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是元曲长调吗,天净沙秋思是小令还是元曲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小令,全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小令,全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在瑟瑟秋风中骑。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长调吗

这首小令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总给人一股萧瑟凄凉之感。它为何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呢?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腾讯视频、一心明德文化共同打造的诗歌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第十期正式上线啦。在本期节目中,THE-9谢可寅、周剑之与刘丰、牛魔一起来到风景秀丽的阁美荟,共同饮茶品诗,鉴赏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

刘丰和牛魔首先用牛奶、米酒制作了宫廷奶酪,这是一种在元明清时期非常珍贵的美食,被用作宫廷御膳。嘉宾们一边品尝着点心,感受当时元大都的味道,一边“回到那时”,聊起了元曲和马致远其人。

应该是元曲吧。[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1251—1321至1324间),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

事实上,《天净沙·秋思》最早出现在元代《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一书中,里面并未标注作者。元末明初,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中同样没有表明这首小令的作者。

直到明代万历年间,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才明确将马致远列为作者。从这以后,大家才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

小令的作者究竟是谁?如今,我们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记载去推测。“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启示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马致远有许多别称。有人称他为“马神仙”,一方面,因为他活了七十多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比较长寿;另一方面则与他的创作倾向有关。他写的杂剧很多与神仙相关,例如吕洞宾、陈抟老祖等。作品中包含大量教化度人的故事,颇具神话色彩。

还有人称他为“曲状元”。这是因为马致远有百余首传世作品,经久不衰,是当之无愧的才子。

从马致远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大致了解他的人生历程。“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在人生的前二十年中,马致远可以见到宫阙,说明他可能生活在大都。

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长调吗

天净沙秋思是小令还是元曲,人到中年,“献诗上龙楼”,据说他曾向统治阶层献上作品,谋得一官半职,有了一段羁旅岁月。羁旅行役的漂泊之苦也成了他创作的重要灵感。

听完THE-9谢可寅的朗诵后,嘉宾们一起“字斟句酌”,细细品读《天净沙·秋思》。“悲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文人雅士总是借秋来抒发愁绪。在诸多写秋的作品中,这首小令缘何成为“秋思之祖”呢?

周剑之老师介绍说,它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写法,即用意象进行组合。作品的前三句,共十八个字,一共描写了九种意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小令。文学体裁分为很多种,诗歌是为其中的一种,而诗歌也是随着朝代的不断更迭发展而来,从最先的《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乐府诗,然后是建安七子 所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民歌,而后。

“枯藤老树昏鸦”属于近景,“小桥流水人家”属于远景,由近及远。“古道西风瘦马”则置于整个大场景的中心,形成了一幅非常有层次、有情绪的画面。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长调吗

因此,在元代的许多文学、文艺作品中,这种愁绪都可以窥见一二。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都夹杂着那个时代给予文人的压抑情绪。

《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散曲,属于小令。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们更能懂得作者彼时的心情,也更感这首作品的绝妙。王国维就曾评价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含蓄却有余味,让人能够反复地去咀嚼,去品味。

节目中,嘉宾们还奉献了一场蒙古风格的“诗歌乐舞”。在最后的“邻家雅趣”中,大家又跟随周展羽老师学习沙画,以手为笔,以沙为墨,其中又发生了哪些趣事?

让我们一起,穿梭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典诗词之中,尽情感受它们的美和韵味。

文 案:杨胜楠 王凤栖

上一篇 2023年05月11 10:5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13:02

相关推荐

  • 元代元曲兴起原因分析,元曲在元朝繁荣的原因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社会主流文学体系逐渐变化的脉络。每个朝代都诞生了适应当时时代背景的主流文学艺术,并成为朝代历史的代名词。所以只从朝代的文学代表体系,就能推断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来一

    2023年04月10 300
  • 修身养性下一句是什么,女人练字修身养性的说说

    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世上本少全才,人间尽多忙客。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闲谈休论荣枯,静坐常思得失。修身养性下一句是随分乐因缘。修身养性是使自己的心境修为在常人

    2023年05月13 305
  •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上一句是什么,绿遍山原白满川香下一句是什么

    送沈子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这句话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

    2023年04月23 259
  • 爱字开头的诗句,爱字开头七言爱情诗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家卫让演员们翻译“Iloveyou”,有演员翻译的是“我爱你”。王家卫讲:“怎么可以这样讲话?应该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了,虽然我知道

    2023年04月23 251
  • 由杂居和元曲组成的散曲,元曲的散曲中又分什么和什么

    【版权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曲尽人情,品之如饮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而绝尘。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134年。蒙古的铁骑。未能踏

    2023年04月13 304
  • 饮水思源下一句是什么,饮水思源,缘木思本,不忘师恩

    2018-04-0706:48|央视网气清景明,万物勃发,又是一年清明到!饮水要思源的下一句是,为人不忘本。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释义: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

    2023年04月13 324
  • 元曲中的五首最短的,最短元曲100首

    马致远是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在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1、天净沙·秋思元代:马

    2023年04月12 298
  •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下一句,飞花令月落乌啼霜满天下一句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以月亮为吟咏对象,有的虽不直接吟咏月亮,但会写到月亮。若纯粹从天文学的角度去辨析诗中月亮的月相和出现的时间,也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方面吧。月亮的位相变化是自古以来最为人们注意的天

    2023年04月12 290
  • 形容晚霞的诗句,古人赞美晚霞的诗句

    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海天一色间,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古人赞美晚霞的诗句,碧蓝接天映。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

    2023年05月01 297
  • 描写雪山的诗句,描写雪山美景的诗句

    冬日里,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无论是大雪纷飞,或是小雪轻盈,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总有一些诗句,写尽雪之美,却不带一个雪字,令人叹为观止。《采桑子》纳兰容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

    2023年04月14 291
  • 元曲四大家位居榜首,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本文系作者菊花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关汉卿生活在十三世纪,那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当时,游牧于长城以北沙漠地带的骠悍的蒙古人大举南侵,先并了女真族在北中国建立的金国,又渡长江灭掉了南宋建立了

    2023年04月18 244
  • 山美水美人更美下一句,又夸风景又夸人

    山美水美人更美安德利集团大名鼎鼎,早有耳闻。初秋时节,有幸前去安德利崑龙温泉度假区采风,我心飞翔。第一次耳闻目睹了龙泉的山水,我便沉醉于青山秀水之间,崑龙温泉让我留恋,昆嵛山风景让我难以忘怀,安德利人

    2023年05月30 239
关注微信