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诗句,关于敦煌的唯美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极为确切地点明了敦煌这一古城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由中原通往西域乃至欧洲的唯一通道。

东汉地理学家应劭解释敦煌为:“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盛大辉煌之地。

敦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6世纪。

当时中原的两大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爆发了激烈的争斗,最终黄帝获胜,炎帝部落主体同黄帝部落融合。而炎帝则带着少数人往南走,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国”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迁到了河西地区,并在敦煌繁衍生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通道,这便是鼎鼎有名的“丝绸之路”。

敦煌诗句

而敦煌,正好处于这条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

为了确保线路的繁荣与安定,汉武帝在正式设立敦煌郡后,又在其下设玉门、阳关、中部、宜禾四个都尉,分别镇守敦煌境内的南北两条丝绸古道。

东来西往的外国使节、僧侣、商贾们,都必要在此经过,等候签发通行证。

敦煌由此成为西域重镇,在当时拥有着近4万人口,成为东西方政治、文化、商业交流的中心。

而作为敦煌最值得造访的一处景观,莫高窟也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也并非是一夜成就。

相传公元366年,有一位叫作乐僔的僧人。有一天,他云游到了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斜,关于敦煌的唯美诗句,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望去,但见山顶上有金光万道,仿佛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

乐僔被这奇妙的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僔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

敦煌诗句

这便是莫高窟的由来。

敦煌诗句

公元4世纪,由于中原战火纷争不断,而河西地区则相对来说较为安定,大批僧人来到敦煌,并继续着石窟的营建。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送君走马去,遥似踏花行。度迹迷沙远,临关讶月明。故乡飞雁绝,相送若为情。”《敦煌乐》年代: 明 作者: 杨慎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

隋唐年间,政治繁荣,文化包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活跃,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五代至宋,统治者们继续开凿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整修。

一直到后来丝绸之路走向沉寂,敦煌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军事、经济地位,石窟的开凿才渐渐终止。

莫高窟被称作“沙漠中的美术馆”和“艺术与信仰的精神绿洲”,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

赞美敦煌的诗有这些:1、杨慎《敦煌乐》2、曾棨《敦煌曲》3、《敦煌太守后庭歌》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

敦煌壁画有佛像画、经变画、故事画、山水画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还要属“飞天”。

"敦煌城头夜半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敦煌城楼》中的名句,描写了登上敦煌城楼的壮观景象。"敦煌一片雪花香,千古胜事皆成梦,只有诗人功德长。" 这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作《敦煌吟》中。

“飞天”来源于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及中原文化的融合,在传说中,是侍奉佛陀及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

壁画里,这些飞天造型身着轻软的衣衫,长长的飘带,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构筑了一个极为优美空灵的世界。

敦煌,亦是边塞诗歌的发源地。

据统计,敦煌遗书中留下的敦煌诗词共有两万多首,如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大诗人,都曾围绕“两关”(阳关和玉门关)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慎的《敦煌乐》,则描摹了一幅极为鲜活生动的敦煌景象: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元代以后,莫高窟就越来越少为人知,几百年间基本保存了原貌。

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 译文:高贵的天子不知道细柳是什么,但是将军在敦煌边疆早已守卫多年。 4.描写“敦煌”的诗句有哪些 1. 《望江南》敦煌曲子 莫攀我,攀我大[1]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折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在20世纪百年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历史里,敦煌的大批文物典籍流失,壁画和塑像更是蒙受了巨大的破坏。

幸而如今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敦煌文化的巨大价值与魅力,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也在一点点细化与实践。

在莫高窟博物馆的院子里放着一块石碑,上面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的题词——“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横渡千年的时光,敦煌这座沙漠深处的孤城,承载着的也许并不只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文化的蜿蜒交融,它也是活了一千年、历经风霜雨雪而坚韧巍峨依旧的壮阔生命。

上一篇 2023年05月30 13:1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05:24

相关推荐

  • 喜大普奔下一句是什么,喜大普奔怎么回复

    不少看过病的朋友都会有这种经历:在医院上上下下一顿忙,最后一看收费单,大惊!药费怎么那么贵!恨不能让医院打个折。当然,喜大普奔怎么回复,这是不可能的。,但这次不一样,能帮你打折的真来了!12月6日,由

    2023年05月30 231
  • 元曲杂剧四大悲剧pdf,元曲四大悲剧四大喜剧

    元曲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一课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为出彩的要算是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的小说了,其中元代杂剧“四大悲剧”也是杰出代表。《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白朴著,

    2023年04月14 300
  • 描写服装的诗句,形容服饰美的诗句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称。自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起,至清“剃发易服”止,华夏衣冠,更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缩影。上衣下裳,天地阴阳;圆袖交领,天圆地

    2023年05月03 310
  • 描写爱情的诗句古诗,古诗绝美千古名句大全

    250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读《诗经》,我们便不懂如何说话。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始,中国文学的总源头,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如果说一生只能

    2023年04月23 272
  • 日落月升下一句,日落月升经典语句

    几乎每个认识过苏轼的人。都有一个忘不掉的东坡情怀。有时我在想这世界那么大能让我遇见你为何不能让我再遇见你只是单纯地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说不清楚什么样的心理大概是好奇只是好奇也只能是好奇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

    2023年04月26 261
  • 唐诗宋词元曲什么明清,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

    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先秦时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当属散文,散文也分两种,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那个年代,文学和非文学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先秦时期,当属散文,散文也分两种,一

    2023年04月13 236
  • 坚持的诗句,形容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的诗句

    插画师|是大魔王喔“一时失志毋免怨叹,一时落魄毋免胆寒……有时起,形容持之以恒长期坚持的诗句,有时落,好运,歹运,总嘛爱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叶启田这首《爱拼才会赢》歌曲,

    2023年05月10 227
  • 关于动植物的诗句,包含动植物的诗句

    早梅唐·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

    2023年04月14 275
  • 什么时候是元曲的鼎盛时期,宋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宋朝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关汉卿(1219年-1

    2023年04月17 245
  • 小满诗句,《小满》古诗原文

    《小满》古诗原文,今天是2018年5月21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是指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最美小满诗词,遇见最美初夏!《阮郎

    2023年04月26 212
  • 秋天景致的诗句,清幽的景致的诗句

    清幽的景致的诗句,秋,没有春的潋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苍凉。秋天是四季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这里整理了60句关于秋天的诗词,看看诗人笔下的万千秋色,哪一句打动了你?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023年05月25 224
  •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下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吾上下求索

    央视新闻​​"长大成为一名科学家",大概是无数孩子儿时的梦想。而实现这一梦想,非坚韧之志、勤勉之才、呕心之作不可。今年5月30日,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成就今日之中国、开拓未来之中国的科技工作者,

    2023年05月14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