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元曲曲谱,京剧曲牌寄生草曲谱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语语言的韵律美。同是格律,词宽于诗,曲宽于词,应该是有共识的。本文就词曲的格律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1.词始于唐代或更早。清人毛先舒谓:“填词缘起于六朝,显于唐,盛于宋,微于金元。”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词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词脱胎于诗,就是长短句的诗,但它最早产生于民间,词是可以“唱”的。现在多认为李白的《菩萨蛮》是最早的词。实际上,《竹枝词》的产生远早于李白。劳动者在田野里一边干活,一边随口哼唱着“口唱山歌手插秧”之类的“自来腔”。这种形式感动了文化人(城市人),于是,他们也学着寻这种乐子,“词”便应运而生。

词牌是什么?词牌是演唱曲调的代号,很多源于古乐府。慢慢地加入了文人的创作。李白看见西域过来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唱歌跳舞,便写下一首可以演唱的“长短句”,起了个名字叫《菩萨蛮》。所以,那时的诗人是把“词”称作“诗余”的。词牌只是作为曲调的代号,便于传颂记忆。词的内容与“词牌”毫无关系。也许正是李白创造性的劳动,于格律诗之外肇开了“长短句”的一代新风。到了中晚唐时期,词的创作已经流传甚广。

赵宋兴替李唐,文化人面对唐诗的高峰无法逾越,就另找幽径,出现了“以学问为诗”的现象。北宋文人的诗,特别是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追求“无一字无出处”,在形象化、生动性上和唐诗的风格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由此而全面否定宋诗的成就,说“宋人不懂得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则不免片面。南宋的江湖诗派诗人写了那么多优秀的田园诗、悯农诗,其影响是跨时代的。但他们不可能不受到“词”的冲击,他们也写“词”。同一个人写的诗和词完全是两副面孔。在诗中,他们说文论道;而在词中,他们才是有血有肉的“人”。那“长短句”中的情爱、幽思、闺情、哀怨、叹息、相思……都是真真切切、非常感人的,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陈与义等。

词这种文学形式显于唐而盛于宋是有根据的。五代时期,词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花间词》收集了18位作者,74个词牌,500多首词作。到了宋代则词家辈出,从宋初的范仲淹、张先、宋祁到苏轼、王安石、晏殊、晏几道、周邦彦、贺铸,再到南宋的陆游、辛弃疾、范成大、陈与义、姜白石、吴文英、张炎……都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词章。宋词的数量是难以精确统计的。《全宋词》收录的作者有1400余家,20800余首。这当然还远不是宋人的全部词作。

京剧曲牌寄生草曲谱,2.唐、宋二代并无词韵专著。宋代大大小小的词作者随心所欲地用他们的创作拓展着词的领域。至于“词牌”的确定大致有几种情况:

一是乐府中的古曲。中国古代音乐因为没有记谱方法,完全靠乐工心传口授才得以流传。唐代《教坊曲》保存了322支乐曲的题名,宫廷乐师有一种简单的符号犹如天书,谁也看不懂,必须带腔传授方能哼唱(后来的“工尺谱”也是这样,不带腔传授是读不下来的)。所以,教坊的古曲有牌无曲,只有很少的部分保存在民间乐工的心里。比如《乌夜啼》《昭君怨》《梅花引》《长相思》等。是宋人用乐工熟悉的乐曲填新词演唱,广为流传后遂成词牌。

元曲《仙吕·寄生草·闲评》 是一首传诵下来的曲,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元曲《仙吕·寄生草·闲评》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仙吕·寄生草·闲评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

二是前人的名篇名句填上新词演唱,敷衍成词牌新作,如《如梦令》(唐庄宗)、《诉衷情》(韦庄)、《更漏子》(温庭筠)、《忆秦娥》(李白)、《虞美人》(项羽) 等等。这些词牌的曲调实际上还是当时的乐工谱写的。

一、曲谱 【仙吕·寄生草】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首二句多变为五字句或六字折腰句,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曲谱例依《北曲谱》,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韵)。×平×仄平平厶。

