,寓意流水带走病痛,新的一年无病无灾,现如今已经没有了丢药罐的行为,只剩下单纯的祈祷平安和游行之乐。
走完了桥,就应该坐船了,船有单橹或者双橹,最美的乘船时刻当属入夜,河道两边的人家和店铺相继都亮起了各色的灯光,河道也有专属的灯光,船行其中,随着流水轻轻摇晃,仿佛是游走于科幻的时光隧道一般,真怕下一刻就穿越了。
天不亮,艄公的摇橹声就会提醒你该起床继续欣赏美丽的乌镇了。揉着惺忪的睡眼,缓缓推开临河的窗户,薄雾缭绕下,整个小镇陪着你一起苏醒,小船在艄公的摇橹西之下,宛如丝带一般划过水面,船尾荡开层层涟漪,缓缓而去,从容不迫,像极了这千年的乌镇。待日头高照,乌镇人家便挂起色彩各异的衣裳,犹如彩旗一般迎风招展,而更加快乐的便是那些孩童,他们只管玩耍,只管开心。而终于等待黄昏的日落,余晖下,乌镇就像一个迟暮的老人,带着温和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外出归家的孩子,此时的行船似乎也铆足了劲想要回家。
乌镇,一个简单纯朴却不遗历史的厚重,一个澄净,清幽却不失浓墨重彩的灵秀之地,来到乌镇,需要乘船而行,顺水蜿蜒,看小桥流水,看古道人家,用心去感受这千百年来的绵长韵味与厚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