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近来事杂,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平静的心情,写些较长的文字与粉丝朋友们互动。考虑已经多日没有写点什么,实在辜负头条这么优质平台的期待,今天就利用十分钟时间,谈点古典文学类话题。
唐诗、宋词,很多人都谈得多了,不如说说元曲。而在与唐诗、宋词比肩的元曲里,有一首特别好玩的《越调.天净沙》,出自“惺惺道人”乔吉之手,实在值得一说。
该曲文本如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译文〕自从把你送走,习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凭倚栏干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16、四块玉.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西揭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
这首曲自作者创作产生流布后,即被誉为“叠字小曲第一”,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并在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有些影视剧里也予以采用,例如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电影中那个“对穿肠”就用了这个梗儿,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出来再次欣赏。
至此,大家一定对写出这首绝妙小曲的作者生出了好奇。作者乔吉,剧作家,生于1280年,卒于1345年,享年65岁,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人,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据传脾气有点不好,平常面容神色挺威严的,令人敬畏,似乎不太好接近。虽没有跻身“元曲四大家”之列(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四大家),但文学创作方法上的所谓“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却是他提出的,影响不可不谓深广。还有一点是,大约在他进行杂剧创作的时候,也是但丁在西方写出《神曲》之时。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
一般用什么什么道人自称的古人,命途基本都不怎么顺遂,乔吉的一生就堪称潦倒,多数时候,都是在江湖中流落,过着窘迫的生活。他的作品却情丽非凡,质朴通俗中兼富典雅,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和极强的生命力。
这首小曲,就是对乔吉才华与能力的绝好证明。
敬待您的大作!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