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全诗,醉里挑灯看剑全诗翻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

一、题解

同甫是陈亮的字,爱国学者,醉里挑灯看剑全诗翻译,称为龙川先生。才气超迈,主张抗战,屡受打击。淳熙十年(1183)春给作者写信,除表达来访,还索词。因陈未践约来访,作者特写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

“破阵子”是词牌,“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标题。词,一般来说以首句为题目。

词,又叫“诗余”,也可写“辞”,又叫“长短句”,它是一种文体,产生于唐,繁荣于宋。词的曲调、字数、韵律都是一定的。按词调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分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风:大笔勾勒,纵横潇洒,开阔健朗,清超豪迈;后者,以李清照和秦观为代表,词风:铺叙细腻,婉约流畅,典雅工丽,少昂扬之气。宋词原本艳丽,苏轼对其作了彻底修改,使其离开花间小径,进入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词分上下两片(阙、段),下片首句叫“过片”或叫“换头”。

词的对仗,只求词性相对,结构相类,韵相同,不要求平仄。中间可换韵。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智勇过人,是一位深谙军事、勇冠三军的“战狼”。他才华横溢,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与党怀英合称“辛党”,称“一时瑜亮”不为过。21岁任山东义军首领耿京部掌书记,擒杀叛将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先后任江西、湖南、福建安抚史,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力排众议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局势。由于他与执政者政见不合,屡遭劾奏,屡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宰臣韩侂胄(tuōzhòu)接连起用他,也做过一些小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抱憾病逝,时68岁。谥号“忠敏”。

二、关于词文内容

这首词是辛弃疾名篇之一,大概写于作者闲居江西带湖之时。题目是寄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抗金壮志。辛弃疾南渡近三十年,梦寐以求率百万雄师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然而他的夙愿直到两鬓斑白,也未实现,这首词正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情感。词壮在形象地描写了抗金部队壮盛的军容,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句诗主要表现了作者辛弃疾的两种思想感情。第一,渴望报效祖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辛弃疾想要报效国家。

三、四句以对仗句表现出雄壮的军容,将军和士兵高昂的战斗情绪。

词由上下两片构成,下片首句,叫“过片”也叫“换头”。一般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既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但作者在这首词中却冲破了这种限制,“沙场点兵”后直贯而下,势如破竹,无以阻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时前句幻发许多画面,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奔赴前线,敌人纷纷落马,狼狈逃窜,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霎时激战结束,旌旗招展,欢声雷动,凯歌而旋。这场反击战胜利结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将军一战获胜,恢复功成,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醉里挑灯看剑全诗

如果词到此嘎然而止,那才是壮词。然而在那被投降派把持朝政之时,谈何壮词,只不过是词人的理想而已。词人化身为词中将军,刚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可怜白发生!”词人想到自己凌云壮志已空,“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奔赴沙场,快乐一时。只有与之志同道合的陈同甫可怜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醉(zuì)里(lǐ)挑灯(tiǎodēng)看(kàn)剑(jiàn),梦(mèng)回(huí)吹(chuī)角(jiǎo)连(lián)营(yíng)。八(bā)百里(bǎilǐ)分(fēn)麾下(huīxià)炙。

中心主题:通过对词中忠勇将军的描写,表现词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大

“五十弦”:瑟,有五十弦。(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这里泛指多种乐器。

抱负不能实现,揭示南宋当权者的腐朽,突出将军(即词人)的无奈。

艺术特点:独树一帜的布局。

词意情节示意图:

学后评价: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爱国词人,史评: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他与苏轼并称“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他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把对国家兴亡,对民族的关切、忧虑全部寄托于词作中。他若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一定是胸配勋章的英雄,受国家和人民爱戴和敬仰。

席淑贤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名字为《破阵子》的词,题目为《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全文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

上一篇 2023年05月02 22:18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12:38

相关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词一套,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系列之唐诗(一)大家好,今天带来的是唐代最有意境的十首诗,这十首诗的是目前为止好多人认为写的最好的1.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2023年04月20 227
  • 元曲四大家是散曲,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双调·拨不断元代:马致远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元代:马致远惜春夺残造化功,占断繁华富,芳名喧上苑,和气满皇都。论春秀

    2023年04月18 300
  • 三生万物下一句,三生万物下一句万物为心

    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又出艺术新作!继沉浸式光影艺术大秀《光景如诗》《江天暮雪》后,长沙又将迎来国内首场沉浸式诗酒幻境光影大秀——《三生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

    2023年05月14 253
  • 关于爱国的诗句有哪些,关于爱国的古诗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5月04 222
  • 雨的诗句古诗,雨的古诗30首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4.山下

    2023年04月23 248
  • 元曲十大名篇赏析,元曲十大名篇

    元曲是区别于唐诗宋词的另一种文学形式,在元曲大家们笔下,也有很多妙笔生花的好作品,其中的手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它们都会打动人心,让人感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023年04月20 210
  • 元曲中还有谁写过枯藤老树,枯藤老树寒鸦还是昏鸦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6 260
  • 水利万物而不争下一句,水利万物而不争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水利万物而不争,Onewhocantakethedishonorofacountryiscalledtherulerofthecountry;onewhoc

    2023年04月12 307
  • 表示思乡的诗句,关于思乡之情的古诗100首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我们的一生一开始为了自由而踏上旅途快要到达

    2023年04月23 303
  • 杭州诗句,关于杭州的名诗佳句

    江南游·杭州篇杨业文七律·咏杭州践梦东坡神往久。三春幸事会杭州。平湖倒影景中景。曲苑纵观楼外楼。远眺黛山添喜悦。近穿翠浪解烦愁。谪仙来访千杯醉。唐宋髙端唱不休。七律·咏西湖答客问杭州白居易为我踟蹰停酒

    2023年05月11 251
  • 野芳发而幽香下一句,野花芳儿幽香的下一句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具体原文如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023年04月18 311
  • 上有黄鹂深树鸣全诗,上有黄鹏深树鸣全诗

    韦应物七绝《滁州西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类读者只是爱重诗人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笔,沉醉于诗中的天机野趣。另一类读者的理解便与此相左。如谢枋得曰:“幽草、黄鹂,比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

    2023年06月05 30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