至于词的格律,当时是比较宽松的,“词宽于诗”当是事实。那时的词作者们大致有约定俗成的共识:一,韵脚平仄通押。这就比诗韵宽松了许多;二,句式活泼,长短句相间。创作中比格律诗方便;三,音节跳跃,即每句中只要平仄有序即可;四,谐于音律,便于演唱。

寄生草元曲曲谱

上述四条就是“宋词四律”,其他好像倒没有什么“词律”的束缚。当时很多词牌被“摊破”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大概就是宋代词人的创作规则。

3.宋词之后,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元曲。元曲受宋词的影响很深,从格律上说就是“曲宽于词”。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经济上破坏空前,文化人从整体上陷入悲惨的境地,前朝非常吃香的文学形式不被统治阶级待见。在元代,诗界凋零,诗人留下痕迹的仅元好问与党怀英。他们其实都是由金入元的,而且入元不仕方能硕果仅存。于是,高雅的文学形式萎缩殆尽,文学之河迅速流向通俗的艺术形式,与民间的娱乐活动结合,变成一种演唱的文娱活动,这便是“元曲”。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杂剧”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化而来,在元代到达它的鼎盛时期,产生了王实甫、关汉卿、汤显祖这些伟大的作家,也产生了《西厢记》《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等伟大的戏曲作品。这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兹不赘述。本文仅止于散曲。

〔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句。〔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

散曲双分为“北曲”和“南曲”。北曲起源较早,金代时就在北方流行,它无疑产生于民间。请看看这些散曲的牌子吧:《耍孩儿》《四块玉》《寄生草》《山坡羊》《白鹤子》《七兄弟》《端正好》《斗鹌鹑》……不是捆高粱秆儿、扒马粪蛋儿的主,能想出这些透着泥土香味儿的牌曲名字吗?这些初始于民间的曲子,受到文人的青睐,便融进了新的内容,在市民阶层得以广泛流传。

散曲分“小令”和“套数”。据唐主璋先生统计,元人小令的牌曲有112支;《全金元词》收集的词作有3853首(一说有4300余首),至于元人小令的格律也是唐先生的研究成果。他的《元人小令格律》是近代的出版物。

元代的作者在格律上不甚讲究。如果再深入到杂剧中认真比较一下“套曲”就会发现:同是一支《普天乐》,关汉卿写的和卢挚、滕斌、鲜于必仁、张养浩、赵善庆、张可久、徐再思、王仲元、张鸣善写的在“格律”上都不完全一致,甚至同一人写的(如鲜于必仁),这一支和那一支也有差异。这还不足以说明元人创作牌曲是高度自由的吗?

唱词寄生草中暗藏着一种师徒别离情。唱词寄生草是元曲作家白朴(一说是范康)的作品。此曲以《饮》为题,在多方歌颂酒乡的背后实寓藏着对现实的全面否定,句句不离饮酒,“意不在酒”,是借题发挥以抒写其身世之恨。

4.今天,诗词爱好者大都爱写宋词,也爱写点元曲。特别是赵朴老的《某公三哭》之后,很多业余作者都喜欢元曲那种宽松、潇洒又略带幽默感的形式,极愿一试。这原是大好事。但由于某些因素的误导,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其中之一就是死抠“格律”。一些非主流的“评奖”“教学”中就出现过个别自以为是的“权威人士”用“不符格律”指责业余作者的作品。他们不知道,元人在创作时是没有什么“格律”束缚的。还有一些诗词爱好者也会在自己创作元曲的题目前注上“南吕”“中吕”等字样,但“中吕”“南吕”是什么他并不清楚。

1、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咤令—鹊踏枝—寄生草—金盏儿— *** 花—青哥儿—尾声2、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醉中天—金盏儿—尾声3、 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寄生草—赚煞4、 点绛唇—混。

“中吕”“南吕”“正宫”“双调”等都是戏曲音乐的术语。当时注明这些术语是说这里要唱一套牌曲。比如“中吕宫”的曲牌联套就有从“粉蝶儿”到“朝天子”十支牌曲。这些与我们今天的写作毫无关系,你写上“中吕”二字有什么意义呢?

