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只影系人间下一句,嗟余只影啥意思

编者按: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拜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中秋佳节,产生无数的佳作名篇。在2022年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12首著名的中秋诗词,与网友共

编者按: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拜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纷纷寄情于中秋佳节,产生无数的佳作名篇。在2022年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12首著名的中秋诗词,与网友共度佳节。

最经典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 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 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感言】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嗟余只影啥意思,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最感伤

余只影系人间下一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感言】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最寂寥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感言】这是统编教材六上的一首诗。全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最边塞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感言】《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很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最雄浑

望月怀远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同死焉能两相见,一双白骨荒山里。及我生时悬我睛,朝朝伴我摩书史。漆棺幽閟是何物?心藏形貌差堪拟。去年欢笑已成尘,今日梦魂生泪泚。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 整夜不眠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最清冷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余只影系人间下一句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最壮阔

念奴娇·过洞庭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象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最科幻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译文】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感言】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最美好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感言】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 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 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最亲情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 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感言】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 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最惆怅

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佳节,是吉祥、团圆的节日,家家户户,欢声笑语。一轮明月静静地洒下皎沽的光辉,庭院里梧桐树轻轻地摆弄着自己的影子。可中秋夜,又是个最易触动愁绪的日子。远离家乡、漂泊不定之人独自坐在灯火阑珊的角落,愣愣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天上宫阙.今夕又如何呢?素洁的嫦娥啊,就真的无怨无悔吗?真的愿意夜夜伴着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而丝毫不感到寂寞和惆怅吗?

人亡有此忽惊喜, 兀兀对之呼不起。嗟余只影系人间, 如何同生不同死?及我生时悬我睛, 朝朝伴我摩书史。漆棺幽閟是何物? 心藏形貌差堪拟。译文:人虽已故发现有遗像突然感到惊喜,用心的看着遗像终日相呼而不。

【感言】也许,不只天上,人间的离别滋味也是一样的,在此中秋佳节,每一个不能和家人一同赏月的人也都有同感吧。

最伤心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译文】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资料整理:丛芳瑶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02:59
下一篇 2023年05月31 03:42

相关推荐

  •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全诗,人不如新,物不如故,你我不及初识

    【原文】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出处】汉·《古艳歌》企业回一般情况下,去世的老人的寿衣由子女或者儿媳帮忙穿上。如果是女性逝者,一般是由女儿或者儿媳妇帮忙穿,男性死者就由儿子或者女儿、

    2023年05月25 244
  • 写月的诗句有,描写月亮的小众诗句

    明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诗词中的经典意象。李白《静夜思》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总能勾起游子浓浓的思乡情绪;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里,“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照彻了思妇的寂寞;谢

    2023年05月23 258
  • 《七律·长征》全诗,《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

    2023年05月02 207
  • 生活美好而简单的诗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片段

    落寞是什么?是在万千人群中,周边喧嚣热闹,而你却如同身处寂静的荒野中,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片段,无人可诉说,无人可欢笑,那种感觉,周围越热闹,你越窒息。友人间真挚的感情,可以跨越时空,让你不管身在何方,都

    2023年05月03 210
  • 言志的诗句,关于言志的古诗词名句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汉:曹操《龟虽寿》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

    2023年06月03 313
  • 醉太平怀古元曲,醉太平醉太平原文注释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开头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刻画了作者愤世嫉俗,同情百姓疾苦,痛恨社会丑陋的形象。《醉太平怀古》【元】张可久人皆嫌命窘,

    2023年04月09 271
  • 含云字的诗句,云的古诗大全300首

    &34;。自古以来云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对象,歌咏云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或是&34;的物是人非,云的古诗大全300首,或是&34;的情有独钟,或是&34;的满怀豪情,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轻盈飘逸的

    2023年05月09 227
  • 列举元曲作家及代表作,元曲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代盛行诗,宋代流行词。到了元代,产生了元曲。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元曲大大丰富了元代人的精神生活。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代

    2023年04月12 234
  • 寓意好的名字出自诗句,寓意美好的古诗词取名

    古之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流传着先辈的意志,同时也是民族意识的传承,而通过古诗词给孩子起名字,便是传承民族信仰的一部分,不仅让名字更有内涵深度,同时增加名字的诗情画意险恶的富有文化。那么下面

    2023年05月02 290
  • 绵绵思远道全诗,绵绵思远道蓝忘机接的下一句

    扫地的时候,从书桌下面捡到一张纸条,字很小很小,是孩子小树的课堂默写错误订正。默写的是杜审言的两句诗: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罚抄到第五遍的时候,字已经歪扭,像枯树枝断在纸上,看不到任何感触与情绪。他

    2023年04月30 221
  • 元曲四大家最著名的是谁,元曲四大家分别是谁谁谁谁

    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元朝的杂剧占据着一席之位。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四人分别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也被后世誉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2023年04月19 247
  • 元曲精装版图片,精装版和平装版

    《元曲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蒋星煜主编齐森华叶长海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集邮报》2015年11月20日全套邮票(不包括插册)标价340元。山西《集邮报》2015年12月30日“月末邮市”2014

    2023年04月16 28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