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家马致远生平,马致远与谁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汉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杂剧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

马致远(1250~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

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马致远与谁并称元曲四大家,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马致远人物生平简介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马致远的简介是什么 1、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2、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 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 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 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散曲

元朝人。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被誉为“马神仙”,大都(今北京)人。他是一位“姓名香贯满梨园”的著名作家,又是“元贞书会”的重要人物,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虽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为主,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为一炉,创造了曲的独特意境。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元曲家马致远生平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上一篇 2023年06月01 10:4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7 09:11

相关推荐

  • 风的诗句,风的诗句飞花令

    风是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古人爱写风,但风格却毫不相同,来看看这6首古诗,领略“风”采!咏柳1、东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2、紫恨红愁千万种,东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3、

    2023年06月01 270
  • 带有数字的诗句有哪些,含有数字的古诗100首

    一二三四五六七,如果写入诗词,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高明的诗人将数字入诗,有的使情感更加深厚,有的使描写更加细致,有的使音律更和谐……今天推荐30首经典而有趣的数字诗,一起体会数字与文字结合的奇妙。《懊侬

    2023年05月04 302
  • 元曲分类及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3 230
  • 端午思恋家人的诗句,思念家人和亲人的诗句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13:醉

    2023年05月14 268
  •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伸手不食嗟来之食上下一句

    人穷志不穷,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是也,非也?《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伸手不食嗟来之食

    2023年05月18 214
  • 千古诗句,作文中惊艳的神仙诗句

    宅在家,没事做?不如来学写诗词吧!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八节课,教会你写格律诗。李白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思》3.举头望明月,低

    2023年05月30 256
  • 竹喧归浣女下一句,朱宣归浣女的下一句

    [闽南网]近段时间以来,气温持续下降,秋意渐浓。现如今,到了九月,朱宣归浣女的下一句,人们渐渐感觉到舒爽月,但是也经常出现秋雨连绵的景象,秋雨纷纷也正预示着天气变冷,所以大家要保重身体。一场秋雨一场寒

    2023年05月09 212
  • 身在曹营心在汉下一句,身在曹营心在汉对联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典故中曹营指三国时期的曹氏政权;汉指刘备政权或者历史当时没有灭亡的东汉王朝。在三国中,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故

    2023年05月29 284
  • 春潮带雨晚来急的下一句,春潮带雨晚来急暗含意思

    欲知画能巧,唤取真来映。并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镜。安钗等疏密,着领俱周正。春潮带雨晚来急下一句是什么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滁州西涧朝代:唐代作者:韦应物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2023年05月01 237
  • 描写无锡太湖的诗句,无锡太湖美景色的诗句

    无锡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无锡太湖美景色的诗句,因半岛探入湖中状如神龟昂首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萧萧,水波荡漾,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访古探幽、寻觅灵感的好去处。明嘉靖年间,一日,已是耄耋之年的文徵明来

    2023年04月22 248
  • 中元节的诗句,中元节的古诗小学

    又到七月十五-中元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的古诗小学,核心是敬祖尽孝,为后人所铭记和传承。在古代,中元节是一个十分热闹的节日。虽说这一天以祭祀先祖为主基调,但在广大参与

    2023年04月25 292
  •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上一句,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前一句

    韩城传媒网民生/社会/时讯/热点关注刬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刬【chǎn】,通“铲”,意为削、平。李白在诗中表示

    2023年05月19 3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