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又到一年劳动节,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让我们看看各个朝代的诗词是怎样赞美劳动者的。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国风·周南·芣苢》
周 佚名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渔歌子》又名《渔父》,二十七字。 元曲部分:《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是女子采摘车前子草的乐歌。通过反复咏唱,元曲与宋词的区别,我们仿佛看到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山坡旷野劳动的身影,听到她们的歌声,感受到她们采摘时的欢快心情。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国风·豳风·七月》节选
周 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这是一首极古老的农事诗,是一副瑰丽的农耕图,叙述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
采桑城南隅
陌上桑(节选)
汉 佚名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重湖叠山献”,“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云树绕堤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互力耕岂有偏
《畲田调(其四)》
北宋 王禹偁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互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南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表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之情。“才了蚕桑又插田”也写明了我国劳动人民“男耕女织”、桑农兼作的生产生活方式。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元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至今寂寞彭泽县。
说到劳动,大部分描写的是农业体力劳动,我们也应看到除此之外的脑力劳动。这首元曲也在一个侧面描写了为了功名,像燕子一样千里奔忙,忽而感慨时光易逝的脑力劳动者。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渔家》
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秋日田家杂咏
清 黄燮清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经典的宋词元曲如下:经典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
这首清代诗写了一个农业周期的最后阶段,即秋收冬藏,农人为了丰收辛苦劳作了大半年,等到快要收获收藏时,还要担心雨雪。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流露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同情,具有积极意义。
向所有的劳动者致敬,祝最美的人节日快乐!
喜欢本文可以点赞、转发,更多歌颂劳动的诗词,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