在诗词教学中,把“格律”当成金科玉律、奉为圭臬是有点舍本逐末、刻舟求剑之嫌了。笔者对于古典文学从小爱读,到现在还在不停地学习。要说体会就一条:学诗要学它的精髓,三个字:“诗言志”。规矩要学,格律要懂,要真懂不要假懂。“诗言志”是“核心”,是“灵魂”,是树根树干;格律是形体,是树枝树叶。两者缺一不可,但要有主次。刻舟求剑的学习方式害人不浅。

上一篇 2023年04月23 20:11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 04:01

相关推荐

  • 小学端午节的诗句古诗,1~3年级端午节古诗必背

    又是一年端午至,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划龙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这个与伟大诗人相关联的节日里,我们不妨读读古诗古词,让粽香伴着书卷气

    2023年06月04 241
  • 带春风的诗句,带春风的诗句飞花令

    描写春风的10句优美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春风拂面。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再次吹绿了长江的南岸,天空中的明月,什么时候能够照耀着我回家呢?2.人面不知何处去

    2023年05月27 245
  • 河北省沧州市元曲公园,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天气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天气,中工网讯2月17日,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在元曲公园广场举办了“千企万岗促就业、戮力同心促发展”招聘会。“这场招聘会很及时,现场企业很多、岗位多样,为我们提供了很

    2023年04月14 254
  • 有关志向的诗句,表达远大志向的诗句

    1998年,他调到华南理工大学。此时国内的剧院、音乐厅、会议厅迎来建设热潮,这些建筑对声音品质要求高,建筑声学等来了春天。吴硕贤团队陆续承担过包括人民大会堂、广州大剧院、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东粤剧

    2023年05月30 224
  • 形容深情的诗句,形容有幸相遇的诗句

    ​唐代诗人元稹,情史比较丰富,可以说是“风流才子”,他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传唱不绝。​其实,作为中唐知名的诗人,元稹还有许多名句,今天,隐娘给大家介绍6句元稹的经典名句,大家一起体现他

    2023年04月11 301
  • 抽烟只抽红塔山下一句,抽烟只抽红塔山下一句怎么接

    抽烟顺口溜一一等烟民大熊猫,走遍天下全报销;二等烟民大中华,心里想啥就有啥;三等烟民芙蓉王,吃喝玩乐很猖狂;四等烟民红塔山,小车接送上下班;五等烟民三个五,焖只老鳖补一补;六等烟民阿诗玛,大事小事卡一

    2023年04月13 350
  • 沙暖睡鸳鸯全诗,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在支付宝蚂蚁庄园每日一题中,2022年8月25日的问题是问“小鸡宝宝考考你下列哪句诗是描写秋天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和沙暖睡鸳鸯哪句诗是描写秋天的,杜甫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8月

    2023年05月04 245
  • 琥珀蜜蜡的诗句,关于琥珀蜜蜡的诗句

    蜜蜡虽然发源于欧洲,但是在中国也有千多年的历史了,那这么长的时间里,蜜蜡跟中国的文化有哪些联系呢?关于琥珀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丽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

    2023年05月13 277
  • 四时之风诗句,四时之风古诗原文

    四时之风古诗原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好的诗句,越回味,才越觉得意无穷。重温那些有关风、

    2023年06月06 234
  • 莫听穿林打叶声下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什么意思

    定风波,唐代教坊曲。据说,曲名来源于两首敦煌曲子词。两词为武将与儒士回答,定风波以喻平定社会动乱,词风豪健,为此调之始词。定风波最经典的词,当属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旷达超脱的胸襟,赋予定

    2023年06月04 223
  • 抄录元曲七首大全,元曲大全300首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有独有的特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历来为人传颂。一首小令,列出九种景

    2023年04月11 230
  • 元日诗句,关于春节元日的诗句

    临近过年,游子归乡,亲友相聚,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团圆的氛围。过年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了,在古代通常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1、诗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出自:唐代·卢照邻《元日述怀》释义

    2023年04月26 2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